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開發系統時,不一定要先建構企業流程模式,也是可以直接動手繪製用例圖,直到覺得有需要透過活動圖來展現整條企業流程時,才回過頭來繪製企業流程圖,然後再同步修訂此處的系統用例圖。
價值
除了傳統的需求文件外,UML2的十四款圖中,最容易訓練使用者投入開發工作的,大概只有活動圖和用例圖了。而現今許多專案中,或許沒有大量使用物件導向的技術,但卻不約而同都採用了用例技術來具象化並追蹤需求,用例圖大概是UML圖中最普及的一款圖了吧!
此處,我們就馬上來看看,用例技術可以為我們帶來哪些價值,條列如下:
● 可以具體確認使用者:使用者不再是一個個模糊、未知的想像,而是可以具體確認的人們或系統。因此,系統的服務或功能可以更貼近使用者,系統的介面設計也可以更有彈性。
● 運用使用者熟悉的詞彙:方便使用者參與開發過程,如此不僅讓使用者願意買單,更讓開發團隊得以吸取使用者的領域知識。
● 聚焦關係人各種不同的觀點與需求:用例不僅可以讓使用者參與開發,更可以聚焦其他不同的重要關係人,即便各自有著不同的觀點和需求,卻可以全以一個個的用例做為討論、溝通和努力的目標。
● 讓專案工時估算更準確:以一個個的用例做為估算工時的工作範圍,工作範圍具體明確,所以大大改善了過往工時估算不容易且不準確的困境。
● 具象化需求方便管理:透過用例圖示具象化需求片段,方便進行需求管理,還可以加入顏色管理的概念,讓需求管理更豐富且有趣。
● 切割需求成為可以派工的單元:用例不僅包含了需求片段,更可以因此而形成一個可以派工的單元,讓需求從使用者端到開發人員端,一氣呵成,管理與追蹤的品質都會提升。
● 點出專案開發的具體目標:想像一下,在夜市的射氣球攤上,一次瞄準一顆氣球,專心射出手中的飛鏢。用例就像氣球一般,一個個具體又明確,剛好可以當成團隊成員的具體目標。
● 做為其他工作的基礎:用例包含了具體明確的流程說明,可以做為後續系統設計、測試案例、編碼實作、專案計畫等等工作的基礎。
最佳實務
特別注意,這邊條列的是建構用例圖的最佳實務,而不是撰寫用例敘述的最佳實務,如下:
1. 用初估工時來決定用例的顆粒度:一個用例到底應該多大的範圍比較適當?答案有很多種,也有很多方法來判讀用例的顆粒度是否適度。以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可以用估算工時的方式來決定用例的顆粒度,讓每一個用例的工時維持在一個便於管理的範圍。工時過低,可能用例太小,可以合併;工時過高,可能用例太大,可以切割。用工時來秤一秤,這也是一種決定用例大小的實用法。
2. 使用具體明確且動詞開頭的用例名稱:也就是說,用例名稱最好具備有:具體、明確、動詞開頭,這三個特質。具體且明確,可以讓觀看者立即知道這個用例的用途和重要性,同時也便於估算工時。動詞開頭是因為,用例是參與者與系統的互動過程,應該是含有時間、流程、步驟之類的動態感在裡頭,所以使用動詞開頭比較能夠呈現動態感。
3. 少用用例之間的包含和擴充關係:就連用例之間的一般化關係也一樣,能不用,就盡量別用。一方面是,用了這些關係,還得跟使用者解釋,所以會阻礙使用者的投入;另一方面是,這些關係線跟切割用例有關,我擔心開發人員過度運用,把原先完整的用例切的七零八落。
4. 用例圖不宜用來呈現流程的串接情況:過度使用用例之間的包含關係或擴充關係的用例圖,也可能是誤用用例和關係線來表達流程。記得,如果要表達流程中的一連串步驟和流程控制,活動圖遠比用例圖適合多了。
5. 架構攸關的用例比企業攸關的用例重要:在判讀用例的重要性時,有兩個重要的角度:其一是以系統架構的角度來判斷,另外是以企業運作的角度來判斷。或許,支援關鍵的企業流程的用例很重要,但是別忘了,系統架構若是垮了,就什麼好處都沒了,所以攸關架構的用例遠比攸關企業的用例重要。
6. 在間接使用者與系統之間找出直接使用者:我們重視的是直接使用系統的使用者,有時他們不見得是原始的資料提供者,或者是真正對系統有期望的人。但是,我們真正想找的參與者,是直接使用系統的人類使用者、硬體設備、其他系統或服務。為什麼?因為「介面」(Interface),從具體明確的參與者身上,我們可以訂出最佳的使用介面。因此,如果參與者是個間接使用者,試著找找看,這個參與者跟系統之間,應該有一個真正的使用者或系統設備,被我們忽略了。
7. 從分析活動圖下手找用例:從何處尋找參與者和用例,也是有許多方法。如果,你一種方法都不知道,而且恰好還繪製了活動圖,那不妨把活動圖做為一項重要的資料來源,開始動手從中找出系統用例吧!從活動圖找用例
此處,我們就來示範如何從上一章得出的活動圖來找用例。怎麼開始呢?簡單,針對活動圖中的每一個動作,做如下述的判斷或分析:
1. 系統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功能或服務來協助處理這個動作嗎?
