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Library T80+是一款由2組4U高度機箱組成的模組化磁帶櫃,提供多達77組磁帶槽、4臺全高或8臺半高磁帶機的存取能力。透過該公司開發的獨特「Pass Thru」功能,還可另外再堆疊3組T40+機箱,將存取能力提高到最多188組磁帶槽、10臺全高或20臺半高磁帶機。

T80+內建條碼掃描器(Barcode Reader),操作時可透過LCD控制面板與Web介面執行控制,並有SCSI/LVD與光纖通道(FC)兩種介面的款式可供用戶選擇。

串聯多機箱的「Pass Thru」功能
T80+是早先T40的進化版,其機箱本體幾乎與T40完全相同,最大差別是新增的「Pass Thru」功能。

依定義,能容納2個以上讀寫頭的自動磁帶設備,就能稱作「磁帶櫃(Tape Library)」,而自動化磁帶設備能管理大量磁帶的關鍵,在於利用機械手臂在多個讀寫頭與磁帶槽間搬移磁帶,但機械手臂管理磁帶的範圍僅限於自身機箱,要管理更多磁帶,就得使用更大的機箱。

過去的磁帶櫃產品,在只能容納個位數讀寫頭的8U以下機型,以及能容納10個以上讀寫頭的20U以上機型之間,彼此有著極為明確的區隔。但這也給需求介於兩者之間的用戶帶來困擾——小機箱不能擴充容量,難以應付日後資料成長需求;但大機箱又太占空間,在資料量還沒成長到一定程度前,顯然過於浪費。

而Tandberg Data的「Pass Thru」技術正好能解決以上困難,它是由磁帶櫃機箱上下兩面的Pass Thru開口、Pass Thru磁帶承載匣與修改控制軟體後的機械手臂組成,藉由這個機制,使用者可堆疊串接多臺磁帶櫃,只要對準不同磁帶櫃的Pass Thru開口,並利用控制臺設定Pass Thru模式,就能讓多臺磁帶櫃利用機械手臂,彼此互相傳遞磁帶。

換句話說,藉由「Pass Thru」跨機箱管理能力的幫助,能讓小型磁帶櫃突破單一機箱的限制,堆疊多臺小型磁帶櫃成為一臺大型磁帶櫃。

高擴充彈性的模組化設計
目前StorageLibrary系列中,含有Plus(+)字樣的T40+與T80+都具備「Pass Thru」功能,兩種機型的差別是T40+只有1組4U的機箱,而我們這次測試的T80+則由2個4U機箱組成,每組機箱都有獨立的機械手臂與管理埠,其中1組含有1臺LTO 4磁帶機者為Master機箱,而沒有磁帶機,只有磁帶匣與磁帶槽的則為Slave機箱。

雖然每組機箱只有最多40個磁帶槽,但透過Pass Thru功能,即可讓Master機箱管理2組機箱一共77個磁帶槽(扣掉Pass Thru承載匣占用的3個磁帶槽)。舉例來說,若使用者想要將Master機箱中的磁帶放到Slave機箱,Master的機械手臂將先把磁帶放置到機箱中專門的Pass Thru承載匣,然後再把整個承載匣取出,並將承載匣伸出Pass Turu開口。由於承載匣的高度較高,露出開口的高度恰好能讓Slave機箱的機械手臂,將承載匣中的磁帶取出,接下來Slave機箱的機械手臂,就能把這卷原置於Master機箱中的磁帶,依指令要求放到Slave機箱中的指定磁帶槽。

利用這種特性,用戶可在T80+原來的2組機箱上,再堆疊最多3組T40+機箱,將可用的磁帶槽數量擴充到188個,並能安裝最多10臺全高或20臺半高磁帶機,使原來的8U的小型磁帶櫃逐步擴充成為20U的中型機型。所以用戶可依照自身的需要,靈活搭配需要的磁帶讀寫頭與磁帶槽數量,不再有機器太小不夠用、太大又過於浪費的困擾。

簡便的操作與管理
除Pass Thru外,T80+其餘功能與原來的T40沒太大不同,同樣都具備全模組化機構設計,電源供應器與磁帶機均可直接由機箱後方抽出,無須開啟機箱,維護相當方便。也有分區(Partition)功能,可將內含的多部磁帶機與磁帶槽進行分組,分別指定給前端不同的伺服器使用,從而使多臺伺服器共享一臺磁帶櫃。

在管理上,T80+具有LCD控制面板與Web兩種管理介面。LCD控制面板可設定磁帶櫃組態、進/退磁帶等動作,還可設定IP位址、SCSI ID、SNMP、email提醒、聲音提醒功能及即時時鐘(real time clock function)等功能。而用於Web存取的全圖像化遠端管理介面(Remote management interface,RMI)也和之前相同,只是多了Pass Thru相關功能項而已。文⊙張明德


點小圖看大圖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