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更快,應用更多,管理更簡單
連線頻寬不斷提升,品質更佳

近十年來,網路從原本只在學術環境中使用,到現在幾乎所有企業都有專屬的網頁,發展相當地快速。而在網路上傳遞的資訊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這種現象不但反應了科技的發展,更象徵著使用者對資訊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也更加倚賴網路的功能。而伴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提升,網路也朝著連線速度加快,相關應用功能更多更強的方向演進,管理方式也更加完整,更趨簡單。

網路發展到現在,基礎架構部分已經是以TCP/IP網路為主,內部網路連線頻寬的上限大都是100Mbps;在網路上使用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樣化,從過去的News群組、BBS電子布告欄到現在圖文並茂的WWW,因應不同需求也都有許多標準跟產品不斷地推陳出新。

設備的管理介面也從需要具備一定技術背景的純文字模式,演變到現在普遍使用Web介面,畫面簡潔且直覺化,管理者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應該注意的設定項目;無線網路的發展,更讓使用者的機動性提升,增加工作效率。

在網路尚未發展成熟的時候,終端使用者僅僅只能夠使用撥接上網,速度既慢又不穩定,常常因為電信網路的問題,導致連線速度減慢,甚至發生無法連線的狀況。

在1998年56k標準底定之前,撥接服務的主流設備為33600bps的數據機,但是基礎設備方面卻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援,往往撥接使用者都需要排隊等候連線,造成連線上的阻礙。因此除了重度使用者之外,大多數人對於網路還是敬謝不敏,主要原因就是在於連線速度與品質不佳,撥接上網還需要等待,儼然是一種折磨。

到了2000年,ADSL與Cable Modem在臺灣已經成為上網連線的主流,發展相當迅速。連線速度的提升,服務範圍的增加,加上網路上可用的資訊及應用暴增,使得上網成為一種不可擋的趨勢。

因為網路頻寬的提升,企業能夠透過網路使用的應用服務也相對增加許多。在企業內部應用來說,可以很輕易地做到文件共享、資源共享的環境,降低辦公室所需的設備成本,及傳遞資訊、處理日常事務的時間,減少員工時間的浪費,就是增加工作效率,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上網人口的增加,產生了新的消費族群,因此企業開始正視網路這塊新興的市場,利用網路廣告宣傳企業形象、公告訊息,或是提供購物管道。藉著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及眾多應用程式,有效地降低營運成本,也增加了機動性。

Gigabits是潮流所趨
現在網路連線頻寬開始以Gigabits為進階標準,企業主要用於伺服器端與需要大量資料傳輸的裝置上。對於一般員工所使用的電腦而言,10/100 Mbps的連線頻寬足以應付日常工作所需,但是對於企業局端的伺服器來說,10/100 Mbps的頻寬卻已經漸漸無法負荷需要處理的資料流量。

在企業內部網路中,有許多具特定功能的伺服器維繫著整個企業的命脈,如檔案伺服器、郵件伺服器及儲存設備等,都是存取頻繁且資料量龐大的設備。往往在這些伺服器上存取一些大型檔案時,就會造成內部網路的連線速度減緩。這種現象的產生,這是由於伺服器端的頻寬不足,無法負荷過量的資料流所致。

隨著需要儲存的資料量增加,NAS及IP SAN逐漸受到企業的重視,未來在內部網路上傳遞的資料勢必更加龐大,且存取更加頻繁,影響整體內部網路連線速度的狀況更甚。要解決這種問題,必須將網路上各個伺服器整合到同一網路區段中,並且將原先所使用的10/100 BASE-T交換器設備,更換成Gigabits交換器設備,將伺服器端的頻寬加大,才能有效地提升效率,因應未來所需。

多線路突顯頻寬管理的重要
除了內部網路頻寬的提升之外,對外網路的連線速度也是企業重視的一環,畢竟通訊是企業的命脈,不能容許因為頻寬不足而造成任何損失。

根據ISP業者目前的價格來說,T1(1544Kbps)專線的費用為150000元,所能提供的頻寬與同時使用3條雙向512Kbps的連線頻寬相近,但是每個月需要付出的成本卻差了十倍多。

