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能源問題,近幾年受重視程度提高很多。油價的劇烈起伏,以及天候的明顯變化,都是大家最直接而切身的感受,讓過去抽象的環境問題具體了起來。
但是在我們的社會中,真正高度身體力行,努力遵節資源,厲行環保生活方式的,終究還是自詡具有「進步思想」的少數人。進步思想當然很好,但是既然稱之為進步思想,就表示多數人與此想法或價值觀有所不同。
與環境有關的進步思想,和其他也堪稱進步思想的概念不大相同。比方說性別意識,我們大可以說我們對性傾向與我們不同的人,抱持著理解並接受的態度,但是這並不表示我要變得跟你一樣,或是我期待你變得跟我一樣。我們通常把這稱之為「多元文化」的價值觀。
但是我想沒有一位真正的環境主義者會說:我認為環保很重要,但是我也尊重你揮霍浪費地球資源的自由。某些的進步思想,它可以是小眾的,小眾是酷的,這於社會無害。但是環境問題如果只停留在小眾,這將會是個大問題,環境問題將無從得到真正的解決。
那麼,為何環境問題很難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和基本的人性有關,其二和我們依此人性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體制有關。雖然很多人可能不願意承認,但是在我們內心的深層欲望中,我們總是希望可以高人一等,能夠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與他人與眾不同。這種與人不同(如果不是高高在上的話)的欲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要加以實現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透過消費/購買來完成。
坐飛機如果光是比較頭等艙與經濟艙的空間與服務,頭等艙絕對不會是一項價值/價格比很高的選擇,這當中當然也包含了我坐得起/你坐不起的虛榮成分。越有錢就要住坪數越大的房子,絕對也不光是實際居住空間上的需求,而是也隱含了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問題在於,我們展現我們是成功之士、富裕之人的方式,幾乎都是與資源的浪費與消耗成正比的:自己是頂級富豪的最佳證據,就是擁有私人的飛機、遊艇與游泳池。為了彰顯我們花得起,買一架飛機只為了一年飛三次,可以搭載50人的飛機永遠只載一個人是絕對必要的。
現今的環保訴求,焦點多在要求人們「返璞歸真」,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浪費。這樣的呼籲當然有必要,而且也應該不懈怠地持續努力。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這樣的訴求,終究與人性的某一面是衝突的,因而它很容易就停留在一種少數菁英才能全心接受的「進步思想」。
在我看來,我們現在最欠缺的,其實是對於富裕與成功「再定義」的能力。如果我們有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觀,而且這種文化與價值觀最終還能轉化為一種可欲的消費與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社會當中那些兢兢業業而獲得事業成就的人們,彰顯他們的財富與成功的方式,不再是透過私人飛機、遊艇或是游泳池這些消耗大量資源的消費模式,環境保護的訴求才有可能順勢而為,不再只是一種進步思想,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