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2018年全球爆發的非洲豬瘟,由於缺少藥物治療及疫苗,豬隻感染後發病及致死率最高可能達到100%,病毒甚至在冷凍豬肉存活最長可達1,000天,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應通報疾病,包括歐洲、非洲、中國都被列為疫區,不論生鮮或加工的熟食肉品,只要帶進臺灣,可能造成國內養豬業淪陷,帶來難以估計衝擊。
當時農業主管機關農委會如臨大敵,為防堵非洲豬瘟入境,機場禁止旅客入臺攜帶肉製品入境,並祭出最高30萬元重罰,農委會防檢局未雨籌謀,加強境內豬肉管理,每輛運豬車不論載運活體或屠體,都被要求安裝GPS。
為追蹤管理運豬車動向,必需蒐集運豬車的即時動向數據,由於人力不足,防檢局找上農委會資訊中心尋求協助,農業部資訊司長蕭柊瓊回想她當時擔任資訊中心主任,接到防檢局的請求後,毅然決定接下這項任務。
蕭柊瓊回憶,當時資訊團隊全力動員,開發運豬車管理追蹤系統,為了追蹤有問題的豬隻流向,必需要能做到以場追車,以及以車追場,一旦檢測發現某個養豬場或屠宰場出現問題豬隻,必需立即掌握哪些運豬車去過出現問題豬的場所,以及這批車先前去過的每一個地方,對這些場域建立電子圍籬加以控管,甚至從數據中進行路線分析,評估應該檢查的所有地點,所幸因機場管制得當,國內沒有爆發非洲豬瘟。
雖然當時成功防堵了非洲豬瘟,為了避免疫情在管制鬆懈時突然爆發而措手不及,防檢署現在仍然繼續運用這套系統,而且不只是追查豬隻,也用來追蹤可能爆發禽流感的雞隻,時至今日資訊團隊仍不斷精進這套系統,例如當車輛進入屠宰場,通過攝影機影像就能即時辨識哪一輛車。考慮到活體豬隻的威脅比較大,不只是靜態的影像辨識哪一輛車,他們正研發利用影音串流,進一步判斷車上載運豬隻是屠體或活體。
面對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高傳染性的動植物疫情,加上全球極端氣候帶來劇烈環境變化,導致農畜產品發生供給及需求失衡,價格高漲直接衝擊民眾生活,現代農業管理面臨更大的轉型挑戰。
由資訊中心升為資訊司
去年8月,行政院組織改造,農委會正式升格為農業部,轄下所屬機關也跟著調整,例如過去的林務局改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這波農業部門機關組織的改革中,資訊科技扮演重要的角色,資訊單位從農委會資訊中心改為農業部資訊司,IT部門的重要性有增無減。
從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接任農業部資訊司長,蕭柊瓊表示,IT部門的早期為農委會企畫處底下的資訊科,到任務編組性質的資訊中心,資訊中心雖非正式單位,但底下仍設置2個科,主任相當於副處長,到升格為正式組織的農業部資訊司,每一次組織調整,都提高IT在農業管理的重要性。
從農委會資訊中心改為農業部資訊司,看似微小的組織變動,但是在農業主管機關的組織改造中,暗含組織角色的變化。
蕭柊瓊解釋,資訊中心原本負責農委會內業務單位資訊化,為一個幕僚單位,資訊中心原本理應改為資訊處,但是在組織改革的規畫中,部長認為政府重視資通訊發展成立數位發展部,農委會資訊中心不應該僅是改制為資訊處,必需從幕僚單位成為一個業務單位,要能夠發展自己的業務,因此資訊中心改組為資訊司,和農民輔導司、畜牧司、動物保護司、農業科技司等並列。「IT受到高度重視,不只是農業部門,不只是整個政府,甚至已經是全球的重要趨勢」,蕭柊瓊說。
推動資訊向上集中,資安集中監管
然而,原本農委會時期,底下所屬機關龐雜,除了農糧署、林務局、水保局等較大的機關,還有位於各地的農業改良場,以及林業試驗所、水產試驗所、畜產試驗所等等,過去各單位建立自己的機房,各自服務網路對外連接,受到駭客攻擊的風險增加,如果各機關自建立資安防護,需要花費相當多的經費。
因此蕭柊瓊接掌資訊中心後,配合當時國發會政策,2019年開始推動資訊向上集中政策,當時的24個所屬機關,除了特別准許自己維運管理資料中心的林務局、水保局(現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以及尚未完全向上集中的農糧署、農田水利署,陸續將其他20個所屬機關都推動資訊向上集中,各機關單位在資訊向上集中後,僅留下通訊機房,對外系統及服務則集中到資訊司。
