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介面、天線都是廠商設計上的切入點

工研院電通所副所長呂忠心8月16日,在『無線通訊趨勢發展機會』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廠商應以無線通訊終端設備的零組件,作為發展無線通訊的切入點,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應會以天線設計、MLC/LTCC、人機介面等三項最具潛力。

呂忠心表示,在天線設計的部分,會有雙頻/多頻的小型化天線,或是順形(conformal)天線等等形式的發展,其中順形天線就是像飛機上所使用的天線,造型順著機身,加上烤漆之後就無法從外觀上分辨,雖然現階段的技術仍待克服,但將會是會來的趨勢,而且PDA等掌上型設備,也都可以應用這樣的設備。

呂忠心也表示,輸出入的人機介面對台灣產業也是另一個機會,例如手機上沒有鍵盤可供輸入,中文反而比英文更具優勢,鍵盤原本就是為了英文使用者設計,中文因為比較晚發展,所以必須適應現有的鍵盤排列,但是在手機上,不論是語音輸入或是手寫輸入都比英文容易,以語音辨識來說,東方的文字是一個一個的字,英文反而比較難斷,而在中文的字體上,每個字可供辨識的特徵也都比英文來的多。

至於在LCD的發展上,台灣廠商可以嘗試跳脫既有的面版方式,LCD原本做在玻璃上,生產容易回收也容易,但是重量較重,新的技術LCD已經可以做在有機材料上,可以捲起來,又有觸感還可以作為輸入介面,雖然目前還沒有廠商投入這個領域,但是將來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台灣廠商需因應MLC/LTCC發展

呂忠心並指出,現在手機內部大部分零組件的發展,將會進一步走上整合的方向,好像以前電腦中原本有很多的電晶體,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但是後來都以IC的形式整合,未來相同的情形會發生在MLCC產業中,以低溫共燒多層陶瓷模組(Multi-Layer Circuit/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MLC/LTCC)的方式發展,如果台灣被動元件的廠商不及早因應,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呂忠心進一步指出,在整台手機的成本當中,有1/3來自於RF、basedand等晶片組,1/3來自於濾波器的部分,1/3來自電阻、電感電容等等被動元件,但是將來除了晶片組以外,其他的部分都可能以MLC/LTCC的方式整合,換句話來說,這部分的重要性就如同佔了手機的2/3。

在手機的重量上,現在手機的重量減輕的幅度已經逐漸趨於飽和,而世界統一通訊的規格不太可能發生,所以未來手機進一步減輕意義,重點將是結合不同的通訊系統,例如每個通訊系統的重量為40克,結合兩種通訊規格之後的80克,仍然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重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