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iThome

住在醫院治療的病患,經常需要到不同的診室進行各種療程。但是病患在各診室進出時,往往沒有一個管理機制來記錄病患動向,而這經常造成醫護人員的不便。因為當病患需要進行下一個療程或要服用藥品,但卻找不到人時。通常醫護人員就需要打電話到各診室詢問,藉著這樣的方式尋找病患。

而病患管理系統,它可以讓醫護人員快速查詢出病患的動態,並將病患的動向做有系統的管理與整合。該系統是透過RFID應用所延伸出來的一種服務,它需要病患身上的RFID標籤、各診室的動向卡及PDA來實現。當病患要住院治療時,入院前會先在護理站戴上有RFID標籤的手環。假設該病患是需要進行超音波與X光檢查,那當病患離開病房,到達超音波室進行檢查時。護士會使用PDA先感應病患的RFID標籤,再感應動向卡。這個動作,是要將病患資訊與診間動向卡資訊綁在一起,再透過PDA傳送到系統內,如此一來就完成病患動向系統的資料登錄。

現在醫護人員找不到病患時,不再需要打電話詢問,只要透過院內的電腦,登入系統查詢病患當前的動態即可。而使用RFID來作動向管理的好處在於,RFID可以快速辨識病患,並且搭載的資訊量較大。因為這個特性,使它可以應用在各系統上,只需一個RFID標籤就可以延伸出多種服務。像是開刀房裡的病患動向管理,同樣是做為管理病患,但開刀房動向管理的主要服務目標就是病患家屬,不像病患動向管理服務的是醫護人員。

病患動向管理系統除了方便醫護人員查詢病患動向外,也讓醫護人員省去治療時,找尋病患的時間,可以花更多時間在照顧其他病患身上,間接造福了其它人。

 

登入病患動向系統

醫護人員可在院內的電腦,使用自身的帳號密碼登入病患動向系統,透過該系統除了可以查詢病患動向外,也可透過自訂條件來查詢病患。圖片提供/臺北醫院

 

辨識與記錄病患動向

(圖左)院內的各大診室皆會安裝一張動向卡,當病患進入診室進行治療或檢查時,醫護人員會用PDA感應病患的RFID標籤,再感應診室的動向卡。透過這個動作,將病患與診間資訊綁在一起,來記錄病患動向。

(圖右)動向卡會建置在院內的各大診室及病房內,當病患前往診間治療時,醫護人員會連同病患RFID標籤一同感應,如此病人就會產生動向資料。

 


相關報導請參考「用RFID打通醫療安全與效率的任督二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