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提過,有時「軟體裝越多」確實會導致Windows系統「越容易出問題」,而且常常「越跑越慢」,那要怎麼避免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安裝所謂的「綠色軟體」。
「什麼是綠色軟體?」
這應該是個「對岸」用的詞彙,但我並不清楚還有沒有什麼常見的替代性詞彙,姑且就跟著叫吧!在國外,這類軟體習慣被稱為「portable」──可攜式軟體,綠色軟體(green software)的說法反而少見。
簡單來說,綠色軟體就是「不用安裝」,「複製到硬碟上就能執行」的軟體。如果你用隨身碟,甚至連「複製」這動作都不用,可以直接從隨身碟上執行綠色軟體。
綠色軟體的優缺點簡介
「綠色軟體有啥好處?」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綠色軟體的安裝與使用「幾乎不會造成Windows系統的任何負擔」,所謂的安裝,就只是複製和執行動作罷了,也「幾乎」不會動到registry。就算會,那也只是輕量的訊息更動,對系統造成的影響甚微,可以忽略。
從MIS的角度來看──是的,MIS也可以善用綠色軟體,如果軟體的安裝與部署都可以只要複製、貼上即可,那安裝軟體可方便了,你不用「一次一套」慢慢裝,你可以「一次安裝個十幾二十套軟體」(因為安裝的動作不再是一步一步問你問題的精靈,MIS只要一個「貼上」就行了),多省事?
從軟體廠商的角度來看,綠色軟體的「優點」可就見仁見智了。現在軟體安裝都要來個序號,甚或是Internet啟動之類的,這類的軟體「保護」可就不是「複製/貼上」可以解決的。此外,綠色軟體複製到硬碟後,有時你也得自己在桌面建立捷徑之類的,不然日後的軟體執行動作也頗為麻煩。因此,許多規模不大的軟體也還是會做個「安裝包」,讓使用者自己選擇要用正常安裝版本還是另抓綠色版。
綠色軟體的種類
上文所提到的「綠色軟體定義」也許不是很嚴格、很精確,但總之各位可以瞭解,這東西存在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容易安裝,攜帶方便,對系統不會造成負擔」。既然如此,那我們要怎麼弄到這麼好的東西呢?我想得到的狀況有下列數種:
● 小型的免費軟體或共享軟體
有些小規模的免費軟體(或是共享軟體)是由「一人程式師」撰寫,軟體規模不大,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提供綠色版讓其他網友自由下載。這類小軟體大多以.ZIP、.7z或是.RAR的壓縮檔案格式,讓使用者在自己電腦裡面解開即可執行。
至於像這我這種有「執念」的人,抓了這種「雖小,但是常要用」的小東西之後,我會解開到一個資料夾裡面,再把整個資料夾複製到系統磁碟(C:)的Program Files資料夾裡面,然後再把主程式做個捷徑,再放到工作列上──也就是自己手動完成整個安裝程序。
● 安裝程式可直接安裝成綠色版
厲害一點的程式設計師,會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多種「形式」的安裝檔案供使用者自由選用。有些軟體在安裝時,就可以直接選擇「portable version」之類的選項,把軟體裝成綠色版。我個人常用的一套「檔案總管替代軟體」Q-Dir,就是這樣的程式(請參見附圖)。
● 使用專門的製作工具
可別以為「綠色軟體」只是為了好玩而已,事實上這概念很好用,好用到以虛擬化著稱的VMware公司,就發行了一套稱為「ThinApp」的綠色軟體製作工具。簡單來說,這軟體可以賦予使用者(通常應該是MIS人員)自行製作綠色軟體的能力。而且可別以為這軟體只能對付前面講過的那一類小東西,ThinApp對於大一點的軟體也還是可以製造出綠色版──只要你知道方法即可。
一般而言,要利用ThinApp製作綠色版軟體,首先要建立一個很乾淨的Windows環境,這環境可以就用虛擬化技術製作。接著安裝ThinApp軟體,以後要製作某軟體的綠色版,就只要用ThinApp負責監控並紀錄安裝的狀況即可。等軟體裝好,ThinApp就會將裝好的軟體打包,以後其他人就不必再執行安裝過程,直接執行打包好的軟體包即可。
但也別以為這種事誰都可以做,因為費用與法律問題還是要注意的。ThinApp有授權費用,軟體的使用(無論是大量授權還是多套授權)有授權費用,因此這麼做的目的是「省事」,但未必很便宜。
用ThinApp製作的綠色版軟體還有一個特色,它可以紀錄其他軟體安裝時的「變化」──尤其是registry的部份。等到使用者要執行軟體包的時候,ThinApp會試著製造一個「虛擬環境」,讓軟體「誤以為」是安裝好了(但其實不是,只是一個sandbox)並執行之。這種技術畢竟是比較複雜且先進,因此用這技術製作出來的綠色版軟體也比較多、比較堪用。因為它不只可以對付「小東西」,用以對付中等複雜的軟體(複雜是指安裝時對系統更動的複雜度)也是可以的。如果軟體規模太大,ThinApp也可能會製作失敗。
● 網路上由駭客(個人或團體)製作的非法下載
