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不錯的德國小說「丈量世界」,內容描述德國探險家洪堡與數學家高斯是如何從自己的角度來測量這個世界。洪堡以探險家的方式,到偏遠地區探險,尋找新的疆界,這些探險充滿了激情與勇氣,是感性的測量;高斯發展出了大地測量與行星軌道計算的數學模型,用數字與實地踏勘,定位測量的技術,是理性的測量。我並不了解作者為什麼要把這兩個人物用丈量世界這個看似共通又不是那麼明確的題材來把他們揪在一起,但是如果我們換個題材,例如:「丈量成就」,「丈量優秀」,「丈量貢獻」……就可以發現到,這都是可以測量又不是那麼容易測量的題材。

「技術」的高低就是很難去丈量的,從賺錢的角度看,我一向奉行「只有賺到錢的技術才是好技術」;可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我會認為「技術是許多工具的整合」,例如寫程式,PHP是一種工具,Apache是一種工具,MySQL是一種工具,單獨都可以算是技術,整合起來也算是技術。所以技術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難易之分,我們必須要跳開這些超然來看,不然企業裡面就很可能發生「路線之爭」。行銷人員想快點推出,技術人員希望能做穩定一點,強固一點,這中間可能就靠規格書+PM+甘特圖來平衡。可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老闆的角度,或者從客戶的角度來看,路線爭議的兩方可能沒有必要爭執,而是應該放下爭議共同follow某一個可以「讓企業更優秀」的角度來共同努力。

「全國一千大企業」是衡量企業經營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股票的市值排行榜也是一種衡量的標準,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員工幸福感受度」列為一個標準,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同時名列這三個排行榜的前幾名,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企業的優秀程度並沒有差異,就像「丈量世界」的洪堡與高斯對人類的貢獻來看,兩個都非常傑出。如果我們用放大鏡,拉遠與拉近的方式來看市場,市場上不同產品有著「不同領域」的Local King,這些公司也可以說是非常優秀,雖然不一定上得了排行榜。所以說,當IT人員在選擇自己所想要服務的企業,或者想投入的技術時,該想想的是:「我要在這個領域發揮傑出的績效與貢獻,我應該怎樣做?」我們應該為自己的「績效」,從能幫助公司更傑出的角度,訂立一個標準而努力不懈。

阿誠是大企業的MIS,他跟我說他為自己訂下的「優秀的標準」是「同仁滿意的IT服務」,因為他認為同仁滿意可以讓他自己覺得這份工作很快樂。因為學習新的技術與IT,對於工程師背景的同仁來講簡單,可是對於一般同仁都很難,尤其是要各級主管學新東西,那更難。既然阿誠已經決定在這個崗位上做到優秀與傑出,他把這些可能造成各單位學習障礙的事項都列出來,跟同仁討論,溝通,甚至自己擔任家教,幫各級主管個別上課,終究還是讓大家滿意地接納了新技術。

努力做到面面俱到會是職場上很重要的工作,也就是所謂EQ的展現。我們常常會直覺認為EQ是抗壓能力的分數,但是實際上應該更多的是「想要出人頭地」的企圖心分數。高斯與洪堡花了半生來實現自己對自己想要丈量世界的渴望,EQ也隱含著時間參數,有些人短期內可以抗高壓,但是過沒多久就要來崩潰一次,這樣就不算是EQ高,只能說是「好勝」與「好強」的個性驅使。「傑出」是需要時間,長期不懈努力所累積,並且自己給自己目標來達成,甚至樂在其中,這樣才算是有高EQ。

「金錢」並不是唯一的評斷標準,長期的「傑出」一定可以給自己帶來穩定的收入,如何「穩定」並且「持續」改進自己的工作,甚至擴大工作範圍與領域,也是一種累積自己「優秀指數」的方法。三年前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到荷蘭飛利浦總部去參加幾天的會議。我發現主辦會議的工作者,並不是如我們以為的每個人只負責一點點,而是一個人負責許多工作。我把同樣的觀念跟年輕的IT人員小A說,未來的發展可能一個人要涵蓋很多工作,所以我們應該快點開始學習與累積。小A很不滿意地說:「公司要我們加班趕案子可以直接說,幹麼講那些大道理呢?」我們從「自己的利益」這種角度來看,是很難累積「優秀指數」的,小A總是告訴我「多學就是多被塞工作,多會就是多被凹」,因此他認為要找一個「關鍵性的位置」,不用會那麼多,要裁員要怎樣都砍不到。「我認為你一點也不優秀」後來我直接跟小A攤牌:「如果大家都在為你的未來著想,只有你自己沒有,那麼怎麼可能期待你對這團隊有貢獻呢?」

每個IT人進入社會,就相當於用自己的方式來丈量世界,每個人丈量出來的世界大小都不同,但我們應該想想,如果我們丈量出來的是一個小世界,未來我們還能存活嗎?從大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夠優秀到足以競爭嗎?衡量優秀指數的高低,從團隊來看,應該就是對團隊的貢獻程度,不是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