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一詞廣為人知,應歸功於2004年由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主演的電影:主角因幼年心靈受創而喪失重要記憶,長大後意外參悟時空旅行的秘訣,於是他回到童年,試圖扭轉「過去」的錯誤、改善「現在」的人生。怎知他在「過去」的每個動作,都大幅左右「現在」的發展,最終竟招致恐怖的毀滅。
「蝴蝶效應」的概念,來自氣象學,原指北非(亦有人說是巴西)一隻蝴蝶拍動翅膀而擾動空氣,影響將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在遙遠的地球彼端引起一場暴風雨。看似微弱的振翅,足以搖撼宇宙的生態平衡,世間因果,皆因為一隻小小的蝴蝶而有所不同。
換句話說,即使是再渺小的個體所發動的、再細微難辨的刺激,都可能打破大環境的慣性,而帶來截然不同的後果。
在上一篇文章談到「蜜蜂現象」:企業網羅來自四面八方的明日之星,卻將他們困在一成不變的體制內,力行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靜者恆靜,動者恆在一直線上做等速運動。」
「恆在一直線上做等速運動」的員工,很乖很好用。但在技術與服務日新月異、「不創新就等死」的激烈競爭下,企業被迫追求創新,過程中赫然發現:曾經意氣風發、自詡要改變世界的產業菁英,都被磨成生活了無新意的工蜂,終日忙得暈頭轉向,根本沒有清醒的思維來激盪創意。要求他們創新,搞不好還會遭到抗拒:「採蜜採得好好的,幹嘛突然叫我們吐絲織網?」
根據牛頓的教導,要想破壞慣性,需要外力的刺激。
換句話說,企業應在適切的時機給予員工恰當的刺激,鼓勵他們擺脫既有模式的桎梏,衝撞出創新的能量。
其中一項作法,是賦予員工兼具趣味及意義的新挑戰。
史丹佛大學科技創業計畫執行長Tina Seelig曾發起「Imagine It」活動,邀集世界各國上百間大學的學生,以便利貼(Post-It)為資源,創造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可能有人會問:一包平凡無奇的便利貼,能起多大作用?要求學生花時間玩遊戲,有何效益?
活動為期一周,孕育的成果令人驚喜:有人為殘障人士發動公益捐款,有人透過便利貼推廣心臟病防治觀念,有人向小學生宣導「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還有人為同學解決訂購午餐的問題。
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加上常人僅用來記事的便利貼,居然真的搞出名堂,引發媒體高度關注,非但留下一部精采記錄片,更成立非營利組織,將其「運用有限資源造福社會」的概念發揚光大。
場景拉回臺灣業界,建議企業亦可隨機舉辦這類活動,其中牽涉的腦力激盪、團隊互動,皆能幫助員工擴大格局思考:除了當一隻勞碌又庸碌的工蜂,我還能幹嘛?
說不定這一想,便想出了凌駕iPhone的明星商品。
切莫輕看一項小小挑戰的威力,它可能在企業內部展開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引發超乎想像的「蝴蝶效應」。
若想收到更明顯的效果,企業不妨考慮創新課程或工作坊,挖掘員工平日較少發揮的創新潛質,提升全部門以至於全公司的創新競爭力。員工每經由教育訓練邁向一嶄新境界,即等於為公司的戰鬥力、經驗值注入新血。「平衡計分卡」衡量績效的四大面向之一,正是組織內部的學習成長。
近日與中國知名管理學院教授交流,聽聞中國企業用於內訓的預算毫不手軟,足見他們對員工成長的重視。比起彼岸的規格,臺灣企業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中國經濟竄升速度如狼似虎,市場大軍壓境,臺灣猶可用以應戰的武器,當屬蓬勃的點子及多元化的服務。企業領導人亟需認清「蜜蜂現象」的致命與「蝴蝶效應」的威力,從小處著眼,賦予員工更多創新的誘導和空間,方能在天敵環伺的生態圈安然存留。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