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周的專欄裡提到,很多人都認為媒體的未來是萬丈深淵,看不到底部何在。我今天就來談一下,媒體往下墜落的底部可能在哪,何時能觸底反彈。

今年我曾經兩度邀請知名漫畫家魚夫先生到學校來演講。魚夫對於網路科技懷抱高度熱情,對於「全民皆記者」的未來非常樂觀,他在演講裡提到:「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可以看到傳統媒體滅亡!」如果光看臺灣的電視臺幾乎天天以翻拍YouTube上的影片度日,魚夫先生所說的末日預言,似乎已經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只不過,現在我們對於網路媒體眾聲喧嘩的歌頌,其實是奠基在一項相當岌岌可危的基礎之上:現在每家電視臺都當自己是讀報機器,看報紙再去追新聞成為電視臺的標準作業模式,網民則是邊看報紙或電視邊罵,再到網路上或針貶、或批判、或諧仿、或kuso在傳統媒體上看到的一切。

問題來了,上述行為之所以尚得以進行,是因為被罵得最不值一文、最沒有性感魅力的平面媒體還一息尚存。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明天一覺醒來,臺灣的僅存幾家報紙就通通決定不再營運了,這將會怎樣的一幅光景?

電視臺沒得抄了,就此頓失所依,這當然不在話下(會不會就此自立更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那些嘲弄、揶揄、將報紙講得一無是處的網路擁護者,又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呢?傳統媒體的顢頇、守舊、意識型態作祟、未能忠實反應事情的全貌,這些網路的支持者所嫌惡的傳統媒體癥頭可能都是事實,但是我們不得不追問的是,如果「扭曲事實」的代理人不見了,那真正的事實在哪裡呢?

事實不會自動來到我們面前,要有人傳遞這些事實,我們才能了解這世界發生的變化,這是媒體最基本的功能,以及媒體存在的根本理由。除非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否則這個低科技、運作起來不那麼民主的媒體,在我們的社會仍有他不可或缺的角色。

讓我以證券新聞為例。報紙跑證券新聞的記者被上市公司收買、和炒作主力掛勾坑殺散戶的事件時有所聞。相反的,幾位在網路崛起的理財投資部落格寫手,以獨立精神、專業判斷為號召,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情擁戴,甚至還進一步成為暢銷書作家。我一點都不懷疑和隸屬於媒體組織的工作者相較,這些獨立工作者絕對有其優勢和可敬之處,但是這些部落格作家大概不會去參加央行的記者會、企業的法說會、或是幫我們張羅一篇當紅企業家的專訪。要期待全民皆狗仔,幫我們完成上述事項不能說是不可能,但是一定不會是一個穩定而可預期的訊息來源。

而且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再怎麼獨立的理財投資作者,也無法不仰賴不怎麼性感的總體經濟與個別企業資訊做出投資判斷。而這麼呆的一些資訊,也只有碩果僅存的、也經常被罵很呆的這幾家媒體能提供。

史丹佛大學教授裴洛芙(Marjorie Perloff)說,在創作上,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非原創天才」(Unoriginal Genius)很多,靠援引、借用也可以創作出許多很棒的作品。問題在於,無人回答,當材料枯竭了,非原創天才從何拼貼、再創作起呢?

在我看來,傳統媒體的底部已經不遠了。當能夠提供原創性材料(也就是扎扎實實的新聞)的媒體只剩那麼一兩家(也就是達到絕對的壟斷性地位),原創呆瓜與非原創天才之間的權力關係將會有很大的改變,這將會是僅存的媒體很大的契機與轉機,雖然它們未必會以紙本的形式延續下去。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