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就1999下半年資訊軟體產業景氣分析指出,擴大內需方案、2001年曆年制會計制度實施及Y2K效應等,對軟體產業產值應有正面的幫助,低價電腦的風行對搭售的軟體業者而言,則是短期較不利的影響。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今天(8/13)在「1999下半年資訊軟體產業景氣展望」說明會中指出,軟體產業景氣循環變數較多,業者若能積極掌握關鍵性優勢,如外銷、網路、硬體加值、技術創新、以產品取代專案等,搭上景氣的脈動,將有助於掌握商機。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副主任王建勝表示,軟體產業成長的潛力目前可由幾個方面評估,包括外銷導向、網路導向、硬體加值導向、大眾市場導向、技術創新及以產品取代專案等,業者可由這些方向思考自家的產品價值所在。

王建勝表示,外銷導向是軟體公司成長的重要指標,產品若無法推展至國外市場,則可能連本土市場都會逐漸被進口產品侵蝕;軟體產品及服務與網路結合則是新趨勢,產品設計從根本上就必須將網路使用者的需求考量在內;硬體加值則是台灣軟體業者特有的優勢,由於台灣為資訊硬體生產重鎮,軟體產業若能結合硬體發展,長期來看潛力相當可觀。

此外,王建勝進一步指出,台灣目前大部分的軟體公司是發展特定領域的利基市場,如行業別軟體,和以大眾市場為訴求的軟體比較起來,缺乏成長的爆發力;而軟體公司若能先一步掌握使用者的需求,發揮創意開發出領先技術,市場成功率就高得多。此外,台灣不少軟體公司是以專案開發的方式運作,但因發展專案人力成本高,獲利能力也不如套裝產品。

MIC也規納出多個軟體產業景氣循環的變數,包括:功能創新的昇級版本推出、作業平台轉換、開發新的市場、政府相關政策推動、Y2K等特定的事件趨動及各別市場消費習性影響等。

以1999年來看,王建勝表示,擴大內需方案實施,國中小學電腦教室設備採購6月底前完成,軟體景氣也會在6月達到高峰,此後則因校園帶動家用電腦的需求,軟體銷售應會持續成長,加上2001年曆年制會計制度實施,機關企業有了消化預算的需求,第四季開始會達到新的銷售高峰,此外。Y2K對軟體業的正面效應也將持續發酵,低價電腦的風行對搭售的軟體業者而言,則是短期較不利的影響。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