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碩與技嘉之後,主機板製造商梅捷近來斥資千萬成立了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輻射干擾)實驗室,預計每個案子可替梅捷省下40至80小時的驗證時間,並節省30-50萬元的驗證費用。

繼華碩與技嘉之後,主機板製造商梅捷近來斥資千萬成立了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輻射干擾)實驗室,預計每個案子可替梅捷減少40至80小時的驗證時間,並節省30-50萬元的驗證費用。

為了避免電子、通訊以及資訊產品所產生的輻射與電磁波,對人的身體產生危害,以及對航太儀器、醫療儀器產生干擾,因此經濟部商檢局於去年的一月開始實施電磁相容檢測,資訊產品必須經過該測試之後,才能在市面上銷售。而這個規定實施之後,資訊產品在上市時,由於多了電磁相容檢定的過程,因此產品上市時間也會延緩,成本也將增加。

由於電磁輻射干擾檢驗攸關資訊產業的商機,因此國內外大廠,都會自行設立具有公信力的檢測實驗室,主機板製造商方面,目前已成立的有技嘉科技與華碩電腦,而梅捷也在日前成立了EMI的實驗室,預計每個案子可替梅捷減少40至80小時的驗證時間,並節省30-50萬元的驗證費用。

梅捷產品開發研究處副總黃介亨表示,梅捷購置電磁輻射干擾驗證設備,主要是為了檢測出有害人體的電磁波,同時也檢驗產品是否會被其他電子產品的電磁波所干擾,甚至產生當機的情形。

目前梅捷利用EMI實驗室檢測的產品,除了主機板之外,還包括迷你筆記型電腦以及子公司英鉅企業所設計製造的網路電話及視訊電話等通訊產品;更重要的是可縮短研發部門在設計、偵錯時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使主機板能更快符合歐盟CE及美國FCC及我國BCIQ的認證要求。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