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勿過猶不及、秉持中庸之道,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處世原則,卻很難做到,例如,我們都想兼顧工作品質、產量、速度的要求,現實卻經常是顧此失彼,雖然有新科技的幫忙,但既有的作業模式往往很難改變,因為大家高興可能得以用輕鬆的方式增加生產能力之餘,還是擔心品質是否因此受到影響而卻步。

就像在生成式AI應用崛起的此刻,每個資訊工作者可能都在思考該積極擁抱AI,以此取代大量手動操作,或是要花時間、心力研究,找出與AI合作的方法,希望兼顧提高效率與滿足精確度的要求。而這樣的場景,過去已在我們的身邊重演過好幾次。

無論我們是否接受,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科技已是事實,在許多領域當中,純手工的作業越來越罕見,我們早就在很多層面與機器形成共同合作的關係,甚至交給它們全自動處理,然而,還是有許多工作,我們認為還是要自己動手處理,因為相關科技還沒發展到讓人完全信賴的地步。

能否接受新科技的另一個關鍵,在於不同時代、地區人們(顧客)對品質的要求有多高,以及對產量、速度的要求是否高過品質,而使得我們(生產者)必須妥協,採取因時因地制宜的策略。

這讓我想到最近聽Podcast斐姨所思專訪前台積電研發處處長楊光磊,被問到日本晶圓製造面臨的挑戰時,他回答「效率」會是關鍵,因為日本引以為傲、舉世聞名的職人精神、重視品質,有可能成為效率提升的阻礙。接著他用品質成本(Cost of Quality)的概念解釋,為了提高品質,工作者必須投入很多心力,而台積電的作法是「just enough!只要客戶可以用的,就可以了」。由此可知可是關鍵是務實,而非不顧一切代價地追求極致品質或產量。

論似觀察不僅這個專訪提及,我曾在多位長期居住臺灣的國外YouTuber影片看到,當他們談論臺灣優勢時,經常讚揚臺灣人做事不拖泥帶水,無論到公務機關、銀行、郵局洽公,或是到便利商店、連鎖超市、量販店,都展現絕佳服務品質和效率。而對於企業或民眾而言,都很重視「降低成本」,很多人都把Cost Down、Cost Saving掛嘴邊(正式用語應為cost reduction或是lower the cost),採購產品與服務時,大家也都習於精打細算,追求高性價比(CP值)是常態。

這樣的成果並非一蹴可幾,早年Made In Taiwan傳遞的形象是臺灣產品大量外銷,但品質未必不如顧客的期待,經過多年努力、持續提升,如今來自臺灣的產品與服務,已在許多領域獲得全球市場肯定,一方面顯示我們在品質、產量、速度等層面的表現上,有著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臺灣的務實精神。

為何我這次會以「夠用就好」為題來描述這個價值觀?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全球IT熱烈關注的FinOps議題。

iThome電腦報週刊近期有幾篇文章,可呼應這件事的討論。首先是1月初發表的封面故事《2024年CIO要知道的IT趨勢》,FinOps就是名列第二大議題。透過我們的採訪主任余至浩撰寫的〈雲成本增長帶動財務管理新需求,FinOps新思維崛起〉,突顯企業更廣泛採用雲端服務之後,面臨IT成本增加的財務管理壓力,因而積極尋求對策。

另一個相關的系列文章,是由我們的總編輯吳其勳寫的〈搶救IT失傳技藝,亞馬遜技術長倡議節約架構〉,說明雲端服務龍頭廠商AWS提出的節約架構(Frugal Architect)」設計法則,促使大家將成本意識納入軟體架構設計,達成永續目標。

關於這些討論,在在提醒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關注技術發展同時,不只注意既有與新進解決方案的效能,例如,大(支援大規模使用)、快(能在最短時間得到結果)、準(使命必達、精確完成指定工作),以及便利(操作簡便)等特性,判斷是否符合自身所需之餘,也必須充分體認取捨後的代價,無論是純手工、半自動、或是全自動,我們都必須對最終品質的呈現負起責任,並且持續觀察顧客在乎品質的程度是否有明確的變化,如此一來,對於品質的提升與確保就能找出合理、可接受的邊界,因為大家都不希望陷入得不償失的局面,賠上誠信與名譽。

 相關報導 

雲成本增長帶動財務管理新需求,FinOps新思維崛起

搶救IT失傳技藝,亞馬遜技術長倡議節約架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