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一般人可能不了解這個單位到底在做什麼,也許就只是大概知道,教育部電算中心就是負責管理學術網路,協助教育部進行e化的工作。其實教育部電算中心的任務遠比這些來得多,它還負責全國資訊教育業務的規畫與推動、數位學習體系的建立、縮小數位落差等等業務,可以說全國資訊教育相關的業務,都與這個單位有關。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趙涵捷說:「現在政府正在組織改造,未來教育部電算中心很有可能會轉變為資訊教育司。」

由於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支援單位,這也使得教育部電算中心的日常任務十分龐雜,舉例來說,今年立法院通過了振興經濟方案,教育部電算中心就多出了71億元的資訊教育相關預算,而這些預算必須在1年內推動完成8成,這也使得趙涵捷的工作,比起一般資訊主管來說,增加了很多挑戰性。「以前每年預算10億元,今年一口氣多了7倍,還要執行8成,這也使得現在我們首要任務,就是完成這些預算在資訊教育上應用的規畫。」趙涵捷說。

保持開放的心胸才能做好溝通,貼近各地需求

正因為職務上的獨特性,從學術出身的趙涵捷,在教育部電算中心除了肩負資訊主管的責任,協助教育部進行相關系統的維護與e化外,還必須花很多心力在資訊教育政策的規畫上。而政策規畫的任務,就勢必要與不同的單位協調、溝通,這也讓趙涵捷的角色更為特殊,不光是要與教育部內不同的使用單位做好溝通的工作,推動部內e化相關的工作,也必須和政府內不同負責教育政策的單位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讓資訊教育的政策能夠無礙的推行。

對此,趙涵捷認為,要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更讓他體認到公務部門的資訊單位,必須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如此才能跟得上新科技,也才能有良好的EQ做好溝通的工作。「你要永遠體認到,你自己不是一個通才,不可能什麼都懂。所以更需要去多聽各方的意見,了解各地的需求,才能隨時以創新的科技,推動真正切合需求的政策。」趙涵捷說。

比如說,教育部要推動電子書包的專案,教育部電算中心身為資訊教育的提案與規畫者,如果抱有成見,沒有去了解新科技的進展,很有可能就會推動不合時宜的計畫。趙涵捷說:「比如說現在最新的科技是可以透過在筆上裝攝影機,記錄手寫字的過程,然後直接呈現在電腦上。資訊人員,尤其是在公務單位的資訊人員,如果不去了解這些新科技的應用,可能推動的電子書包政策,還是一臺筆電,讓學生扛來扛去。」

趙涵捷指出,公務單位的資訊人員,往往很害怕跟廠商有太多交流互動,其實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廠商提供的資料往往是最快接觸的方法,沒有必要為了避嫌就刻意疏遠,心胸應該要更開放,才能深入了解新科技的狀況。「只要你沒有做什麼圖利的事情,其實不用怕,多多去接觸、去了解外界科技應用的狀況,對於資訊人員來說是好事。特地去避免接觸,反而會讓自己處於孤立。」趙涵捷說,「其實廠商代表也是一種意見,民代、地方政府的看法,也是一種意見,在中央部會工作的人員,不能抱有成見做事,否則會很難貼近地方的需求。」

這一點,在負責推動全國資訊教育政策的教育部電算中心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政策的推動攸關全國各級學校的資訊教育。除此之外,保持開放的心胸,也有助於公務單位的資訊單位,在與其他單位溝通時更能找出合適的資訊應用,貼近使用者的需求。舉例來說,推動遠距課後輔導的專案,讓大學生透過視訊替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生進行課後輔導,而這個案子可能教育部電算中心就必須考量到國教司、高教司、會計處等等不同政府單位的看法,如果不能保持更開放的心胸,接受各方的意見,很多政策將難以推動。

「在公家單位做事情,提出任何政策、方向,其實都必須要學著向各方妥協,你退一步,他進一步,在維持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中間點,這是民主的代價,但是你必須學著去接受,去相信。」趙涵捷說。

在施行細節上也必須細心,才能確保政策推行更有彈性

趙涵捷希望教育部電算中心的人員,能夠保持開放的心胸,是為了讓資訊政策的推廣和各項e化的進行,能夠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進而不要畫地自限。同樣的道理套用在政策推行到地方政府上,趙涵捷也沒有忽視,他從施行細節上著手,希望能讓地方政府能夠因地制宜,而不會受到中央制訂的政策而有了層層的限制,變得沒有彈性。「施行細則每一字都要精準,也要多方考量,否則很容易讓實施計畫的地方政府,將每一條準則都奉為圭臬,反而扼殺了因地制宜的彈性。」趙涵捷說。

舉例來說,振興經濟方案中偏遠地區資訊教育的規畫,希望能在每間學校都建立e化教室,讓老師能夠透過即時互動的電腦,與學生在教學上有更多互動。但是在實際施行上,教育部電算中心不能設定一個標準規範,否則很有可能會無法切合每一個地區的需求。「比如說不能要求每個學校都使用投影機,否則投影機要是壞掉了,可能偏遠地區學校整年的預算都不夠再添購一臺。所以替代方案就應該使用大一點的LCD螢幕,讓老師能夠透過電腦與螢幕,和學生做相關的互動教學。相對的維護成本也比較低,比較可行。」趙涵捷說。

趙涵捷指出,為了達到這一點,每次相關的資訊教育政策,教育部電算中心在施行細則上都必須斟酌再三,以免扼殺了各地方政府實際推動應用時的可能性與彈性。唯有如此才能提供足夠的彈性給實際施行的地方政府,不讓教育政策原本的美意因為種種規範阻礙,反而最後變成「有設備卻無法持續維護」的窘境。