雖然專線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是就企業的成本考量上,使用多條ADSL構成企業所需的連外頻寬,反而能夠得到降低成本及可彈性調整等優點。

因此,能夠讓企業整合多條ADSL的頻寬管理器漸漸受到重視,各個供應廠商也不斷地改良頻寬管理器。除了基本的頻寬整合功能之外,另外附加了QoS、視訊會議等功能,甚至可以自動選擇對外連線的最佳路徑,有效地提升頻寬管理器的用途,更增加了企業的使用效益。設備管理更容易,功能更精簡
提供良好機動性,資訊隨手可得

隨著網路應用功能的提升,所需建置的相關設備也隨之增加。具有內部網路的企業,就必須要管理路由器、交換器以及NAT伺服器,如果企業還有建置其他應用伺服器,管理上更加麻煩,功能也會有重疊之處,造成網管人員相當多的困擾。

隨著企業規模擴展,相關設備也會不斷增加,如果不同的設備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不但增加網管人員的負擔,也會增加維護上的難度,因此目前主要的網路設備供應商都朝向功能整合與集中管理的方向努力。

功能整合,降低建置成本
企業常常花費大筆經費採購控管內部網路的設備,為了單獨一項功能往往就必須添增一臺以上的設備,經常為了相關設備浪費成本。但是隨著硬體及技術的發展,一臺網路設備通常都會具備一種以上的功能,除了能夠將整合相關功能之外,也能夠有效地減低網管人員管理上的難度及複雜度。

無線基地臺過去僅僅只是將有線訊號轉換成無線訊號發送,現在都逐漸轉換成具有DHCP伺服器及NAT功能的無線寬頻分享器,兼具連接功能及安全管理特性,網管人員可以使用單一設備,就區隔出無線區域網路的使用者,避免因此造成安全漏洞;高階的交換器兼有路由器的功能,除了將眾多設備連接到一起之外,也能夠有效地管理頻寬,節省成本支出。

對網管人員而言,功能的整合不但能夠增加設備的效益,對於過去需要相當技術背景的設定,也能夠藉由整合型設備的支援,而輕易地設定完成,不但降低維修成本,也能夠減少工作負擔。對企業而言,則能夠享受到較低廉的成本,更可以藉此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將架構精簡化,更容易管理。

分散式架構,集中化管理
像是數位監控、網路控管等設備,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與其他功能整合,如果要讓這些特殊功能發揮出最大效能,在建置上往往都是遍布企業環境的各個角落。不但要在各地點建置一套完整的系統,管理人員還必須定期巡視,才能收到預期的功效,這對時間、設備及人事成本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隨著網路的普及,現在可以在企業總部架設主控臺,而在各個分散的據點建置用戶端,由主控臺統一設定管理,不但節省重複設定的時間,也能夠有效地統計監控,並且機動調整各據點的設定。

基礎的網路設備也逐漸朝這個趨勢邁進,思科的IOS軟體的主控臺能管理所有具備IOS軟體的設備,管理人員能夠在設備持續運作的狀態下,修改相關設定,並且在使用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處理完成。管理步驟更為精簡,使用上也更為方便。

集中化管理的趨勢對網管人員來說,為了取得資訊不再需要遊走各據點,而可以將時間及精神專注在更重要的事務上;在企業營運來說,更可以即時察覺問題,避免在巡視的空窗期發生問題,導致嚴重的損失。

網路發展至今,單單連線頻寬增加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在如此繁忙的工作環境中,使用者需要的除了充足的頻寬之外,還需要有足夠的機動性,不論是員工存取內部資料的自由程度,或是周邊設備的機動性,都是現在網路發展的目標。

在外地仍能交換內部訊息
傳統的業務員在每次外出時,都必須要準備相當多的紙本資料呈現給客戶,才能讓客戶瞭解相關內容。眾多的文書資料,在攜帶上極為不便,呈現給客戶看的時候,往往還需要找尋正確的資料,一來一往間浪費相當多寶貴的時間,有時更會有重要資料忘記攜帶的問題。雖然說軟碟、光碟到現在常用的隨身碟等裝置是相當便利的儲存裝置,但畢竟其容量有限,也沒有辦法將所有必須的資料存入,更何況是限定於內部網路才能存取的資料。

