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求學的時候,一位留學德國多年的老師告訴我們一個例子,藉以說明德國和臺灣之間的文化差異。他說,在德國買水果是不能挑的,得任由水果店老闆隨機拿給你。你要自行挑水果的話,水果店老闆會拒絕賣給你,因為德國人的概念是:好的都賣給你了,那揀剩的水果要賣誰呢?

看到德國人這種對「公平正義」的堅持,你是會感到肅然起敬,還是會對於德國缺乏「選擇的自由」而感到渾身不自在呢?我前些天到我家附近的水果攤買水果,看到店門口放了一堆已經十分綿軟、每顆要價只要一元的芭樂,我對我的老師當年所說的話,又有了一番新的體會。

德國人不准顧客挑水果,我們大體上可以假設,不論何時你到水果店買水果,水果的品相都是會比較趨近一致的,因此水果在不同時間點的價格大概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在臺灣賣水果的方式可就非常不一樣了,水果堆得像小山,任君翻找挑選。我得先自己承認,不能挑的水果我是不買的。但是這並不表示臺灣的水果攤老闆比德國老闆「慷慨」,而是他們運用了「彈性價格」機制,來應付他們所面對的難纏顧客。常常到同一家水果攤買水果的人應該會發現,一批水果剛進貨的時候,通常是這些水果單價最高的時候,隨著水果逐步被「去菁存蕪」,腐敗之日又逐漸逼近,水果店老闆也會漸次下修水果的單價,到最後,甚至會出現幾近免費大方送的價格。

這些品質、外觀欠佳,但是價格低廉的水果有沒有人買呢?按照我長期的觀察,大有人在!而且會買這類的水果顧客,經常一買就是一大袋。我總是猜想,這些採買者背後應該有一大家子要養,買高單價的水果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沈重的負擔,這些品相欠佳或是過熟的水果並不那麼完美,但是營養成分並無不同,同樣可以幫忙達成家人飲食均衡的目標。

德國和臺灣賣水果方式的差異,讓我想起一件更為根本的道德議題──哪一種賣水果的方式,比較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呢?

在德國,有相當經濟收入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吃到品相、熟成度接近的水果,但是沒錢的人則是可能根本不吃水果;相對地,在臺灣,花得起錢的人,能夠吃得到品質較佳的水果,經濟條件較為拮据的人則有次等的水果可以選擇。

德國賣水果的方式告訴我們,價格管制所導致的結果,通常要比它表面上看來的更為複雜,特別是這樣的價格管制又是隱身在文化與社會傳統之後。臺灣賣水果的方式則是讓我們明瞭,在臺灣買水果沒有先搶先贏這回事,水果店老闆賣那些一元水果的「損失」,都是要在剛開箱的水果的身上討回來的。

至於哪一種賣水果的方式比較「道德」,這真的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德國人平等地對待了每一個來購買水果的顧客,表面上看來似乎更為尊重每一個個體,但是其實也在不知不覺間排除了許多吃不起水果的人。臺灣的水果販賣機制則讓人人幾乎都有吃水果的機會,但是每個人吃到的水果的品質,則是和你付出的價格有密切相關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買水果的選擇,其實也是一種社會體制的選擇。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