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田咖啡這家咖啡豆批發商很不一樣。不是因為老闆愛貓,買咖啡就捐助流浪貓,也不是因為店家地址難找、只靠臉書銷售、連名片上都只印了電話和Email,而是,沃田咖啡創辦人周詠珵發起了臺灣第一個本土ICO(首次代幣發行)計畫,他要發行2,100萬枚咖啡幣虛擬代幣,可用來兌換沃田自家烘焙的精品咖啡,或是參加咖啡手沖課程。

基本上,沃田咖啡的ICO,不同於國外新創公司常見的ICO募資,而是一種實體商品使用權(兌換權)的發行。

這個咖啡幣是透過以太坊區塊鏈的技術來發行,消費者得先擁有以太幣,才能用來購買咖啡幣。因為是臺灣第一次ICO,周詠珵除了得在自家網站上提供咖啡幣發行(以太幣購買機制)功能,甚至還製作一個圖文並茂的以太幣購買教學,先教會消費者購買以太幣,然後才能來購買他家發行的咖啡幣。

不過,正因推出了自家虛擬代幣,沃田能開始用咖啡幣作為推廣活動的獎勵機制,凡是協助發布沃田ICO訊息,就會贈送50到1,500個不等的咖啡幣。

聽起來有沒有一點熟悉?若將咖啡幣,換成紅利點數這個詞,大家應該馬上就看懂了。沒錯,沃田咖啡幣的用法,看起來就像是超商點數集點活動一樣——累積足夠點數,就可以用來兌換特定商品或贈品。

但是,咖啡幣和紅利點數,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咖啡幣是一種藉助區塊鏈技術(沃田使用的是以太坊)來實現的分散式數位憑證,不可竄改,又容易散布。因為咖啡幣是遵循以太坊代幣設計標準(Ethereum Token Standard,簡稱ERC20)設計出來的虛擬代幣,技術上,可以被其他以太坊應用平臺所接受。例如,國外虛擬貨幣交易所,若看好咖啡幣,只要同意提供咖啡幣的買賣,就立刻可以將咖啡幣發行到全球。若是臺灣超商自行設計的紅利點數,只能在自家體系中流通,無法成為一種全球流通的憑證。

在臺灣,虛擬代幣不只可以用來賣咖啡,高雄一家新興蛋糕店更直接命名為Coin Cake,接受用虛擬貨幣買蛋糕。儘管結帳過程,仍須先將臺幣售價轉換成比特幣,或是以太幣價格,再用虛擬貨幣錢包App來付款,整體流程仍有些麻煩。

咖啡幣、以太幣和比特幣都是虛擬代幣,這兩個新的例子,代表臺灣開始可以用虛擬代幣購買實體生活中的商品,而不像過去,多半只能用虛擬代幣來購買線上遊戲點數。

臺灣持有比特幣錢包的人數超過20萬,但過去多以虛擬商品購買為主。到了現在,終於更進一步,邁入可用虛擬代幣購買實體商品的階段。

明年第一季,還將有兩家可用臺幣買賣虛擬貨幣的本土交易所,就要正式上線,臺灣的消費者可以更容易取得和買賣虛擬貨幣。甚至,也有交易所考慮未來會接受虛擬代幣的買賣。

其實,今日的臺灣早已熟悉各式各樣的紅利、點數,隨著虛擬貨幣錢包和交易所這類虛擬代幣基礎建設逐漸成形,虛擬代幣買賣實體商品的模式也開始出現,而這意味著一件事的發生:代幣經濟的種子在臺萌芽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