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上網路行銷的課,探討「定價」問題,我問了學生一個連我自己也無法回答的問題:同樣是看展演,為何聽音樂會或是看戲劇演出這些表演,會因為座位的好壞不同,而有不同的價格,但是看電影卻是所有的座位都是同一價格呢?用行銷的術語來說,就是音樂或戲劇演出的票價是「差別定價」,而電影則是「固定價格」。
同學們的猜測包羅萬象,像是:因為一個是現場的,另外一個是非現場的;一個映期較長,一個較短;一個是精緻藝術,一個是大眾文化等等。這些想法都有一個經濟思考上的致命缺陷:如果一種演出的定價方式確乎可以為演出帶來更高的收益,為何另外一種展演的經營者從來沒想過要加以模仿學習呢?非現場演出沿用現場演出、大眾文化抄襲精緻文化演出的定價策略,為何就不可行呢?
比方說,看電影的時候,多數人一定不喜歡坐在前兩排,因為距離螢幕太近,長時間看下來,脖子和眼睛相當疲累。左右兩側的位置受歡迎的程度,一定也是遠不及靠近戲院正中央的位置。既然如此,戲院老闆為何不利用觀眾對座位的喜好不同,將中間靠後面位置的票價提高,前排和兩側的位子則適當降價來促銷,或許可以創造比單一票價更高的票房營收也說不定。我們應該可以合理假設,戲院老闆不可能不知道這道理,只是他「不想這麼做」。
經濟學假設,是人都會為自己的最大福利作適當的考量與決策,除非他不知道怎樣作最有利,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因為資訊不足所帶來的「有限理性」。差別定價或許可以為戲院帶來更高的收益,應該只是戲院經營的「常識」而已,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戲院老闆不採取這樣的策略,是因為他並不認為這符合自己的「最大福利」。
這也就是說,差別定價之於音樂或是戲劇演出,以及單一定價之於電影放映,兩者都是「最適化」的產品定價策略,各自適用於不同的產品組合。看電影和聽音樂會不同之處在於,看電影通常是一種較為隨性、臨時意起的休閒行為。即使到了看電影的當天,看哪個場次的電影都還可以有很大的選擇彈性。相對來說,看現場演出的表演,就是一項高度計畫性的休閒娛樂活動,一兩個月前就計畫好並不誇張,開演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得配合開演的正確時間,遲到甚至是不能入場的。
觀看電影的高度機動性及隨意性,讓電影的票價要採取差別定價,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每個人都在開演前三十分鐘才來買票,你要如何在短時間內逐一對觀眾解釋,票價總共有五種,不同票價的座位分別分布在哪些地方,哪幾種票價的票已經賣完了,不同的票種共五張的總價價差有多少?
解決這問題的方法,要不就是得增加售票的服務人員人數,要不就是改善售票的系統與流程。只不過這兩種方法,都意味著售票成本的增加,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上升,差別定價所增加的收益,必須要超過交易成本提高的幅度,電影院的老闆才會有意願改變既有的售票方式。
對社會行為的分析,我們必須經常回到社會體制的「演化」的角度來看。我們之所以這樣或那樣做,往往都是經過許多社會實驗所累積下來的經驗法則,證明特定的運作方式對於特定的社會體制是最有效率的。電影院的固定票價,證明了短時間內的密集售票,採取差別定價將會是一項得不償失的定價策略。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