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倡廢電腦回收,環保署自去年6月成立資訊回收體系後,透過與國內電腦業者合作的方式,陸續增加回收門市點,目前全省已有633個回收點。去年已回收約14萬台廢電腦,今年環保署的目標則是30萬台。

為有效回收資源、並做更具效能的利用,行政院環保署去年6月成立「廢資訊物品資源回收體系」,並透過與國內各電腦門市合作的方式,陸續增加回收門市點,目前全省回收點已由209家增加到633家。在環保署的推廣下,今年到二月底為止,已回收近六萬台電腦,今年環保署希望能有30萬台的回收量。

環保署副署長吳義雄表示,為推廣廢電腦回收,環保署從去年開始,透過與電腦門市合作的方式,甄選適當的門市成為「廢資訊物品資源回收門市店」,並納入環保署的回收體系中,鼓勵消費者經由當初購買的門市做回收工作,其中國眾、宏碁、明日世界等廠商均積極參與。

在廢電腦的相關回收中,若消費者將廢棄不用的電腦經由環保署的回收體系收回,筆記型電腦電腦主機,以及監視器等三項產品可有各100元的回收補助費。在環保署的積極推動下,今年到2月底為止,已回收近六萬台,而自去年6月到目前為止,回收的廢電腦已將近20萬台。

吳義雄指出,在已經回收的廢電腦中,環保署會適當評估可用性、維修費用等,將還可以正常使用的電腦捐贈給需要的社區、學校等,目前已有100多部電腦經由這種處理方式捐贈給各單位。另外,去年環保署已回收約14萬台電腦,在希望更多廠商參與的期待下,環保署今年的回收目標則為30萬台。

目前包括筆記型電腦、機殼、監視器、硬碟、主機板、電源供應器等電腦主要組件,在銷售時都需繳納給環保署12.5元至200元不等的回收清除處理費用,但各廠商是否都依規定行事則是執行時的盲點。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張雅婷則表示,除了各製造商、進口商每兩個月向環保署提出銷售數字供環保署作為依據外,環保署也會不定期至各廠商抽查,希望將盲點降到最低。

國眾電腦總經理張朝深則表示,若國內各電腦廠商踴躍參與回收系統,也可以將回收清除處理費用的平均成本降低,對廠商其實相對有利。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