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新絲路網路書店致力發展的「線上出版」策略為何?最終目標是什麼?
我們將「線上出版」分成三大事業體系,第一個是1999年開始發展的「網路書店」,也就是透過網路販賣實體書,第二是今年(2000年)主攻的「POD服務」 (Print On Demand),第三則是「e-book電子書」,預計是2001年開始推動。
今年主力發展的「POD服務」又有三種服務項目:讓讀者自由選擇所需章節購買的「篇章銷售」、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封面印製成獨一無二藏書的「隨選列印」以及讓人人有機會當作家的「個人出版」。
新絲路最終的目標是成為一個運作最順暢的線上出版平台,從台灣開始擴展到香港、大陸,再從華文市場延伸至英文甚至其它語言市場,運用所研發軟體與網路特性,為出版事業開拓更多元化的發展。香港的市場有限,投入大筆資金成立香港分公司的目的為何?
香港是台灣與大陸間的轉運站,而國際化的香港更是接觸國際資金、尋求國際策略伙伴的窗口,因此它的意義不僅是經營香港市場而已。
更重要的是藉由台灣與香港兩邊建立起「遠距離線上出版」的模式,從營運的經驗中修改出更完善的平台,並讓服務流程更順暢,如此的模式一旦建立起來,未來則可推廣至各個地區。
香港分公司的成立方式是先在開曼成立一家公司,再由這家公司百分之百持有香港分公司。資本額為300萬美元,95%是台灣新絲路的資金,5%是香港的經營者,目前尚無引進法人或創投資金。香港博學堂網路書店日前宣佈結束,是否成為網路書店的警訊?
我不認為這件事否定了網路書店,但可以說否定了某種經營模式的網路書店。我想「網路書店」若只是運用網路來賣書這樣平行思考的經營模式,相當難生存,因為網路上什麼都能賣,除非你擁有極廣大的市場與握得先機才會有機會,例如AMAZON。
而新絲路網路書店要做的是參與一場「產業革命」,是從思考出版產業質變為出發點而發展的垂直性事業。因此網路泡沫化現象對我們不會產生巨大影響,但相對的我們所要付出的成本與時間更為提高,不會有什麼投機的機會。
我預估線上出版平台整體的成熟至少要到2004年,目前我們每個月200多萬營業額主要都還是來自實體書販賣,大眾對電子書還不習慣,硬體環境也還不成熟,而POD也才剛起步,所以目前是基礎建設與測試階段,爆發點是在未來。大陸是華文最大市場,可否談談大陸的佈局?
希望是在明年三月以前與大陸當地的企業合資,目前都已在洽談,會選擇在一個城市開設分公司,負責大陸市場的營運。
在內容方面,已與浙江出版社簽得實體書代理權,不久之後會公佈這項合作計劃。在POD方面,預計設立十個以上據點,放置印製設備,但這部份會尋求合作合資方式,就像連鎖商店一樣,視市場需求增加。未來會尋找什麼樣的聯盟方式,上市上櫃的計劃又如何安排?
希望找的是能幫助擴展海外市場的企業,建立POD服務的新據點,讓各個地方的讀者能享有最快速方便的POD服務。例如服務歐美各地的華人或甚至將語言轉換後服務不同語言市場,而這些發展都會透過聯盟來達成。不過這部份是比較遠的想像,現階段是先建立華文平台,經營華文市場。
至於上市上櫃計劃,台灣新絲路已公開發行,現在由金鼎輔導上市上櫃,地點是在台灣,而所立的開曼公司就很可能在海外上市。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