不過隨著VPN相關技術的發展,建置VPN已不再是昂貴的支出,企業可以藉由MPLS、IPsec等技術,自行建置VPN通道,不但具備安全性,並且藉著專用通道,可以讓身在外地的員工,得以藉此存取企業內部的重要資訊,進而與同仁語音交談或是舉辦視訊會議,藉此能夠延伸企業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機動性。

無線連接可有效提升效率
不單是員工在外部需要能夠存取內部網路的機動性,員工在企業內部也需要彈性運用網路的能力。

一般的網路連接都是使用實體線路,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除了固定工作區域之外,當有必要使用到網路時,就必須另外連接線路,前置作業就虛耗掉不少時間,如果遭遇到連線上的問題還必須額外花費時間排除,造成不少網管人員的負擔及困擾。

廣泛地使用無線區域網路,可以有效排除因連線裝置而起的問題,省略掉從伺服器到網路連接埠之間漫長的線路,直接與無線基地臺連線。良好的建置下,只要與一臺無線基地臺連線,就能夠漫遊於企業範圍中,不受到限制;就算發生了連線上的問題,也能夠快速有效地排除。使用無線區域網路也能夠減少布建及維修成本,節省連線設定上的時間。應用方向增加,具有強大功能
機動性、功能性成為未來目標

網路的相關應用從最早的文字資料交換,進而可以發送語音甚至是影像訊息,都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出現的。現在有許多成熟的技術,能夠徹底發揮網路的特性,整合原有功能,取代原有的使用習慣,並且有效地節省成本,讓所有的通訊都能夠藉助網際網路進行。

數據網路與電信網路整合
在VoIP(Voice over IP)技術尚未成熟的時候,除了擁有高檔設備的使用者會利用網路進行語音交談之外,大多數的使用者都受限於網路頻寬與相關設備的能力,而無法使用這項通訊方便的技術。

隨著頻寬的增加,周邊設備的運算能力加強,技術不斷的進展,使用網路進行語音交談已經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以目前來說,因為聲音的取樣及壓縮技術,傳遞語音僅需14 kbps的頻寬就能得到相當良好的聽覺效果,使用者幾乎察覺不出有任何的差異。

加上目前企業e化的程度相當高,各端點僅需建置VoIP閘道器,就能夠藉由網路進行語音交談,免去了電話費用。就算受話方並沒有建置VoIP閘道器,發話方也能夠透過ISR業者提供的語音轉接服務,不用負擔昂貴的通話成本,僅需部分費用也同樣能夠享受這種優惠便利的服務。

在這種趨勢下,數據網路已經幾乎可以取代原有的電信網路,並且功能較原有的電信網路還強大。過去曾受限於局端的交換機支援不足而無法達成的功能,現在也已經有IP PBX交換機可以支援了。在費用較為低廉,功能更為強大的誘因之下,數據網路與電信網路整合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風潮了。

目前受人矚目的3G網路號稱可以永遠連線,讓不習慣使用電腦的用戶,能夠藉由手機等掌上型裝置存取網路資訊,享受網際網路的便利。

日前在政府推動下成立了「SIP/ENUM應用促進會」,除了藉由SIP技術發展IP Telephony應用之外,同時也能夠提供行動裝置Mobile IP,加強數據網路與電信網路的整合性,降低企業營運成本與便利性。

現在的網路已經能夠負擔企業日常所需的資訊傳遞,企業用戶能夠藉著網路節省大量成本,並得到更好的效率。而未來的網路發展更因應了使用者的需求,朝向機動性更高、功能更強的方向發展,讓所有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存取網路資源,將網路更落實到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網路技術的發展不但涵蓋了基礎設備及頻寬管理,提升企業對外的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夠藉由許多應用程式的幫助,增加企業內部員工的協同能力。隨著許多重要標準及解決方案的出現,未來網路的應用將會涵蓋各個層面,徹底將通訊方式改造,提供更便利更迅捷的管道。文⊙羅健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