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點
●Twitter和Facebook成為救災溝通媒介
●Google建立尋人網站彙整救災資訊
日本在3月11日發生世紀強震,地震發生前15秒,許多東京民眾的手機同時響起,接收到日本政府發送的地震預警通知,簡訊內容是「宮城地震15秒內會抵達東京,請立刻避難」,所有人紛紛離開建築物到空地避難。除了預警機制,不論官方、企業或民眾紛紛利用IT技術來因應災變。
日本早從2007年就啟用了全國地震警報系統,發生重大地震時,日本氣象廳會透過手機簡訊或電子郵件的方式,提前發送預警資訊給付費訂閱的民眾,民眾可以提前有10~30秒的避難時間,能離開容易受傷的空間或建築物。在這次震災中,除了9.0級強震之外,也發生數百次6級以上地震,這套系統都能提前警告民眾注意,也間接避免了不少傷亡。
用手機留言板報平安
除了預警,日本電信業者如NTT、KDDI、SoftBank等,也紛紛提供了災民透過手機報平安的災害留言板,例如SoftBank的iPhone災害留言板App。這類留言板考量地震對通訊的影響,可能只剩下最低頻寬的Wi-Fi傳輸能力,因此,系統畫面全部文字化來減少傳輸資料量,提供最基本的安全狀態選項,例如在自宅避難、在避難所避難,平安無事等,並且只開放最多1百個字的留言功能,不提供語音、圖片或影片的內容。
地震造成許多日本手機失靈或基地臺塞爆,不少Wi-Fi服務也因線路受損而影響傳輸品質,但這些Wi-Fi服務仍然可以提供較低品質的無線傳輸服務,電信業者如NTT也在各地避難所架設臨時基地臺,利用衛星通訊提供免費電話,以及低品質的網路傳輸服務。部分Wi-Fi業者如無線網路共享組織FON和日本網路服務商Livedoor也提供免費Wi-Fi。
用Twitter關鍵字求救
類似手機簡訊這樣的文字溝通方式,例如Twitter和Facebook或電子郵件也就成為有效可用的重要溝通方式,甚至有救災組織提供Twitter求救服務,災民只要在Twitter上發布求救資訊,提供救助地點和災情,再加上特定的關鍵字,例如#j_j_helpme,救災組織會隨時監控這些關鍵字的訊息來派人救助。
Twitter這類文字型溝通媒介,成為日本震災後,通訊能力不足時最好的聯繫管道,救災單位會監控特定求助關鍵字,災民可以透過Twitter發出求助訊息。
不少企業和IT組織也善用IT投入救災任務,例如Google成立尋人網站,並協助彙整各項災情資訊、通報管道、避難所情報、道路運輸通行狀況、停電時程等。開源社群OpenStreetMap也成立震災情報網站,以地圖方式來呈現災情和救難資源調度現況。
另有雲端服務業者,如Amazon、Salesforce、IBM等推出短期免費的私有雲服務,提供中小企業暫時將內部服務轉移到線上維持運作。日本Android協會關西分部則舉辦開發慈善活動,召集開發人員來研發可以幫助災民的應用程式。
受到日本震災經驗衝擊,臺灣氣象局也打算仿效日本做法,結合臺灣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發的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建立類似的簡訊通知系統,未來,只要外海震央規模大於6.5或島內震央規模大於5.5 時,會針對震度4級以上地區發布通知。文⊙王宏仁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