在這樣的方向下,振興經濟專案未來希望能讓偏遠地區的每間學校,都能擁有一間數位化的專科教室,比如說買不起鋼琴的學校,能夠設立音樂專科教室,透過軟體和3人共用一臺電腦的方式,讓音樂老師能夠直接以電腦譜曲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音樂。此外,也希望每間學校能夠有四分之一的教室完成e化,讓老師能透過投影機或螢幕等方式,進行互動式的教學。

主管就像牧羊人,走偏的時候必須適時把屬下拉回來

由上述可見,趙涵捷非常重視如何不讓資訊政策和工作「畫地自限」,扼殺了更多應用的可能性。這一風格也顯現在他的管理哲學上。趙涵捷認為,主管就像是一個牧羊人,平常的時候要協助各個下屬的單位,走向正確的方向。「這並不代表主管就必須養幾隻牧羊犬,每天對著下屬吼叫,而是應該要在走偏的時候,適時的提醒,拍拍他,將他導回正確的方向。」趙涵捷說。

也因此,趙涵捷即便有學術工作與教育部電算中心推動政策的工作要忙,他每周還是一定會空出時間與各組的資訊人員開會。並且在會中追蹤工作進度,將有時間壓力的工作納入追蹤清單。趙涵捷說:「我也希望每個組自己每周一定要開一次組內會議,其實相較於私人企業,一周一次的會議頻度還算太少,不過透過這些會議,主管才能掌握工作的進度與狀況。」

除此之外,趙涵捷也很鼓勵教育部電算中心的資訊人員,能夠以更多創新的科技,協助教育部e化。舉例來說,過去往往需要什麼資料,就重新投資建置一套系統或網站,讓相關使用者去使用,但長久下來,就造成系統繁多且太複雜,維護起來十分困難。於是趙涵捷就希望教育部電算中心的資訊人員,能夠進行系統的整合,並且採用新興起的虛擬化技術,減少硬體設備的數量。「政府單位的人員對於新科技的反應,有時候比不上外界,我想這是我們需要強化的部分。」趙涵捷說。

其實從趙涵捷在管理上,和推動政策的想法上,我們都可以看見他那充滿活力的性格。無論是希望透過開放的心胸,讓政策的推行更貼近地方的應用,避免畫地自限;或是在施行細則上的細心,希望不要讓施行細則變成箝制地方在資訊教育推動上的緊箍咒;或是在對內管理上,歡迎創新的態度。這些在在顯示出了他對於「開放心胸」定義,以及工作哲學。隨著振興經濟方案在資訊教育上的投資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身兼學術職位與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一職的趙涵捷,想必還有很多工作,必須借重他這一套「開放心胸」的哲學完成。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趙涵捷認為,IT人應該要知道,無論是什麼科技,一切的技術都以人為本。只有體認到科技始終是來自於人性,IT人才能讓技術脫下冷酷的外衣,讓使用者樂於接受使用。

他以在偏遠地區降低數位落差的做法為例,一開始要先讓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先去接觸,看到好處才能喚起他們的興趣。「例如讓他們能和子女透過網路傳輸照片、講電話等,不然無論科技多好,他們都很難去接觸。」趙涵捷說。

趙涵捷的這一看法,其實就是希望IT人不要只專研技術,而是要從「應用」著眼,只有看到應用上的需求與可能性,技術才有意義。否則過度專研技術,只會讓IT人離使用者真正的需求越來越遠。IT人必須努力去了解使用者在應用上的需求,而不是畫地自限。

此外,趙涵捷也認為IT人要不停的學習,才能確保自己不被時代淘汰。趙涵捷說:「做IT的人的宿命,就是要不停的學習,只有隨時多看看、多翻翻新資訊,才能確保自己的專業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趙涵捷勉勵IT人員要有開放的心胸,IT人只有了解到科技的根本是在於人,多方吸收且了解不同意見、看法與新知,才能真正做好IT的工作。

 

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趙涵捷認為,只有保持開放的心胸,資訊人員才能隨時吸收新知,且在推動政策上更貼近使用者。

 

CIO小檔案

趙涵捷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學經歷:畢業於成功大學,之後取得美國普渡大學的電機博、碩士學位。1993年回到臺灣後,在東華大學從事網路相關研究。歷任東華大學電機系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之後在2005年到宜蘭大學擔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與電機資訊學院院長,也曾擔任宜蘭大學圖書資訊館館長。去年9月來到教育部電算中心,擔任主任至今。

 

公司檔案

教育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主要業務:教育政策規畫推廣
●部長:鄭瑞城

資訊部檔案

教育部電算中心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主任
●資訊部門業務:全國資訊教育業務規畫與推動、數位學習體系相關政策的制訂與配套措施推動、行政電子化作業規畫與建置、學術網路管理與基礎資訊平臺建置、縮短偏遠鄉鎮教育數位落差、整體教育資訊決策系統建置與維運
●資訊部門分工:資訊教育組、行政e化組、數位平臺組、數位學習組、數位資源組

IT部門大事記

●2006、2007年:落實大專院校在智慧財產權管理的規範。強化學術網路對部分P2P軟體的控制,要求大專院校必須有監控網路流量的能力。
●2009年:推動振興經濟計畫中的資訊教育一環,預計將在1年內達成71億元預算的8成執行率。預計將在2010年完成專科教室、數位教室等計畫,並且提高學校的人機比到達4:1。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