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武漢肺炎疫情襲臺,各大學無不為了境外生的學習需求,趕在開學前緊急祭出遠距教學方案。在這場應變中,淡江大學在短短一周內就拍板了遠距教學策略,選擇以固有的數位學習平臺iClass結合雲端視訊平臺來授課,不僅在3天內開出4千多門線上課程,將全校2萬4千名學生建檔到相應修習的課程中,更一口氣辦理了22場工作坊,讓教師熟悉線上授課的方法。
除了快速擬定配套措施,淡江IT也做好隨時應變的準備。尤其是展開線上教學後,iClass平臺每周的學生使用人次,平均比上學期多了近100萬人次,考前一周更衝上310萬操作人次的高峰,加上視訊授課的需求大增,IT團隊原本擔心會面臨網路頻寬不足的問題,但經監測後,發現流量高峰還不到對外網路頻寬的十分之一,伺服器也能彈性支持大量的工作負載。
從準備工作、IT監控到成效評估,淡江資訊處不僅撐起了全校遠距教學服務,淡江大學資訊處資訊長郭經華更指出,過去奠定的良好數位體質,就是淡江能在疫情中快速應變的關鍵。
淡江如何塑造校園數位體質?
要形塑一整個校園的數位環境,並沒有立竿見影的作法或捷徑,淡江仰賴的,是長期對IT的大力投資、與時俱進的組織文化變革,以及為顧客導向的服務心態。
淡江一直以來,不吝於對IT大力投資,早期就曾引進上億元的大型主機與企業級伺服器,至今每年的IT預算也高達4,500萬元,校內同時運行的資訊系統就有上百套。不只如此,對IT人力的投入也不遑多讓,全盛時期的團隊成員甚至達到80多人,雖然逐漸減少到今日的70人,但仍為其他學校的數倍之多。
不過,僅有大量投資還不夠,資訊處的組織與文化,也需與時俱進的調整。郭經華剖析,淡江IT可大致劃分6個組別,分別是專案發展、教學支援、校務資訊、網路管理、前瞻技術組,以及遠距教學發展中心。其中,遠距教學發展中心去年才從其他單位併入資訊處,負責數位教學相關業務,前瞻技術組也是去年才新成立的組別,負責前瞻技術的應用規劃。
郭經華特別指出,甫成立的前瞻技術組,扮演了校園資訊服務的領頭羊角色,該組別主要負責雲端化、智慧化的導入規劃,以及新技術的試驗,「外界有許多技術進步的很快,但校園之間能交流的經驗有限,所以淡江身為資訊實力較強的大學,就得自己去試錯,再把經驗與他校分享。」
比如淡江今年宣布了邁向全雲端化校園,要將原本在地端的資訊系統逐年上雲,達到75%系統上雲的目標,正在規劃的新系統,未來也將以雲原生服務的形式來提供。在整個雲端計畫推展的過程中,就需要一個熟悉前瞻技術的團隊,先進行新技術的試驗,將整個解決方案規劃的更健全完善,再讓其他不同工作職掌的組別,來一起搭配實作。
而在這6個組別之外,淡江資訊處也計畫,未來要凝聚一個能更全面擘劃校園數位策略的核心單位,以一個虛擬組織的形式跨組別運作。郭經華表示,這裡的規劃並不單純指技術或系統,更要從服務的角度來思考,「如何把資訊服務,做到顧客滿意的程度?要去找到這個方向,才能讓系統真正發揮效益。」
資訊服務不是有就好,有用才是關鍵
淡江大學資訊處資訊長郭經華表示,推出一項資訊服務,需要軟硬兼施,不只包括系統本身的軟硬體,還要納入服務的層次。(攝影/洪政偉) |
不同於20年前的觀念,資訊處只負責將系統上線就好,在資訊服務多元且便利的時代,郭經華強調,使用者已經能很輕易的比較出服務的優劣,校園資訊系統當然也會被評價,「我最痛心的就是,一個系統上線了,卻沒有人去好好的利用它,花那麼多精力去開發,難道只是為了有這套系統嗎?」
從過去的系統開發中看見問題,郭經華體認到,資訊服務不僅要滿足使用者需求,還需要符合使用者體驗。
