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腦運算技術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以及身處的多種應用領域,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重點特色。以資料中心伺服器設備而言,主要著重的是各種層面的效能提升,談到節能的落實,大家關注的會是能源使用效益,而非一味地追求低耗電而犧牲效能,而且,就整體環境的運作上,由於以氣冷為主要散熱方式,再加上伺服器處理器的工作溫度不能過高,因此,在整體能源使用成本上,也會因為機房需維持在一定的低溫狀態下,而須持續承擔空調系統長期持續運轉之下衍生的電費、水費,以及設備維護費用。

然而,隨著處理器技術的不斷改良,現在伺服器CPU所能忍受的溫度日漸提升,使得機房能在提高環境溫度的狀態下,減低冷卻成本。或許因為能在更高的工作溫度來使用,市面上,兩大主要伺服器處理器平臺這幾年新推出的產品改款,其熱設計功耗(TCP)的規格,也有明顯增高的狀況。

以英特爾Xeon Scalable系列的伺服器處理器為例,第一代產品的熱設計功耗最高為205瓦(2款),最低為70瓦(1款);第二代產品最高為400瓦(1款),其次有350瓦(1款)、250瓦(2款),之後則是205瓦(9款),最低為70瓦(1款);第三代產品最高為270瓦(3款),往下依序為265瓦(1款)、250瓦(4款)、240瓦(1款)、235瓦(1款)、230瓦(1款)、225瓦(3款),之後是205瓦(10款),最低為105瓦(2款)。

而在AMD EPYC系列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第一代產品最高為200瓦,最低為120瓦;第二代產品最高為280瓦,接著是240瓦、225瓦、200瓦,最低為120瓦;第三代產品最高維持在280瓦,最低為155瓦。

從上述規格來看,伺服器處理器熱設計功耗的增高已是大勢所趨,使得有些伺服器廠商為此重新調整機箱內部元件排列設計,甚至開始積極投入液態冷卻技術的搭配。

在伺服器的領域,除了處理器走向高功耗,隨著機器學習應用需求暴增,搭配繪圖處理器(GPU)的伺服器也成為市場焦點,而且,GPU的熱設計功耗似乎也和CPU一樣,隨著功能與效能的提升需求,呈現水漲船高的態勢。

以Nvidia的資料中心GPU為例,同樣都是SXM形式的產品,2016年推出的P100與2017年登場的V100的耗電量,最高為300瓦;2020年發表的A100,耗電量最高為400瓦;在今年3月底GTC大會期間最新推出的H100,最高耗電量甚至飆升至700瓦。

至於前兩年重新進入資料中心GPU市場的AMD,雖然產品仍在持續擴增,但也可以看得出耗電量節節高升的態勢。例如,在2020年發表的PCIe介面卡產品Instinct MI100,熱設計功耗最高為300瓦;2021年推出的Instinct MI200系列,當中包含了採用OAM外形的MI250X或MI250,耗電量為500瓦,最高可到560瓦。

除了CPU與GPU,為了提升特定應用程式或服務的執行效能,伺服器搭配各種加速運算卡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像是近期備受矚目的資料處理器(DPU)、智慧型網路卡(SmartNIC),以及專門用來提升AI推論處理、AI訓練處理的加速卡、運算型儲存裝置(Computational Storage Device),隨著這些元件所承擔的運算工作日益吃重,接踵而來的耗電量、散熱需求增加狀況,勢必也將浮上檯面,成為企業在考量IT整體能源使用效率時,所無法忽視的因素。

總體而言,要推動企業IT的發展,對於運算、儲存、網路等多種層面的存取效能需求,固然呈現與日俱增的態勢,在此同時,企業兼顧環境保護的要求來減緩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當然不希望屆時被迫犧牲自身的發展規模與速度,來達成現實世界的種種要求。

也許破解這種困境的方法,還是要從推動更多以環境永續為本的技術變革來著手。期盼各大IT廠商在不斷追求突破的同時,也能協助所有用戶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