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問我,「『雲端運算』真的可以幫使用者節省成本嗎?」我的同事之所以會這樣問,想必是廣告、新聞看了不少──哪一家要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服務的公司,不是強調雲端機制要比你現有的資訊設備,要來得低成本、又有效率來著?

在大學教書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經常會被問這種「大哉問」的問題。被問這類問題,有好有壞。壞的是,這類問題當然不好回答,大學老師最擅長的答法是,「這得看情況,如果狀況A,則如何如何,狀況B則又如何如何……」,不過這種答案通常都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答案。被問這種問題好的一面則是,它有時也能逼迫你去面對思考事情最根本的核心。

雲端技術能不能幫助企業及消費者省錢?在我看來,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從雲端運算的技術或是成本面來看,而是得從「廠商的動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企業最想要的是什麼呢?雖然這問題有太過簡化之嫌,但是大體上來說,將「獲利最大化」,是企業很難根治的天性。

為著這樣的天性,廠商想賣給你的東西,其產品特性自然是越貴越好、消耗量越大越好、越常更換越好。這樣的天性,當然是與幫顧客節省成本是相衝突的。

既然如此,為何還是有這麼多的新發明,確確實實能為使用者節省成本呢?這就和企業間的競爭動態有很大關係了。

企業要能夠在市場中生存,或是跨進一個新市場,其產品特性勢必要在某一方面勝過它的競爭者(例如:價格更低、品質更好、速度更快等等),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這樣的競爭動態,和企業想要將其獲利最大化的目標永遠是相互拉扯,某種程度來說,甚至是互相衝突的。雲端運算技術能不能幫使用者節省成本,關鍵就在於這兩種力量,那一個作用力比較大。

這種拉鋸的力量哪一邊會勝出,和市場的競爭劇烈程度有關,而且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雲端運算之所以會浮上檯面,是因為有廠商認為(以Google為首),透過網際網路提供運算、軟體等服務的模式,是終結「終端運算」的有效利器。

我們不難理解,為了要「推翻」現有的運算體制,雲端運算會從終端運算的種種局限下手:你的個人電腦有多少剩餘產能是沒有善加利用的?買了一套又一套的軟體,耗費了你的公司多少資源?現在的資源與資訊組織方式,是不是非常不便於共享與移動呢?提供雲端運算應用服務的廠商許諾,他們將在這些問題上頭,給我們更便宜、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在雲端和終端的戰爭進行如此劇烈的當下,企業創新的誘因驅力必然格外強烈,在企業資訊應用效率的提升上,必然可以展現一定的成效,換言之,在這種時間點,資訊設備廠商的獲利與消費者使用效能間的天平,是比較偏向後者的方向擺盪的。不過假以時日,如果哪天雲端運算模式逐步宰制了市場,在取得市占率、提高了壟斷力之後,恐怕又會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我們可別忘了,雲端運算所指控的現存企業資訊應用模式的肥大臃腫,又是怎麼來的呢?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