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巨人能顛覆Sun和HP在Unix伺服器市場的優勢嗎?
繼iSeries的i5-520/570之後,IBM在7月14日發表採用Power5處理器的pSeries伺服器,分別是雙處理器的p5-520、4顆處理器的p5-550及16顆處理器的p5-570,藍色巨人最強大的RISC處理器,正式進軍由Sun及HP所主導的Unix伺服器市場。Power5強大的效能及伺服器虛擬化功能,也在逐漸以英特爾Itanium處理器為主流的RISC市場中,掀起了滔天巨浪。Power5處理器及新一代p-Series伺服器
Power5「Squadron」是Power4「Regatta」處理器的強化衍生版本,採用130nm SOI晶圓製程生產,除了第二階及第三階快取的容量加大、運作時脈提高,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導入同步多執行緒架構(SMT),每個處理器核心在邏輯上等同於兩顆處理器。相較於英特爾Pentium 4為了Hyper-Threading僅增加5%的額外電路,為了SMT,Power5核心較Power4增加了高達24%的功能電路,快取記憶體的組關聯性亦有所提升,以提升SMT的使用效率。此外,Power5提供8組執行緒優先層級,以改進處理器執行資源的分配彈性。對於無法從SMT模式中得到效益的單執行緒應用程式,Power5亦提供ST模式,將全部運算資源集中在該執行緒,在AIX下,系統管理者可以使用smtctl命令動態啟動/關閉SMT模式(Linux尚未支援)。由於SMT提高處理器執行單元的使用率,直接拉高處理器的耗電量,Power5實作了動態電源管理機制,有別於一般降低時脈或是關閉部分功能單元的方式,Power5可以在不降低時脈的前提下,動態關閉邏輯閘,以兼顧效能及省電。
先前Power4效能上的一大弱點,就是處理器核心必須藉由外部fabric匯流排才能存取第三階快取。Power5的第二階及第三階快取、以及不同處理器的第二階快取之間採用直接連結的設計,主記憶體控制器(同時支援DDR/DDR2 SDRAM)也整合至處理器晶粒之中,結合改良的資料預先擷取機制,可以改進多處理器環境下的記憶體系統效能。目前的Power5採用雙晶片封裝,包含一顆Power5以及第三階快取。IBM預計年底將推出8-chip MCM版本的Power5,整合4顆Power5以及4組第三階快取,以供構建更大型的多處理器系統之用。
p5伺服器系列沿用和i5完全相同的硬體架構,這也意味著,p5將可與i5執行相同的作業系統,包含AIX、i5/OS以及Linux。IBM降低Power5系統成本的意圖,不言可喻。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獨立單一的伺服器,最高階的p5-570是由四組Building Block透過SP Flex Bus連結所組成的NUMA系統,為了降低處理器及系統I/O存取遠端記憶體的延遲,IBM同時在軟硬體進行相當程度的最佳化,存取遠端記憶體僅較區域主記憶體多出約25%至50%的延遲,遠勝過以往傳統NUMA系統的十倍以及IBM Enterprise Scalable Nodes的兩倍。AIX 5L 5.3版
IBM在今年第三季將正式發布AIX 5L 5.3版作業系統,屆時才會支援Power5的SMT、Sub-Processor Partition機制以及新增的伺服器虛擬化功能。此外,現有的應用程式也必須針對AIX 5L 5.3進行改版的工作,如果要執行舊版應用程式,就必須在在伺服器上另外執行舊版AIX的分割區。
AIX 5L 5.3版將支援64顆處理器的系統,改進現有JFS2檔案系統的16TB容量限制、可即時縮小檔案系統以提供多組動態儲存配置空間,也支援新型軟硬體規格,如iSCSI、InfiniBand以及Java 1.4.2等。極為驚人的效能
在TPC-C所公布的測試數據中,16顆Power5 1.9GHz處理器的p5-570幾乎可和64顆Itanium 2 1.5GHz處理器的HP Integrity Superdome扯平。Power5更是刷新了SPEC CPU 2000的浮點項目紀錄,創下了2702分的歷史新高,也趕下了Itanium 2盤據長達一年的寶座。事實上,1.65GHz的Power5的浮點表現就已經超越了1.5GHz的Itanium 2。