農業部資訊司透過資訊向上集中,一方面節省IT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來幫助這些機關加速數位化,另外,對外的網路進出、服務系統都統一經由資訊司的機房控管,包括系統備援都由資訊司負責,達到資安集中管理的目的,並由資訊司統一制定各業務單位遵守的資安及個資保護SOP。
蕭柊瓊指出,駭客攻擊手法層出不窮,通過資訊向上集中,儘量將攻擊造成傷害減到最低,過去合作廠商基於方便,從業者公司內網直接連接至農委會,現在嚴格禁止廠商的遠端連線,業者只能到農業部或所屬機關設置的跳板連線操作,雖然這麼做會造成業者的不方便,但是加強內部的資安管理,而且通過資訊向上集中到本部的資料中心,統一採購建置資安設備打造安全的堡壘,也能降低單位各自建置資安設備的投資。
另外,這些機關也從資訊向上集中獲得更多好處,有的單位可能位處偏遠山區,單位內的人員編制有限,以一個改良場為例,因為人員編制較少,很難挪出一個人員編制為資訊人員,即使單位內編制一位資訊人員,因為單位的特殊性,資訊人員也很難獲得升遷的機會,隨著資訊向上集中,人員在職涯發展也有比較好的機會。
打造共用的行政系統、架站系統
雖然推動資訊向上集中能夠為各機關單位節省資源,但資訊向上集中還必需能提供具體的效益,才能吸引更多單位願意納入,於是資訊部門開始打造共用的雲端行政系統,讓各機關單位可以共同使用,例如公文、差勤、薪資等系統,讓各單位不需自建維護行政系統,雖然沒有強制其他機關單位使用共用行政系統,但是大部分機關單位選擇採用。
由於農業部主管的農林漁牧業,不同機關的業務性質比較複雜,行政系統例如公文也有各自業務上的不同需求,他們利用分群的概念,評估機關的業務屬性,將性質比較接近的畫分為同一群,共分為4大群,包括農業部本部、局署、改良場、試驗所,若各機關有進一步的調整需求,可以委託廠商客製化,如此一來節省成本。
此外,資訊團隊還推出共用的架站系統,供各機關單位架設官網,這個架站系統提供標準化的模組,讓其他機關單位可以運用,快速建立及調整官網內容。
這套架站系統也在非洲豬瘟防疫工作上發揮效用,當時農委會需要在立即整合各項資訊在官網宣導,資訊單位就利用這套架站系統,快速建置非洲豬瘟相關新聞、國內法規、因應策略、Q&A等。
善用數位工具強化循證治理
傳統農業工作仰賴大量人力,現在面臨人力短缺,年齡較大的農民不會使用等問題,農業的e化管理不易推展,為了提高農業管理e化,資訊單位在2014年開發農務e把抓App,讓農戶可透過App設定每塊耕地的地號,種植的作物,制定耕作歷,每天按計畫執行農務工作,讓農家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掌握農地的工作進度,該App還運用拍照、打卡的社群網路概念,讓農家可以拍照上傳農作情形,除了作為農家的耕作紀錄,也可進一步作為生產履歷,讓消費者檢視作物的生產過程。
雖然立意良善,但農務e把抓推動成果並不理想,當時委託廠商與農會合作舉辦說明會向農家推廣,在2017年僅有4千公頃農地採用,相較於全國高達71萬公頃的農地,採用率相當低。
蕭柊瓊認為由廠商推動成效相當有限,因此她找上農糧署,由農糧署召集各地分署代表,蕭柊瓊親自帶領團隊推廣App,剖析這些App對農民帶來的好處。
蕭柊瓊以過去發生颱風或水災,需要派人現地勘查掌握耕地的資訊情形,如果推廣農戶使用該App,留下耕作紀錄,節省地方政府派人現地勘查成本,後來獲得農糧署的支持,使用農務e把抓App的農地面積快速增加,第3年已增加至4萬公頃,現在有超過20萬公頃農地使用,即使扣除重覆計算,估計仍超過15萬公頃農地。
另外,資訊團隊也利用資訊科技,提高對受災農戶的救助、補助作業效率,以往農戶提出救助申請,需由地方政府派人前往現勘,安排人工現勘每塊受災農地損失需花費較長的時間,資訊部門開發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結合智慧型手機的GPS定位及雙鏡頭照相功能,不同於傳統GPS定位手機所在的位置,App能讓農民用手機拍下受到災害的農地,籍由GPS及雙鏡頭,結合拍攝者高度,計算拍照農地的地籍資料,上傳至系統申請農地災損補助。
這項功能讓農戶可以自行拍照上傳,作為申請補助的佐證,但是依照法規需派人現場勘查,因此農糧署調整法規,讓農民得以數位工具提供佐證申請補助,在農糧署協助推廣下,現地照相App也逐漸獲得地方政府支持,去年屏東縣遭受颱風肆虐,縣府即鼓勵受災農民使用App拍照申請補助。
「資訊司對外沒有手腳!一定要農糧署協助推廣才能快速推廣」,蕭柊瓊有感而發地說,IT單位自行推廣的效果有限,必需和業務單位緊密合作才能有效向外推廣。
善用數位科技強化農業循證治理
