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諸多運用當中,「預測未來」的可能性,我覺得是最被低估的一種。
預測未來,當然是很多人都感興趣的事,要不然算命館不會滿街都是,而且還歷久不衰。大體上來說,我們的社會上有兩種人在從事預測未來的工作,一種是「江湖術士」類,這一類的預言家運用某種帶有神秘感的工具,像是易經、摸骨、通靈、占星術、推背圖、紫微斗數命盤等等,以一種和我們普遍習以為常的「理性」邏輯相當不同的方式,來告訴我們關於未來之種種資訊。
另外一種,則是所謂的「趨勢專家 」或是「未來學家」。這一類的專家,推論的方法或許各有不同,但是總體來說都是有憑有據的論述,用的也都是我們可以看得懂的語言。
江湖術士的預測未必都不可信,主要的問題在於真假難辨,用的又是我們無法據以思考的「另一種語言」,我們除了等待這類預言的期限到來,看看到底準不準的趣味以外,命算得再多,好像也很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具體的影響或幫助。未來學家的預言,多數不會太離譜,問題會是在於,他們預測的事,多半其實是我們早已經知道的。
關於未來,網路能告訴我們什麼呢?索羅維基(Surowieeki)在《群眾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這本書中,給了我們一些關於群眾的預測能力的驚人例子:
1. 迷航的美國潛水艇天蠍號,由一群專家組成的小組所猜測的潛艇所在地,距離最後找到潛艇的位置只有兩百三十碼;
2. 電影<貧民百萬富翁>中的猜謎遊戲,幫助你回答難題的三項設計當中,去掉兩個答案的選項答對機率有五成,call out求助更有六成五的準確性,讓現場觀眾投票表決的正確度則是高達九成一;
3. 一位教授讓班上的五十六位學生猜糖罐中有幾塊軟糖,只有一位學生猜測的數字比平均值接近。
索羅維基認為,群眾預測的能力要能發威,必須符合四個條件:意見多樣化(每個人都有他的私人資訊)、獨立(每個人都有他的判斷,不受周邊的人影響)、分權(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依他所掌握的資訊作選擇)、以及集合(存在一個機制,可以讓個別的意見得以匯聚為集體的決策)。
很顯然的,網路提供了這四個條件得以發生的絕佳溫床,索羅維基雖然有提及一兩個網路相關的個案,卻沒有就此著墨太多,是比較可惜的地方。由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的「未來事件交易所」,是我目前僅見臺灣運用網路群眾智慧來預測未來而努力的機構單位。
不過未來事件交易所比較偏重選舉結果的預測,容易讓人覺得和網路民調沒有很大的差別。事實上,在民意調查當中,受訪者只是民調專家的調查設計中的一顆棋子,未必真正符合索羅維基所說的四個要件,要透過群眾預測未來,必須有全然不同的思考模式和調查設計方式。我相信,一旦我們對於這樣的未來預測有更高的掌握度,將會對行銷、趨勢、消費者研究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是非常值得持續追蹤的新興領域。
最近,因為一些電影、書籍行銷的手法,2012年是不是世界末日被炒得很熱。然而,這種未來,就不是靠群眾的智慧能夠回答得了的了,群眾的智慧,只適合運用在發生於群眾之間的事件上。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2
2024-11-22
2024-07-19
2024-07-22
2024-11-12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