1.1 看看這個動作的大小和名稱是否合適,可以直接拿來當作用例的名稱。
2. 原本這個動作是哪個人員負責的?日後他會變成直接使用系統的使用者嗎?
2.1 以這個人員的角色來做為參與者的名稱。
2.2 如果這個人員不是系統上線後的直接使用者,找出直接使用系統的人員。直接使用系統的人員,才是真正的參與者。
3. 原本這個動作會涉及到哪些外部資料庫、硬體設備、其他系統、或外部服務嗎?
3.1 如果有,這些屬於非人類參與者。
4. 檢查一下我們找到的每一個用例:
4.1 用例名稱是否具體、明確、動詞開頭。
4.2 看到用例的名稱,就可以猜想到它提供的服務或產出。
4.3 看到這個用例的名稱,心中就有一個底,大約可以初步估算出所需的工時。
經過上述問題的分析之後,我們從圖1的活動圖轉出了圖2的初步系統用例圖。
圖1 活動圖-報名課程[示意圖]
圖2 初步系統用例圖
接著,我們針對圖2的初步系統用例圖,查看每一個參與者和用例,做了一些用例名稱上的調整,以及查看參與者是否有直接使用系統,最後進一步得到圖3的系統用例圖。
圖3 系統用例圖[修改]
最後,我們針對用例敘述格式,如表1所示,撰寫出用例敘述。不過,用例敘述非介紹重點,所以僅簡單寫出「填寫課程報名表」與「通知已付訂」這兩個用例的主要流程。同時,利用Word繪製出簡單的畫面雛型,提高用例敘述的溝通品質,如表2、表3所示。
表1:用例敘述格式 |
1. 簡介(Introduction) 1.1 用例編號(ID) 1.2 用例名稱(Title) 1.3 內容摘要(Abstract) 1.4 參與者(Actors) 1.5 重要性(Importance) 1.6 初始估算(Initial Estimate) 2. 主要流程(Basic Flow) 3. 替代流程(Alternative Flows) 4. 子流程(Subflows) 5. 關鍵情節(Key Scenarios) 6. 重要展示(Key Demo) 7. 條件(Conditons) 7.1 前置條件(Preconditons) 7.2 後置條件(Postconditions) 7.3 企業規則(Business Rules) 8. 擴充點(Extension Points) 9. 特殊需求(Special Requirements) 10. 補充資訊(Additional Information) 10.1 資料定義(Data Definitions) 10.2 畫面雛型(UI Prototypes) 10.3 待解議題(Issue) 10.4 其他附件(Appendix) |
表3:填寫課程報名表的用例敘述 |
簡介 ● 用例名稱:填寫課程報名表 ● 參與者:訪客 主要流程 子流程:查看課程說明 條件:企業規則 畫面雛型:報名畫面圖4、課程說明圖5 |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2-27
2024-12-24
2024-11-29
2024-12-22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