觀念轉變後,資訊團隊遵循PDCA(Plan-Do-Check-Act)的流程,分別對應到需求分析、系統開發、測試及上線,來推出資訊服務,團隊尤其重視系統上線後的用戶反饋,來精進原有的資訊服務。郭經華更指出,近兩年來,團隊的開發文化也有所改變,開始加入了持續整合、交付的概念,來縮短系統開發的時間,過去以年為單位的開發時程,現在已經能以月為單位來實現。
郭經華也以一個代表性的案例,也就是在2016年上線的數位學習平臺iClass,來說明資訊處如何從服務的角度來思考,依據用戶需求來精進資訊服務。
他先指出,儘管教育部從2000年開始,就推動數位教學平臺的導入,但教師的配合度不高,平臺的使用率一直難以提升,「當老師無法跨過心裡的門檻,就不會了解資訊系統能帶來的教學支持與便利,但要任何一個人做出改變,都不容易。」
因此,在推動了iClass系統上線後,為了讓淡江教師能善用數位學習平臺,資訊處展開了長期且策略性的推廣。郭經華帶領了幾位資訊處的同仁,先出版了第一本平臺使用工具書,兩年後出版了第二本,更在書中以「教視作小點成公」為口號,從教材、視訊、作業、小考、點名、成績、公告為分類,來介紹平臺的運用方法,更提供他人的教學案例,讓老師能從中得到啟發。
同時,從iClass上線的第一學期,淡江就以問卷形式來蒐集使用者回饋與滿意度,若有系統上的問題,就反應給廠商來協助改進。這份調查問卷,也從上線初期曾拿過不及格的滿意度,到現在幾乎每個教學成效欄位的滿意度都達到90分以上,教師使用率更達到了8成。
「推出一項資訊服務,需要軟硬兼施,不只包括系統本身的軟硬體,還得把服務的層次加進來。」郭經華說。
從行政、生活、教學三大面向體現智慧校園
淡江近年來力推智慧校園,體現在行政、生活、教學三大面向。在行政庶務上,資訊處將開發方法的PDCA,賦予無紙化、數位化、雲端協作與自動化(Paperless-Digital-Collaborative-Automatic)的新意涵,透過雲地端結合的生產力工具,來優化行政作業。比如淡江近期,就提供全校約30多位一級主管一人一臺平板電腦,要從主管帶頭,透過雲端文件管理與協作平臺,來實現無紙化的開會流程。
在校園生活面,資訊處則是自行開發了行動支付整合平臺,串接了校內基礎系統如出納、卡務、校園資訊系統,校外系統如悠遊卡、Line Pay、街口支付、Taiwan Pay、悠遊付等電子票證或支付平臺,還有其他如成績單申請、圖書館繳費、游泳館繳費、冷氣儲值等校園應用系統,讓學生、校友、教職員不必以現金來排隊繳費,能憑電子支付工具或悠遊卡,直接在校內設置的POS機或Kiosk機臺,繳交超過30種款項。資訊處也正在開發Web支付平臺,未來更要支援線上繳費的功能。
不過,談到淡江最自豪的智慧化應用,郭經華毫不猶豫的說,就是應用在教學面的智慧3i。智慧3i,指的是iClass、iSignal與iCan三大平臺,其中,iClass是用來記錄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表現,iSignal能將這些學習記錄分析後加以呈現,iCan則能分析學生畢業後的流向與新資水平。透過智慧3i,就能完整蒐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學習成就資料,來進行校園大數據洞察。
首先上線的iClass平臺,是淡江邁向智慧教學的第一步。淡江先透過iClass平臺中老師布建的教材、教學影片、作業與隨堂考試,來蒐集學生的學習數據。接著,再將這些資料匯出到iSignal平臺,以學生獲得的成績及參與度,來分析學生表現。
郭經華表示,對老師來說,只要點選每一位學生在分析圖表中的落點,就能連動點出該學生在同一門課其他周的表現,來了解該學生的學習趨勢變化,藉此來找出需重點關注的學生,或是調整教學策略。未來,iSignal也將上線同一學生在不同課程中的學習表現分析,讓老師能更綜合性的了解學生的修課表現,盡早找出不適應系所教學的學生,來進行輔導或關心。
