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說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麼多年,一直都是處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文化創意產業當中,理論上來說,臺灣的電視產業應該是最有機會的一個──有線電視的普及率不但在全球名列前茅,按照人口比例來算,電視頻道之多,也是全球罕見。

只不過,除了少量的偶像劇以外,我們的電視作品多數走不出國門,和我們的金融業一樣,只能停留在「內需型產業」的格局。但是「內需型產業」其實是個倒果為因的講法,美國的金融業(像是花旗銀行)、食品業(像是麥當勞與星巴克)、或是遊樂區(像是迪士尼樂園)等等,這些我們一般定義為內需型產業的行業,卻是樣樣都可以跨出美國國門,一樣可以賺取大把的外匯。根本沒有一種產業,在本質上就是內需的,反倒比較有可能因為是「內虛」的,所以才變成是內需的。我們自己國人真正對電視品質感到滿意的,想必也不會太多,許多人打開電視的原因,只是把所有的頻道梭巡一遍,確定沒有任何節目值得收看以後,會讓他們上床睡覺比較安心踏實。

那麼,我們的電視產業,究竟哪兒有問題呢?讓我先說結論吧,我們的電視產業,可以歸結為「平均地小成功,總體的大失敗」。

首先,臺灣的有線電視頻道太多,正是臺灣電視節目難看、無力輸出最根本的病灶。臺灣的電視頻道破百,意味著每一家電視臺的收視率都是低得可憐。我舉1月10號這一天為例,全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是民視的「綜藝大集合」,收視率則為3.65%。對比來看,有線電視普及率比臺灣低得多的日本(只有四成多),去年收視率最高的戲劇節目「天地人」達21.1%,一直被唱衰「不行了」的NHK紅白歌合戰,今年的收視率則是史上第四爛的「僅有」40.8%。

這樣的收視率落差,背後所代表的自然是電視製作費的天差地別。日本的NHK年度預算超過2,000億臺幣,製作一集大河劇的費用則達1,600~1,800萬臺幣之譜。臺灣的電視節目則多半是小本經營,一個小時電視節目低至二、三十萬是常態,超過百萬預算的則已可堪稱是「年度鉅獻」了。電視這種產業,有錢未必能做出好節目,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做出好節目。

我們得進一步推敲,那臺灣為何盡是這些小鼻子小眼睛的節目呢?我覺得這就和臺灣創業家的雙重性格有關了。一方面,臺灣人喜歡當家作主當老闆,所以看到某一類的電視節目還有市場的縫隙可以見縫插針,不管這個市場區隔已經是切割得有多細微了,他們還是繼續切割下去,然後用符合這樣的市場與營收規模的成本結構來製作節目。這有點像臺彎的農業發展,祖傳的土地經過子子孫孫不斷的分家分地以後,耕作規模越來越小,因而很難有規模經濟的出現。

另外一方面,我們的電視創業家卻又不太有冒險精神,既不太敢嘗試新的節目類型(以模仿抄襲國外節目為主),也沒有勇氣拉高節目製作的規格和品質。好萊塢的電影在全球廣受歡迎,但是好萊塢拍的電影可也不是每部都成功,十部電影能有一半賺錢,就已經是很高的「勝率」了。

文化創意產業其實普遍都有這樣的特性,出版社的獲利主要都是靠一兩本狂賣的暢銷書來撐場面。我們的電視臺(公益與政治性質的除外),幾乎沒有賠錢的,我們的電視節目,多數都只想穩穩的將本求利,自然很難不會是目前這般景況。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