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調查國內消費行為發現,高達82%消費者曾使用感應支付進行交易,這種消費習慣將有利於未來行動支付服務推動。

這項調查為Visa委託國際市調公司易普索在去年11月至12月進行,共調查603位20到40歲民眾,主要為瞭解國人對感應支付及行動支付的認知、態度及使用行為。感應支付包含悠遊卡、一卡通、信用卡等非接觸的感應付款工具。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2%的受訪者表示曾使用過感應支付進行交易,消費者使用感應支付的前三大原因分別是快速(79%,感應付款比刷卡快速),便利(60%,小額交易不需簽名),及安全(29%,不需將卡片交給店員感覺上較安心)。

民眾使用感應支付的前三大地點以大眾交通系統最高(67%),其次是便利商店(62%),超市及量販店居第三(33%)。

由於行動支付是將具有感應支付功能的電子支付工具例如悠遊卡、信用卡整合至手機,該調查也對民眾進行調查,以瞭解其對行動支付服務的偏好。

對於行動支付app是否該與銀行業者行動銀行服務整合,還是應該為獨立服務,受訪者支持度將近各半,但在行動支付服務的身份安全驗證上,約7成受訪者偏好以指紋辨識進行驗證,近3成則偏好密碼。

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表示,以Visa於2005年在台灣推出Visa payWave感應交易為例,目前其感應讀卡機在國內已有超過4.7萬台,卡片發行量也超過800萬張,去年一整年Visa感應交易消費金額已突破新台幣638億元,較前一年增加42.8%,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澳洲。

不過麻少華認為台灣在感應交易普及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從交易次數來看,民眾使用Visa感應交易次數佔整體Visa交易次數比重僅有15.2%,遠遠落後感應交易次數比例高達50%的澳洲。

他認為行動支付在台灣推動的成功關鍵有三項要素,支援NFC的手機必需越來越普及,需要越來越多的商家支援Visa payWave等感應交易,消費者也需養成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的習慣。

國內正推動中的行動支付服務以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的服務模式為主,由TSM業者扮演整合服務平台的角色,將信用卡、交通票卡、會員卡、員工身份識別卡等功能整合到NFC手機,TSM業者台灣行動支付已與銀行業者合作提供NFC手機信用卡服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