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資深副總裁Thomas E. Hogan表示,HP在2008年的產品優先順序,第一是整合,其次是協助企業透過自動化節省時間,並且HP會繼續更積極的投資在整個產品的開發或併購。攝影/王宏仁

HP上周在巴塞隆納舉辦全球軟體論壇,宣布旗下軟體產品線的整合成果,用ITIL第3版的方法論與服務生命周期的概念,打造新統整的商業IT管理產品。

過去兩年來,HP積極投入企業IT管理軟體市場,一方面積極推出各種IT管理軟體,另一方面也透過併購補充產品線的不足。但過去雜多的產品線,卻讓企業感到混淆而了解不清。為此,負責軟體部門的HP資深副總裁Thomas Hogan表示,今年HP特別強調在各軟體線的整合,並將產品線精簡為3個核心。

HP軟體產品鎖定商業IT應用的領域,從商業IT管理、商業智慧以及供應商三個方向切入,推出包括BTO(商業IT技術最佳化)、BIO(商業智慧最佳化)與Industry(供應商服務最佳化)三個核心的軟體解決方案。BTO包括了原有HP的OpenView,以及新併購的Mercury與Opsware產品線,屬商業IT應用的基礎。而BIO是奠基在BTO上面的商業智慧與資訊管理軟體。而Industry方案則是以HP過去針對服務供應商的OpenCall系統為主。

統整過的軟體產品線,HP在2008年將主打BTO系列。BTO涵蓋12項產品(HP將產品均命名為Center,計有12項中心),區分成三大類,策略面(包括專案管理、SOA等2項產品)、應用面(包括品質、效能、應用安全3項產品)以及最新整合推出的營運面產品(包括BSM產品3項、BSA產品2項與ITSM 產品2項)。

BTO系列中的營運面產品是自動化維運軟體套件(Automated Operations 1.0)。包括3個部分,涵蓋商業服務自動化(Business Service Automation,BSA)、IT服務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ITSM)、商業服務管理(Business Service Management,BSM)。採用ITIL最新第3版的服務生命周期概念與ITIL方法論,應用在每一項產品中。

在自動化維運軟體套件1.0版中的7 項產品均採模組化設計,BTO產品總經理Ben Horowitz表示:「主要特色是提供IT服務生命周期的自動化,用Universal CMDB在資料層進行整合,以Operations Orchestration在工作流程上整合。」每項產品均採開放架構,能與其他廠商的產品整合,企業可自行選擇需要導入的部分,並且可以自行與企業既有的多種IT管理產品整合使用。

商業服務管理(BSM)增強從使用者端到資訊基礎架構間的服務品質管理,在商務可用性中心整合商業交易管理與自動化問題隔離,在營運中心提供自動化服務的影響分析,改進企業部署與安全性。網路管理中心則新增對網路生命周期自動化和應用感知網路設備的管理。

商業服務自動化(BSA)主要整合原Opsware的資料中心自動化產品,透過Operations Orchestration強化與其他產品中心的整合,來提高自動化的深度。新增能監控儲存基礎架構效能的Storage Essential,來改善儲存自動化的效果。

IT服務管理(ITSM)則運用ITIL第3版的方法論,提供一套完整服務生命周期的工具,例如在Service Manager 7中新增能管理服務生命周期的Service Desk。也提供企業導入ITIL的藍圖與訓練服務。

因為收購Mercury的關係,HP表示軟體部門的2007年第四季營收高達6.98億美金,是前一年的兩倍,也是HP所有產品中成長最快的部門。HP資深副總裁Thomas Hogan表示:「希望從全球排名第6的軟體公司,躍升為世界最大的軟體技術供應商。」他認為HP軟體的優勢在於產品線的完整度和整合性,並且保證將會繼續強化這個優勢。

亞太區市場負責人Darryl Dickens進一步解釋HP的策略:「HP會繼續透過併購來提高HP在服務管理與IT自動化產品線上的完整度。同時,每年將持續投入5億美金來整合和增強所有軟體產品。」Darryl Dickens指出HP軟體在亞洲區市場成長率高於其他地區,他說:「未來會持續重視亞洲市場,投入更多資源。」文⊙王宏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