農業部現在也積極運用數位科技強化農業的循證治理。臺灣的稻作,每年在一期、二期稻作之間,還有裡作,為農民在二期稻作結束後,在隔年一期作還沒開始之前,農民利用裡作種植蔬菜,因此農業主管機關需要掌握農地的耕作動態,過去除了依靠人力現地勘查,也安排人工駕駛飛機從南到北,從空中拍攝農地取相,以掌握農地耕作動態。
為此,資訊團隊還開發一套街景調查方法,在機車架設GoPro,以較慢的時速騎在農地小路,每2秒拍攝360度的周邊影像,資訊司運用裁切、AI影像辨識技術,現在已能辨識稻米、部分的雜糧及果樹等作物,目前正在增加可辨識的作物種類,至於機車難以到達的農地,以無人機空拍取相,搭配AI辨識農作。針對AI難以辨識的作物,由人工現場勘查。
結合農民自行使用App拍照上傳農作資訊,以及人工駕駛飛機或無人機航拍、機車街景調查,蒐集資訊建立農地動態資料庫,當農民申請災害補助或是農業保險,根據農民上傳的數位證據,例如鳳梨田或稻田受災,農業部可以農地動態資料庫作為佐證,驗證受災農地是否真的種植稻米或鳳梨,加快對農民的協助及補助。
不論是農地災害補助或是目前推動的農業保險,都需要蒐集資料追蹤更新農地耕作動態,「循證治理就是有證據的治理,通過數位工具蒐集資料作為佐證,能減輕傳統現地勘災的人力負擔,尤其是未來人力愈來愈缺乏,更需要導入數位工具協助治理」,蕭柊瓊說。
過去幾年資訊司開發各種農務管理App,並和內政部測繪中心合作建立地籍圖,運用飛機航拍及AI影像辨識技術,建立農地動態資料庫,以及作物分布的坵塊圖,整合內部資料建置農民關聯式資料庫,加上地方政府及地區農業單位的支持,蕭柊瓊認為這些過去資訊部門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現在天時地利人和,成為發展循證治理的有利條件。
過去仰賴人工拿著紙本紀錄勘查結果,難免出錯或被遭人質疑,她認為循證治理則能夠提出證據,因此她常和同事分享,「只要有一點點改變,就能讓工作更有效率,調查更精確,管理也變得更好,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蕭柊瓊開玩笑地說,自己過去在農業貿易部門「流浪」20年,再回到資訊單位,但不管在哪裡,她就像一位傳教士,總是不厭其煩對資訊團隊、委外廠商灌輸觀念,「農業的資訊部門要有獨特性,必需了解臺灣農業真正需求,才能讓臺灣農業數位化發展往前走。」蕭柊瓊強調。
機關檔案
●機關名稱:農業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37號
●成立時間:2023年8月由農委會改制為農業部
●主要業務:負責全國農業,農業資源永續利用、畜牧業及動物保護、農業科技、國際農業貿易合作、農業資訊管理等政策及法規。所屬機關督導農林漁牧業、自然保育、水土保持與農村發展、農田水利、農業金融與農業保險及農業技園區。另外,還督導農林水產畜牧作物產品及藥物試驗研究及推動。
●機關首長:陳駿季
資訊部門檔案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資訊司長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蕭柊瓊
●資訊部門人數:近30人
●資訊部門分工:下設創新應用科、資訊規畫科、資訊服務科3科
IT大事記
●2019年:建置農業資料中心,整合本部暨所屬機關軟硬體共用資源。因應非洲豬瘟防疫需求,建置活豬暨屠體運輸車輛查核管理系統。建置整合農民關聯資料庫系統,整合本部及所屬機關的農民往來資料。
●2020年:建立農業雲端架站平臺。
●2021年:建置農業無人機飛行任務協作機制。
●2022年:推出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勘災人員可以App拍照、定位地籍資訊,並將資料同步上傳救助系統,提升勘查效率。
●2023年:發表智慧農業感測資料格式標準及測試規範,推動資料格式標準化,提升農業物聯網應用。配合食農教育法,規劃建置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供外界運用。與氣象署合作建置農業氣象資料中心,提供低延遲氣象分析網格與高解析度氣象預測資訊,深化農業氣象跨域應用、促進資訊交換及服務推廣等三大面向,以加強極端氣候下的防災與調適,提升農業韌性。
●2024年:推動中央與地方協作建置農地動態資料庫,運用飛航遙測影像、AI辨識技術,建立循證治理操作機制。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