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中一場記者會正式開始進行之前,和同業與廠商的高層談到臺灣和中國IT詞彙混雜使用的狀況,我說,明明Code在不同情境之下,應該用對應的詞彙去表達,有時是指程式碼,有時是指代號,有時是指密碼,但現在許多人都用「代碼」來稱呼,簡直太離譜了。但這種多元與複雜的面貌,顯示軟體在IT領域扮演了多種角色,以及本身的重要性。

恰巧最近我們有篇新聞編譯,介紹基礎設施即程式碼(Iac)工具Pulumi的消息,讓我聯想到近期的IT架構變革從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定義資料中心,一路走向Infrastructure as Code/新一代系統組態管理、容器化/微服務化/雲端原生,以致當前走紅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都跟軟體開發的快速發展與演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後來有人提出一切即程式碼(Everything as Code,EaC),這樣的論調完全不意外,基礎架構、環境、組態、資料處理流程、政策等層面,幾乎都能用軟體、程式碼來定義,而這也意味著:各種IT技術之間的共通性越來越多,因此,我們逐漸能用少量、甚至單一的作法來進行IT系統的指揮、調度,而非逐一操作,分頭進行處理。

以前我們是用一整個軟體系統來感受這樣的變化,但現在這些細部的處理,未必都必須在同一套系統當中實現,而能憑藉程式碼的層級,就能橫跨不同系統與服務進行各種作業的方法。

我最早意識到這種可能性,是從接觸伺服器虛擬化技術開始。事實上,一個系統平臺同時執行多臺可裝載、執行應用程式的虛擬機器,並不足為奇,就像一臺電腦可執行多支應用程式,而在Java、.NET等環境可執行多臺虛擬機器。然而,基於虛擬硬體而成的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帶給我最大的震撼是:若以存放在電腦或伺服器硬碟的形態而言,這些全虛擬或半虛擬的虛擬機器,本體居然是由多種檔案所組成,像是:虛擬硬碟檔、虛擬機器組態檔、虛擬記憶體檔與快照檔。

因此,如果我們要將一臺臺虛擬機器搬移到另一臺電腦或伺服器,在離線狀況下,只需針對這些檔案進行適當的處理即可,例如可複製所存放的資料夾,透過網路或外接儲存裝置,傳送至所要運行的電腦或伺服器。

容器技術崛起之後,因為幾秒之內就能完成應用系統的組建與部署,而在軟體開發環境大量採用,因而促成多種技術創新,像是微服務、Kubernetes、IaC、組態管理與自動化腳本,也形塑現今IT界經常會討論到的DevOps文化。

在此同時,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已取得重大突破,繼電腦視覺重新崛起,許多公司導入、將其用於產品瑕疵檢測,從去年下半開始,大型語言模型(LLM)、多模態AI模型,使得生成式AI、AI生成內容(AIGC)成為當前最被看好的IT應用,但在眾所期待的另一面則是面臨嚴重焦慮,當很多人都看到、親自體驗ChatGPT的具體成效,以及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大家都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因為有許多工作都可能會被AI取代。

然而,時代終究是要進步的,許多我們現在認為獨一無二、非用手動方法親自去處理的工作,其實,在大部分狀況下,並非只有一種解法或出路,而所需要達到的水準與提供的服務等級,也應該有多種配置,而非抱持著「盡己所能(Best Efforts)」這樣的思維與行動模式,實現「以客為尊」並非只有客製化、投入更多人力,更何況AI技術的到來,顯然不僅能提供更具規模的服務能力,也有機會同時提供量身打造的互動體驗,當AI做到質與量兼具,死守傳統模式的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而從眾人對於ChatGPT的表現感到驚艷的狀況來看,雖然有人認為做的不夠好,但有更多人覺得這樣已經很好,認為機器的回應已能符合他們的要求,甚至分不出機器與真人的差異,此舉應該也讓一些人感到挫折,因為多數人並不在乎互動的獨特性與差異,他們只在意自己當下有限的需求是否即時獲得滿足或回應,而作為產品與服務提供方的我們,應該也認清這個殘酷的事實,重新尋找自己的價值。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