另一項分析平臺iCan,則是將淡江畢業生的資料,串接勞動部勞研所提供的勞保資料,在不透露個別畢業生資料的前提下,分群分析畢業生就業流向及薪資水平,以供在校生選擇志向時參考。
郭經華指出,這兩大分析平臺,不只能提供簡單的分析結果,還能相互結合,來找出更深層的數據洞察。比如說,透過iSignal,能先分類出學習曲線相近的學生,再將分群後的結果對應到iCan中的學生畢業表現,來找出學習表現與畢業成就的關聯性,「有些學生的課堂表現是非常不錯的,但他們後續的發展真的很好嗎?我們用數據說話。」
而且,更深度的關聯性分析結果,不僅可以用來找出畢業後獲得高成就的學生學習表現,再回頭調整教學策略,還能用來評估一項策略實施後,是否確實對學生產生助益。比如淡江今年全面實施了雲端人才培育計畫,目標要幫助學生提前掌握新時代的工具,來獲得更好的競爭優勢。要了解這項計畫是否帶來助益,透過未來3~5年間的分析數據,就能量化今日決策帶來的成效。
除了校園大數據的應用,淡江也導入了公有雲大廠的MR設備及智慧語音助理的技術,目前正著手與外語學院共同規劃使用場景,郭經華表示,未來將以MR先打造出虛擬場景(如機場),再透過智慧語音助理來模擬真人回覆,藉此培訓學生能活用所學的外語技能。
談到這裡,郭經華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毫不保留的說,自己心中的智慧校園,並不是擁有很多智慧教室、或高度智慧化的設備,而是要用科技的力量改變教學現場,為學生賦能,「淡江能不能用4年的時間,讓學生比其他同期的畢業生,站在更高的起點?」這才是智慧化的抽象意義,也是淡江目標成為的智慧校園標竿。
CIO小檔案
郭經華
淡江大學資訊處資訊長
學歷:美國聖母大學電機博士
經歷:過去曾擔任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現為該系專任教授,過去也曾任淡江前教育發展中心遠距教學組組長,長期在數位學習領域耕耘,而後於2014年上任了資訊處資訊長一職至今,並在今年11月,開始兼任淡江研究發展處數位語文研究中心的首屆主任
機關檔案
淡江大學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成立時間:1950年
● 全校教職員人數:約2,000人
● 學生人數:24,209人(2020年10月統計)
● 校長:葛煥昭
● 董事長:張家宜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處
● 資訊部門人數:70人
● 每年IT預算:4,500萬元
● 資訊部門分工:資訊處轄下分專案發展、教學支援、校務資訊、網路管理、前瞻技術組與遠距教學發展中心等6個組別
IT大事記
● 2013年:開發「淡江i生活」App;建置淡江軟體雲,將全校授權軟體及共用之專業軟體集中安裝於淡江軟體雲上
● 2014年:校園網路主幹升級為10GB;導入TibaMe網路學習平臺
● 2015年:學務系統上線
● 2016年:建置iClass學習平臺
● 2017年:財務系統預算作業上線;廠商電子匯款作業上線;通識課程選填系統上線
● 2018年:導入大學STEAM程式教育課程;校友資訊系統上線;與蘋果合作建置MAC電腦教室
● 2019年:學生端之基本素養與專業核心能力表現查詢系統上線
● 2020年:以iClass行動學習平臺及微軟Teams進行遠端同步學習;建置智慧支付平臺來實現無現金校園;導入MS 365和MS Azure打造全雲端校園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