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超融合基礎架構(HCI),通常我們最先想到的系統平臺廠商,可能是由Nutanix、VMware所各自領軍的整合伺服器大軍,包含聯想、Dell EMC、Hitachi等伺服器廠商,或者是像HPE、Cisco透過與其他公司合作、併購,而能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然而,在臺灣這個小島,我們還有不少國產廠牌可選,像是雲達(QCT)、大兆科技(Bigtera)、喬鼎資訊(Promise),另外,在去年我們製作採購大特輯的過程中,也介紹新引進的外商品牌——Maxta和StorMagic。

過去幾年以來,HCI的重點一直都擺在軟體定義儲存(SDS)的整合上,兩者可說是焦不離孟,也因此,一些支援這類應用的伺服器廠商,也打著HCI旗幟,像是Supermicro,針對VMware vSAN、微軟Windows Storage Spaces Direct(S2D),以及Nexenta的NexentaStor和NexentaEdge,還有IBM的Spectrum Accelerate,都提出整合解決方案。

今年初,我們也看到國內運用OpenStack技術的系統廠商——雙子星雲端運算(Gemini Open Cloud),表示將投入HCI。他們宣布與歐洲儲存軟體公司Storpool展開策略合作,希望借助Storpool的軟體定義儲存技術,以及基於NVMe的全快閃儲存架構,開發出三個節點的超融合解決方案,當中將應用NVMe SSD、RDMA網路來加速存取。

在軟體定義儲存的整合上,Red Hat也在2017年推出企業級的開放原始碼HCI,裡面包含了伺服器虛擬化平臺Red Hat Virtualization、儲存系統Red Hat Gluster Storage、作業系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自動部署與管理平臺Ansible,適用於遠端或分支辦公室的環境;而從OpenStack雲端服務平臺的部份,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從第10版開始支援超融合架構,並且搭配Red Hat Ceph Storage,能讓每臺伺服器同時執行運算與儲存的處理作業,作為超融合架構的節點。

對於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發展,微軟前後提出了好幾種作法,像是前述的S2D是基於Windows Server而來,從2012版一路發展到2016版;2015年提出了Cloud Platform System,結合Windows Server、System Center和Windows Azure Pack,並且與Dell、HPE、Nutanix等廠商合作推廣;到了2017年,微軟正式推出Azure Stack,與Dell EMC、HPE和聯想的伺服器相互整合、販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有雲服務龍頭業者AWS,若要投入HCI領域,其實也不無可能。在2016年推出的AWS Snowball Edge,就被一些專家認為相當接近超融合架構,因為透過這個設備,可將大量資料從他們的雲端服務移出、移入(100TB儲存空間),同時也具有運算能力,能支援遠端辦公室或離線環境下的工作負載(相當於EC2 m4.4xlarge執行個體,16顆CPU核心、64GB記憶體)。而在2017年,AWS特別介紹了他們發展的Nitro系統,表示能藉此將虛擬機器和裸機之間的效能差異打平,Nitro系統現今也承載了VMware Cloud on AWS的服務,因此,若要在雲下提供等同於AWS的私有執行環境,就像微軟Azure Stack的作法,如今看來,應該也不會太難,關鍵仍在於是否有利可圖。

若是以更寬廣的方式來看待HCI,而不只是看重軟體定義儲存的整合,市面上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例如,早先幾年,我們看過Riverbed提出一個名為Hyper-converged Edge的概念,透過HCI來解決分支辦公室的IT環境建置需求——總部的資料中心部署SteelFusion Core、SteelHead,而在分支辦公室的部份,則是建置SteelFusion Edge的應用設備,以此涵蓋當地的運算、儲存、網路的服務。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