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制度將改採逐筆撮合,雖然是三、五年前就已感受到的風向走勢,然而,7月1日首度將盤中每次集合競價的循環秒數,從20秒縮短到15秒的決策,不僅顛覆了行之有年的制度,更展現出臺灣證券交易邁向逐筆撮合的決心。
在這個新的起跑點上,券商並不覺得吃驚,但是,逐筆撮合正式上路之後,股市行情是否會因此走揚,沒有人敢下定論,資訊方面的調整卻不得不做,在成本與效益的拉鋸下,券商的系統調整有一致的方向,但卻各有巧妙不同。
以資訊服務面向來說,證券業始終強調的無非是資訊的正確性、速度以及穩定性。而當資訊傳輸量伴隨撮合時間縮短,進而逐漸邁入逐筆撮合之後,資料正確性、速度以及穩定性都會面臨非常嚴苛的挑戰,如果證券商的系統無法因應,可能會出現報價資訊延遲,導致委託交易處於競爭弱勢。因此,證券商的資訊系統調整,必須要從能夠滿足資料正確性、速度以及穩定性這三個層面來思考。
除此之外,交易面也必須提供更多新型態的功能與服務。因為逐筆撮合上路之後,交易行為一定會改變,比如,高頻交易當沖等新型態的交易模式都會陸續出現,券商的交易系統功能,必須要有能力因應新型態的交易,資訊系統的架構也必須更有彈性。
若從交易資訊流量來看,則可細分為報價量、委託量、成交量,三者之間有緊密關係,但卻沒有絕對正比。簡單地說,就是委託量增加,不代表成交量一定會增加。然而,一旦有新的報價,就會帶動委託,而每一筆委託交易,就會牽動交易系統、帳務系統,不論這筆委託是來自一般投資者或是專業投資者,都同樣需要風險控管來把關。
因此,以風險控制來說,必須要有一個效能足夠的系統主機,才能因應逐筆撮合的即時風險控管需求,相較於過去20秒集中撮合一次的風險控管機制,逐筆撮合的風險控管必須要有不同的做法。
如何兼顧風險控制的即時性與成本效益,是券商因應逐筆撮合面臨的重要問題
依據期貨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逐筆撮合上路之後,委託交易量會增加,但是,取消委託的比例也會大幅增加。過去,證券市場的委託與成交比,大約是4:1到5:1,未來,有可能演變成10:1甚至是20:1。然而,每一筆委託交易都需要計算風險,在委託交易與實際成交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風險控管的機制究竟要如何調整,才能同時兼顧風險控管的即時性與最佳成本效益,將是券商因應逐筆撮合會面臨的重要問題。
以交易型態來說,集合競價時代是非常單純的,只有現價交易以及市價交易模式,但是,逐筆交易之後,就會有很多新型態的交易模式,比如追價的交易型態會出現,又如連續委託多筆交易模式,當其中一筆委託成交之後,會立刻取消其他委託等。
因應這些轉變,不同的交易行為,對於系統的需求也不同,券商除了必須提升整體的系統效能之外,還必須建立差異化的系統架構,比如客製化的主機,又或是獨立風險控制等等,都是為了來滿足不同的交易需求。做法上,通常會先將客戶分群,然後依據不同客戶群的交易行為特性,制訂不同的風險控管機制與做法。
依據期貨的經驗來看,券商的應用系統功能設計,雖然可以參考期貨的經驗,但是,系統面的負載,證券市場面臨的挑戰會更大,因為證券商品就有一千多檔股票,如果再加上以股票為標的物的權證又是一千多檔,這樣的產品組合對系統負載量與流動量,一定是會比期貨大很多。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