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如火如荼邁向逐筆撮合之際,十年前,期貨交易就捨棄了集合競價,改採逐筆撮合交易。而期交所自行開發的逐筆撮合系統上線至今,已經累積多年逐筆撮合實戰經驗,過程中,因應不同營運階段需求,總共有4次非常重要的系統調整,其中作法足以借鏡。

期交所資訊規畫部經理周建隆指出,期交所自從民國87年開始營運以來,原本的期貨交易系統也是採用集合競價,直到民國92年才更改為逐筆撮合交易。期交所成立之初,因為受限於本身的IT資源及經驗不足,只好委由當時已經有13年電子化自動交易經驗的證交所建置並且維護期貨交易系統。

當時,國外的期貨市場雖然都是採用逐筆交易,但是,由於證交所的交易系統是採集合競價,因此,期貨交易系統也是採用集合競價。直到民國90年,期交所推出選擇權交易服務時,決定嘗試自行開發選擇權系統,並且比照國外市場採用逐筆交易,期交所累積了充足的經驗後,民國92年決定進一步自行開發期貨交易系統,並且終止與證交所的代辦合作關係,自此,期貨交易才正式邁入逐筆交易時代。

期貨逐筆交易系統上線之後,隨著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交易系統也開始出現瓶頸,為了提升系統效能,期交所相繼進行了一連串調整。首先,因為資料庫無法應付逐漸成長的交易量,期交所在交易的核心流程上,捨棄了資料庫架構,並且將委託以及成交資料改存放在記億體內,此外,僅有關鍵的處理程序,是以檔案來儲存Log,做為系統異常恢復的交易狀態依據。

其次,為了提高網路傳輸效率,期交所又進一步捨棄了X.25網路,改用TCP/IP,將每筆委託交易時間從300毫秒縮短到10毫秒。爾後,為了擴充每日可交易筆數,期交所將原本以32位元定址的交易系統,進一步更改為64位元定址,突破32位元主機的記憶體定址容量限制,從此解決了由於委託及成交資料存放在記憶體中,而主機記憶體容量大小又決定交易系統每天可交易容量筆數的限制,讓期交所可以增加記憶體的方式來擴充交易容量。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交易速度及容錯能力,期交所還引進中介軟體建構雙主機同步撮合(Active-Active)的架構,由於雙主機的記憶體各有一份委託簿,任一主機故障都還有另一份存在,因此,原先為了恢復交易用的寫檔工作,就可以轉移到背景程序,讓交易速度大幅提升,當單一主機發生故障,另一個主機也只需要20毫秒就能接手執行撮合任務。

周建隆表示,由於期交所自建的交易系統是部署在Unix主機,當時,雖然純粹是從IT成本及Unix人才容易取得的角度來考量,並不是因為逐筆交易而在技術平臺上特別做的選擇,但是,當初選擇Unix的決定,卻對逐筆交易系統的後續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當交易型態越來越自動化後,交易的頻率逐漸提高,交易量也跟著增大,因此對主機的運算能力以及周邊如網路設備及儲存設備的效能要求也提高,Unix主機因為已成為主流,Unix相關廠商有足夠的動力不斷發展新的技術來提高效能,相較之下,專屬型主機在運算能力的推進及周邊設備的支援上就不如Unix主機來得快。」周建隆表示,這是期交所能夠因應市場需要及配合全球發展趨勢,不斷提升交易系統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依據期交所的經驗,因應逐筆撮合,最重要的就是系統容量(尤其是瞬間容量)以及反應速度。因為逐筆交易的特性,將會驅動投資行為模式轉向自動化、程式化交易,進而使得委託交易量增加,券商如果沒有準備足夠的系統容量因應,客戶就可能選擇到別的證券商下單。在此同時,系統反應速度的重要性,同樣也會因為逐筆撮合的特性而越顯重要。

此外,由於自動化交易的刪單或改單比例較高,往往造成證券商必須處理好多筆刪改單的訊息才可能成交一筆委託,因此,IT成本的有效控制也將是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由於客戶將開始要求證券商在容量及速度上的服務水準,如何訂定合理的服務水準條件及提供可供驗證的數據,也是證券商必須考慮的要項之一。

整體來說,周建隆認為,證券商必須確保本身的交易系統在容量及速度上都具備競爭力,而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就是IT。除了培養人才,精研產業專業知識(domain know-how)以及應用程式開發技術之外,選擇有發展性的平臺及工具,進而持續利用這些平臺及工具自身的發展來增加系統效能,也是能快速因應市場需求的方法之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