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和PowerPC的普及化,究竟可以走到哪一步?
12月2日,IBM在北京舉辦Power Everywhere Beijing活動,除了宣布正式成立Power.org,也公布了相關的產業合作計畫。這是近二十年內,IBM推廣其RISC指令集及處理器的第三次嘗試。什麼是Power Everywhere?
今年IBM於美國時間3月31日宣布「Power Everywhere」計畫,以推動Power/PowerPC處理器的普及化,進而成為產業標準。有鑑於Linux的成功來自各方協力的心血結晶,IBM邀集外界參與Power處理器的設計工作,為此IBM將釋出更多關於Power處理器的技術資料和智慧財產權、免費提供晶片設計及測試用軟體工具、以及在全球廣設晶片設計中心等等。
Power.org的成立,就是該計畫的具體成果,而且IBM更進一步的企圖建立完整的產業垂直生態體系,從作業系統、EDA工具、製程技術、以及系統設計等,均一以貫之。也因此,Power.org的初期參與廠商,包含了作業系統廠商Red Hat和Novell(SuSE Linux)、全球前兩大的EDA工具廠商Cadence和Synopsys、晶圓代工廠商Chartered、AMCC等諸多IC設計公司、以及Sony等系統廠商等等。
IBM表示,正如同Linux和Java,Power Everywhere將不會成為由特定公司所單獨掌握的開放標準。另外,Red Hat和Novell的出現,相當的引人注目。Novell大中國區總經理劉建璋表示,他們之所以加入Power.org,主要著眼於嵌入式系統的市場。一葉知秋,這些加入廠商想搭上IBM這班順風車、擴展市場版圖的意圖,不言可喻。Power/PowerPC的現況
今年可說是Power/PowerPC豐收的一年。在超級電腦的效能競賽上,採用雙核心PowerPC 440的BlueGene/L奪下了Top500第一名的寶座,第四名的Mare Nostrum也是採用PowerPC 970fx處理器。今年夏天正式發表的Power5處理器,已經成為IBM新款pSeries伺服器的心臟,讓IBM高階RISC伺服器享有壓倒性的效能優勢,近期32處理器/64核心的p5-595,在TPC-C的排名上,效能相當於二、三、四名的總合,OpenPower 720也拿下了TPC-H非叢集機種效能的第一名。
在高效能嵌入式市場,IBM的收穫更是豐碩,因為微軟的Xbox 2和Sony的Play Station 3的處理器,都將採用PowerPC核心,結合目前已經使用IBM處理器的任天堂,IBM可說通吃了高獲利的家用遊戲主機市場。另外,從AMCC的新款嵌入式處理器,以及Cisco新型的路由器交換引擎,也都可以看出Power/PowerPC在這塊市場的明顯優勢。
事實上,超級電腦、高階伺服器、以及高效能嵌入式系統,就是目前Power/PowerPC應用上的重點。IBM技術事業群行銷副總裁Negel Beck表示,Power.org聯盟所研發出的技術,最適合高效能及高密度運算的應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IBM仍以伺服器市場作為思考的出發點
不過,雖然IBM已經擘劃出一個巨大的雄圖,但依然可感受到以伺服器為優先的思考模式。以Power.org的近程計畫為例,將先制定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所採用的高速匯流排,以及最重要的,低價PowerPC伺服器的開放式系統相關規範,以方便其他廠商推出伺服器、與IBM目前強勢的高階Linux及Unix伺服器「互補」。
從過去IBM推廣其RISC處理器的歷史,以及發表Power Everywhere的時機,可以清楚的看出,其出發點仍以降低高階RISC系統的研發成本為主,這也成為IBM推動「Power Everywhere」的最大動力,企圖擴展Power/PowerPC的市場及應用面,以對抗英特爾Itanium的威脅,近期整合pSeries和iSeries伺服器產品線、推出採用Power5處理器的高階儲存系統,只是冰山的一角。以高階PowerPC處理器為例,從PowerPC 970開始,就是直接沿用Power處理器的核心。雖然高階PowerPC的市場,主要還是以全球個人電腦佔有率不到2%的Apple Mac為主,但是這個數字已經遠大於高階伺服器的銷售量,對間接攤平Power處理器的成本頗有助益。除此之外,IBM開始將PowerPC延伸至中低階伺服器市場,例如Blade Center的JS20刀鋒以及Apple的Xserve等。
更重要的是,IBM為了在半導體製程技術及產能上和英特爾一較高下,除了和Sony/Toshiba及AMD聯合發展新型製程技術,在紐約Fishkill也展開了一連串耗費數十億美金的大規模建廠計畫。為了提升產能利用率、累積製程驗證經驗,更因此投入了晶圓代工市場。說穿了,藍色巨人一連串的大動作,都只是為了延續高階伺服器市場的優勢。高階伺服器市場對IBM的重要性,以及IBM不惜成本維繫優勢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假以時日,如果IBM透過虛擬化技術將zSeries的大型主機用Power系統取而代之,也不是令人訝異的事情。
中低階伺服器市場,依然有其困難
那麼,IBM是否可以「上下夾殺」,以高階伺服器與高效能嵌入式系統為起點,一路往中低階伺服器和個人電腦市場延伸?實際上還有不少困難,因為x86處理器實在是太普遍了。
自從1991年IBM、Apple與Motorola所合作的PowerPC開放平臺規範胎死腹中之後,PowerPC在個人電腦端的應用僅限於Apple的PowerMac,無論從何種角度觀察,要對抗以英特爾x86處理器為主的個人電腦市場,無異是緣木求魚。
另外,以個人電腦為基礎,x86處理器一路延伸、進而主導中低階伺服器市場,早已不是新聞,尤其高階x86處理器已經逐步64位元化,更進一步壓縮PowerPC的生存空間。事實上,相較於高階x86處理器,目前的PowerPC在效能、成本、軟硬體支援程度等等,幾乎毫無優勢。也許Linux的普及,可以替PowerPC帶來機會,但這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IBM長達二十多年的理想,真的會實現嗎?
偉大的John Cocke在1976年開始世界上第一個RISC電腦的開發計畫:IBM 801,歷經1986年失敗的RT-PC、RS6000系統的誕生、功敗垂成的PowerPC開放平臺計畫、後繼諸多處理器的發展、以及Power.org聯盟的成立,都可以看出IBM對於推廣其RISC的執念。
但是,自從IBM PC當年選擇了英特爾的x86處理器,就注定了百病叢生的x86指令集,在計算機工業界的獨霸地位,甚至英特爾自己想用IA-64都取代不了,近期AMD更進一步推動「x86 Everywhere」的計畫。藍色巨人的RISC之夢,究竟可不可能實現,就有待時間來證明了。
逆向操作?朝向超高時脈化發展的Power處理器
本次Power Everwhere Beijing,IBM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公布Power處理器的時程表。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Power4和Power5的雙核心,預訂2006年發表的Power6處理器,將採用「Ultra High Frequency」的設計。另外,由IBM、Sony和Toshiba所聯合發展,將成為Play Station 3心臟的Cell處理器,採用90nm製程的第一代樣品就有著4.6GHz的超高時脈。
在充斥著「時脈無用論」的處理企業界以及走向多核心處理器的技術趨勢中,當年率先採用雙核心設計的IBM顯得獨樹一幟。這是否意味著,藍色巨人在製程技術上出現重大突破,或著這是另類的策略考量,相當的值得觀察。文⊙劉人豪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