法務部推動的「性犯罪社區監控制度」將導入RFID(無線射頻辨識)或衛星定位系統應用。法務部預計在性犯罪假釋犯身上裝上電子的監控器,其目的在於遏止性侵害犯者獲得假釋後,再度犯案的機率。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朱坤茂表示,目前已經有6家科技廠商提出RFID以及衛星定位系統的相關方案,法務部將會考量經費問題以及方案施行可能性,擇其一或是相互配合應用,預計新制度會於今年8月5日開始實施。
目前法務部RFID計劃預計推行方式是,會把RFID的感應器放置在性侵犯假釋者家中,假設犯人習慣性的犯案時間是晚上,將會限制犯人在該段時間內不能離開居住地方,並要求假釋犯人的手上帶著裝有RFID晶片的手環或是手錶,當犯人返回居住地時RFID裝置會發出訊號,把類似像「犯人已經抵達家中」的訊息傳回地檢署。假使犯人離開限制地區,或是將RFID的裝置拆除,地檢署將會立即收到訊息。
法務部朱坤茂表示,未來不會對所有假釋犯都採用RFID晶片裝置,而是針對高危險群以及中高危險群的罪犯,特別是再犯率偏高者採取此項措施,初步估計會帶上電子監控儀器的人約有500~600人。而將RFID做成像手錶以及手環的造型,用意是避免性侵害者被標籤化。
法務部朱坤茂近一步指出,目前已經有6家科技廠商提出相關方案,其中由於RFID晶片的費用只需要2美分,未來法務部採用後,大量生產後可望再把價格降到0.1~0.2美分。相較於一套衛星定位系統上萬元的價格相比,採用RFID方案將可以節省許多經費。
然而採用RFID裝置,可能面臨到的問題是,犯人把RFID裝置的手錶或手環拿下後,地檢署就無法確切的知道犯人的所在位置,衛星定位系統卻可以隨時掌握犯人行蹤,當犯人不在限定時間待在特定的範圍內,將可以隨時結合警力前往追捕。
目前法務部還在研擬細節與配套措施,選擇哪一種方案或是將兩種方案互相搭配應用,法務部會在近期內決定。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