但是呢,除了上面這些狀況之外,還有一個黑暗地帶藏有很多綠色軟體──那就是由各種駭客(有個人,也有團體)製作的綠色軟體,放在網路上供人非法下載。
這類綠色軟體的作法很多,有的就是苦心研究,自己想辦法把知名的軟體安裝好之後,研究這軟體對系統更動的部份,然後再自行抽離、打包、撰寫程式自動化處理……,一切精簡化之後,再發布出來供人下載。也有一綠色軟體,根本就是用ThinApp製作出來後發布的,也是讓其他人非法下載。至於為何會有這些「犧牲奉獻的人們」?我個人只能說,「人類的分享精神真是恐怖啊……!」
這種非法的分享會有幾個問題:
1. ThinApp的使用是要授權費用的
2. 製作出來的軟體大多是商業軟體,並不是免費軟體,做成綠色版之後卻可以「不用購買也能正常使用」,侵犯他人版權
3. 精簡之後的綠色版軟體說不定會有什麼功能不正常,通常也沒有經過完整的測試,使用時的「正常性」堪慮
4. 非官方釋出的綠色版,誰也不知道裡面有沒有「加料」,放了木馬或是病毒……
撇開這些問題不談,我個人還蠻佩服這些駭客百折不撓的研究精神──怎說?一些很複雜的軟體,對系統的更動狀況難以掌握,這些人可以一個一個精簡,一項一項測試,就為了做出一個綠色版。這類「無血無淚瘋狂綠色軟體」大多由對岸的「駭客高手」做出來的,軟體種類可說是包羅萬象。不過既然用綠色軟體的目的是要減少問題,我會建議各位,這類非法的東西還是別碰的好,不然中毒或是機密被竊,問題就大了……。
● U3版綠色軟體
「U3」是一個公司的名稱,也是一種隨身碟相關的技術名稱。如果你的隨身碟支援此技術,就可以購買專用的U3軟體(比方說,知名的程式師愛用文字編輯器UltraEdit,就有發行UltraEdit的U3版本),再將軟體放入U3隨身碟,就可以將軟體帶著走並到處執行。
聽起來很棒啊,不是嗎?那……為何沒有流行?
綠色軟體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這類軟體幾乎沒有辦法做「保護」。一般軟體在安裝時,至少會要使用者輸入個序號啥的,確認你的版權是合法的,但如果是「連安裝都不需要了」的綠色軟體,卻要怎麼確保使用者用的都是付過錢的版本?啊哈,U3技術可以解決此問題,因為U3軟體雖然可以帶著走,但U3軟體也要經過安裝步驟才放入U3隨身碟,而且是一種特殊格式的檔案──這就是U3的致命傷。
也就是說:U3版綠色軟體你就真的只能放在U3隨身碟上用,如果你複製給別人,或是複製到電腦上,就無法執行了(因為是特殊格式)。當然,這樣做是得到了一些方便,但也失去了另一些方便……「既然如此,我幹麼用U3?」於是這技術雖然存在,也還是有產品,但看來這技術以後是不易流行了。
本期結論:期待軟體公司的「努力」
最後我強調的是:各位別忘了,把軟體「綠化」的目的是要減少問題,增加效率,而不是只是為綠化而已,而且這樣做確實有好處──否則為何會有U3技術?為何會有ThinApp這樣的軟體?這些技術的出現,顯示了大家對於綠化軟體的需求是高的,如果用得好還可以減輕MIS部署軟體的成本。但在現實上,軟體公司對於軟體「可攜」或是「綠化」的態度冷淡,因為那有著「不能承受之輕」──軟體將無法保護,版權問題會更加嚴重。雖然某些人懷抱著「未來將會是一個綠化的世界,所有軟體都不需要再『安裝』了」這樣的夢想,我個人對此倒是不樂觀。
一般使用者並不知道的事情是:其實軟體和軟體間也有很大的相依性。以Adobe Acrobat這套軟體為例,它是一個PDF產生器,可以和Adobe自家的軟體搭配,但也可以和Office系列軟體搭配使用。換句話說,你把它當作是Office的外掛軟體也未嘗不可。
所以,當你安裝了Acrobat,這軟體就不可避免的和Office軟體產生了「相依性」。Acrobat會在Office安裝資料夾寫入些檔案,留下一些「工具」。這類「相依這裡,相依那裡」的例子一多了,系統問題就多了。而且,這類軟體也很難簡化成綠色軟體,因為它和其他軟體的相依性高,也不是說簡化就簡化的。
那還要不要用綠色軟體呢?如果問我意見,我會說:這除了軟體開發廠商自己努力,其他人的(通常都不合法)作法也都只是某種程度的「飲鴆止渴」,只有開發廠商自己注意這事情,積極的讓自己的軟體和其他軟體不要有太多相依性,那「每一套軟體都可以是綠色軟體」的那一天也許可以提早到來吧!這是我私心的盼望──不過,在那之前,需要安裝的軟體還是都請進行安裝步驟吧!
如果你對「英文」不介意的話,國外有一個PortableApps.com,上頭有許多可供下載取用,可放在隨身碟上的「可攜式軟體」,這類軟體大多是採用open source軟體,所以都是免費的,內容包含了辦公室軟體、遊戲、瀏覽器、即時通訊和掃毒軟體,大體來說應該是夠用了。當然這些軟體應該也找得到中文版,但中文方面是否有人「整理」好成一個「懶人包」我倒是不清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試看。
這是我常用的一個檔案總管替代小軟體──Q-Dir,安裝時可以選擇正常的安裝模式,也可以選擇portable(綠色版)模式──軟體小就可以這樣玩。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