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資安大會 |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 | 資安院 | 產品資安 | Cyber Resilience Act | PSTI | 資安即國安 | 產品安全 | 漏洞修補 | 安全開發 | PSIRT | SSDLC | SBOM | 漏洞獎勵計畫 | Security by Design | Secure by Design | Security by Default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資安院公布產品資安3大策略,重視安全軟體開發與檢測人才,推動PSIRT、臺灣ICT產品漏洞獵捕計畫
產品安全成為國際法規關注焦點,曾在業界推動資安融入產品開發的現任資安院副院長龔化中,揭示國內ICT產品資安的新推動計畫,聚焦「安全軟體開發」與「軟體安全檢測」的課綱發展,同時要推動更多製造商成立PSIRT,並考慮納入政府採購規範,另將建立資安院Bounty Program的國家級ICT產品漏洞獵捕計畫
2025-04-30
| 臺灣資安大會 |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 | 資安院 | 產品資安 | Cyber Resilience Act | 資安即國安 | 產品安全 | 漏洞修補 | 安全開發 | CVE | CWE | SBOM | SSDLC | Security by Design | Security by Default | Secure by Design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產品資安成國際法規必考題,也攸關國家安全,資安院專家呼籲臺灣ICT製造商需正視CVE與CWE風險
推動多年的PSIRT、Secure by Design,如今獲得更多重視,因為多國法規已對資通訊產品提出了明確的安全要求。在2025臺灣資安大會上,資安院剖析產品資安對ICT廠商的重要性,同時提醒產品安全也會影響國家安全,呼籲國內製造商不只解決產品CVE漏洞,也要避免產品開發的CWE弱點
2025-04-30
資安院揭露DeepSeek AI測試結果,證實抵禦越獄攻擊的能力不足,且模型缺乏外加安全防護機制
針對爆紅的中國AI模型DeepSeek,近期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也公布測試結果,指出該模型在4種越獄攻擊的防禦能力不佳,特別是對於文句延續攻擊手法,防禦率僅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025-03-04
資安院院長何全德闡述AI的機會與挑戰,正視與調適生成式AI的深度影響
生成式AI改變人類文明的發展,帶動產業升級、效率提升的同時,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院長何全德表示,也必須注意使用AI時的風險、治理與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2024-12-31
針對詐騙廣告的橫行,資安院接受數位產業署的委託,研發以AI偵測詐騙廣告的技術,根據他們的分析,97%的詐騙廣告刊登不到兩天,而資安院將偵測到的詐騙廣告清單通報社群和通訊平臺,詐騙廣告下架率達九成
2024-06-20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資安院:政府推動零信任架構,今年完成A級機關導入身分鑑別,2機關將先導入信任推斷機制
我國推動零信任架構策略,分為身分鑑別、設備鑑別、信任推斷3個核心機制,從使用者的身分、使用的設備,以及行為,作為控制存取資料及應用的依據。去年數位部已先輔導22個資安A級機關導入身分識別,同時有2個機關先導入設備鑑別機制,今年計畫完成全部A級機關導入身分鑑別,並有2個機關先導入信任推斷機制。
2024-05-24
資安院接手TWCERT/CC業務,民間企業資安事件通報24x7都有值班人員負責
今年元旦起,資安院接手TWCERT/CC業務,帶來最顯著且立即的改變就是:民間企業資安事件的通報,全天候都有值班人員負責;但資安院為了不與民爭利,主要是以第二線技術支援和諮詢角色,對受駭企業檢視鑑識報告是否有找到根因、因此措施是否合適
2024-02-21
| Zero Trust | 零信任戰略 | 國家級網路安全 | 政府零信任架構 | 數位發展部 | 資安院 | 網站韌性 | 雲原生 | FIDO
政府零信任架構推動有成,數位部首度公布內部導入經驗,資安院揭2023年上半最新進展
近年數位發展部積極推動不分內外網的網路架構,零信任架構的身分鑑別,以及建立網站韌性,他們是如何做?在8月底舉行的數位政府高峰會上,該單位資訊處副處長周智禾公開了他們的實務經驗。同時,資安院副院長吳啟文也公布政府零信任架構推動的最新進展,第二階段「設備鑑別」即將有產品方案通過驗證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