測試多處理器輸出率的SPEC CPU Rate項目中,也足以證明Power5系統在多處理器環境下擁有極為優異的效能延展性(Scalability),不但整數運算明顯勝過Itanium 2系統,而且浮點運算效能幾乎是Itanium 2系統的兩倍。SAP SD-2 tier測試中,8顆Power5的效能超越32顆Itanium 2及36顆UltraSparc IV。由於英特爾年底才會推出9MB第三階快取的Itanium 2,雙核心的Montecito則是明年第三季才會上市,IBM應可獨領風騷好一陣子了。IBM的優勢及隱憂
IBM預計在明年推出90nm製程的Power5+以及128處理器系統,之後將在2006年推出Power6、2007年Power6+、2008年Power7以及2009年的Power7+,製程技術也規畫至32nm之譜。為了面對英特爾Itanium所帶來的挑戰,藍色巨人所投入的資源及心力是毋庸置疑的。IBM挾著現有的市場佔有率、研發資源及品牌優勢,以企圖擴大高階伺服器市場的版圖,目前已經看到了成效,尤其自從Power4進入市場之後。根據Gartner的資料,去年IBM在Unix伺服器市場成長了13%,銷售額41億。該市場的前兩名Sun和HP,分別萎縮了16%和4%,銷售額為54及53億美元。而且目前Sun和HP都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況,Itanium最快也要到明年底才會導入「不完全」的SMT及虛擬化技術,Power5的推出,將大幅延長IBM的技術優勢。
不過,長期而言,相較於開放規格的英特爾Itanium平臺,IBM的Power系統在持有成本上依然處於劣勢,因為這畢竟還是專屬系統,不但無法使用Windows,也不是一個完整的Linux平臺,如果要發揮完整的功能,必須使用IBM專屬的AIX作業系統。另外,企業可以向多家廠商購買Itanium 2伺服器,但是Power5卻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IBM也不像英特爾擁有龐大的產能及市場需求攤平產品研發成本。近期Sun宣布將開放Solaris原始碼,也考慮移植至Itanium及Power平臺上。IBM是否對Sun的加入採取歡迎的態度、以強化Power平臺的開放性,將是值得觀察的指標。
技術焦點:LPAR與Micro-Partitioning
IBM早在Power4及AIX 5L 5.1版就提供了邏輯分割區(LPAR,Logical Partition)功能,但是每個分割區必須擁有獨立的處理器、記憶體以及I/O裝置,而且進行分割區的調整都需要重新啟動系統,相當的不便。後來在AIX 5L 5.2中,IBM新增Dynamic LPAR,可以動態更動各分割區的硬體資源,不過還是無法免除各分割區需要擁有獨立網路卡及儲存系統的弱點。目前除了AIX外,Power4平臺上僅有SuSE Linux Enterprise 9支援功能受限的Dynamic LPAR。
從Power5和AIX 5L 5.3開始,以既有的大型主機技術為基礎,IBM進一步發展出微分割(Micro-Partitioning)技術。首先,單一處理器最多可執行10個分割區,以1%為基本單位,亦可組成處理器運算能量儲存池,系統管理者可設定個別分割區所使用的運算資源以及使用權限,以達成最高的資源分配效率。其次,Power5系統也將I/O裝置高度虛擬化,磁碟系統集中在包含Virtual SCSI及Virtual Adapter的Virtual I/O Server上,然後其他的分割區則透過Virtual Ethernet予以存取,同類型的I/O裝置亦予以分門別類虛擬化。如此一來,透過Partition Load Manager,就可依據管理者所制定的政策,動態調節各分割區的使用資源。
結合微分割技術及虛擬化I/O,Power5系統的虛擬伺服器管理彈性遠勝以往。隨著伺服器虛擬化的技術趨勢,在未來,相關的技術發展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將替企業帶來更好的伺服器統合及使用效率。文⊙劉人豪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5
2024-11-28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