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愛爭論第一門程式語言該學什麼。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有人認為,第一門語言應當是有趣、無進入門檻;有人則認為,第一門語言影響往後程式設計的思考方式,要嚴謹而富有思考性;有人以實用為出發點,認為視(將來)工作與環境而定會比較好。
似乎哪個出發點都對,只是現今程式設計領域中,開發者勢必要學習多個語言,對第一門語言的爭議很多,卻很少人談論第二門程式語言該學什麼。
回想一下,你的第一門語言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的,你有機會選擇嗎?
很多人對第一門語言的選擇就是無從選擇,多半是學校指定課程或工作上需要,或者是為了轉換跑道,選擇了時下被認為工作機會多的語言。
如果是學校指定課程會用到的語言,多半又會牽涉到該教授奠定程式設計基礎的語言,或者是畢了業後可以實用的語言。如果學校選了可以奠定程式設計基礎的語言,有時又會被扣上產學落差的大帽子,然後就有人急著將現今實用的語言帶入校園,只不過業界實用的語言不只一個,真要以實作為前提,就會造成有學校一個學期學一個語言,畢業前學了三、四種語言,卻樣樣不通的窘境。
圖靈獎得主Edsger W. Dijkstra曾在2001年寫了一封信給德州大學預算委員會(你可以搜尋〈Dijkstra on Haskell and Java〉,找到這封信的PDF鏈結),力勸對方別將大學程式設計入門課程中使用的函數式程式設計語言Haskell,改成命令式語言Java,其所持實際性的理由之一是,對於新生課程來說,多數學生對命令式程式設計已有一定熟悉度,讓他們面對函數式語言,能讓他們馬上發現,程式設計還有許多沒想過的東西。
Dijkstra認為Java是大雜燴,是透過大量廣告與侵略性銷售行為,才得以達到商場接受度;他說:「不僅是小提琴塑造了小提琴家,我們訓練自己使用的工具也塑造了我們,而在程式語言這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們塑造了我們的思考習慣」。
除了奠定基礎或者是實用外的考量外,有些人比較有選擇性,可以基於興趣或成就感,選擇第一門語言,程式設計基礎或實用性不見得是主要考量,他們認為興趣與成就感才能促成學習的動力。
在現今瀰漫人人都該學程式設計、從小就該學程式設計的年代,有人試著挑選一些語法細節少、運行門檻低、結果回饋顯著的語言,就是為了減少語言新鮮人的挫折,讓他們能在學習過程中時時獲得成就感,因而培養出程式設計的興趣甚至能力。
能重新認識程式設計的語言
基於不同的出發點,你可能已經歷經了第一門或甚至多門的語言選擇(或無從選擇),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假設你現在有機會選擇第二門語言,或者是你正面臨或建議他第二門語言該學什麼,你會怎麼選擇?
說是選擇,也不全然是自主下的選擇,畢竟第一門語言的影響力,有時像是母語般,還是會影響我們對第二門語言的選擇,我的建議是,第一門語言既然必然影響第二門語言的選擇,就長遠考量來說,第二門不如選擇與第一門相對性大,而且能夠重新認識程式設計的語言。
不少研究指出,人類使用的語言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使用不同語言的人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程式設計領域中,Dijkstra也談到很重要的一點,程式語言塑造了我們的思考習慣。在運用第一門語言時,你是從它的角度來觀看程式世界,如果第二門語言採取的角度與第一門類似,你看到的世界並不會有多大不同,找到一門可以相對角度觀看程式世界的語言,才能看到程式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你的第一門語言是靜態定型語言,那麼第二門試著學習動態定型,瞭解動態定型的彈性,第一門若選擇了動態定型,那就反過來選擇靜態定型,瞭解靜態定型中如何更嚴謹地思考型態。
如果第一門語言以物件導向為主要典範,那麼第二門就學習以函式為中心的語言。如果第一門語言是命令式,那麼就第二門就來瞭解函數式風格的語言。如果是處處以語法作出限制的語言作為第一門,那就以隨時依賴慣例的語言作為第二門。如果你是基於工作選擇了第一門語言,那麼就基於興趣來選擇第二門語言。倘若你進入門檻低的語言是第一門,那麼考慮找個進入門檻高的語言來做為第二門……
以相對於第一門的角度來選擇第二門語言,往往有如驟然面臨巨大陌生環境,這迫使你重新體會第一門語言剛開始時的步履蹣跚,你得從相對角度重新認識程式設計的世界,這樣才有機會重新塑造思考習慣,也才能體驗到Dijkstra在信中談到的,程式設計還有許多你沒有想過的東西,因為重新認識程式設計,你才有機會開始在程式設計上重複練習。
程式世界中的重複練習
在練習小提琴時,經常要反覆地練習某個曲子,直到每個動作連貫而流暢,練習書法時,必須重複地練習臨摩書法家的名帖,不少技藝都需要透過重複性的練習來熟悉基本動作,為將來更高超技巧奠定基礎,同樣地,每個卓越運動家的成就,都必然歷經過十萬個小時以上的練習,那麼,在程式設計的世界中,有這種形式的重複練習嗎?維基百科上有個〈Kata (programming)〉條目談到,code kata可以讓程式設計者透過練習與重複來磨練技能。
第一個將日本武術中Kata概念帶入程式設計領域的人,可能是《The Pragmatic Programmer》共同作者之一Dave Thomas,他建立了CodeKata(codekata.com),目前提供了21個簡短的Kata練習,有些練習必須進行程式設計,然而撰寫程式碼上可以有多種不同方式,有些重點不在程式設計,而在思考方式,正確答案也不只一個,你可以重複進行這些練習,這裡練習的目標不在最後的解答,而是在練習的過程。Bob大叔在《The Clean Coder》中談到Kata時也講到:「練習者不是在解決真正的問題,因為你已經知道解決方案。相反地,你是在練習解決這個問題時,需要的動作和決策」。
當你在歷經第一門語言的洗禮之後,對於某些問題,也許已經知道該語言如何解決,因此第二門語言在選擇時,若能挑選差異性大的語言,就可以藉此換個角度來思考,重新訓練你解決問題時的動作和決策。此時,除了從語法上來重新思考之外,也要從語言社群的文化與慣例來思考,如此一來,就算是基礎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也可以進行重複練習而從中獲得不同的思考方式,我先前專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七個思考術〉,談到的就是這類的概念。
一年經驗續用九年 vs.十萬個小時的練習
有人反對CodeKata的概念,認為程式設計領域中重複解決相同的問題集合,並不會帶來任何進步,持有的對照範例像是:有人就算開了一輩子的車,也不會成為車神,也有人從戲謔角度說到「我只有一年經驗,但又重複用了九年,這聽來很糟,但是十萬個小時的重複練習聽來就很威」,這樣的比喻並不正確,重點並不在於重複。
如同小提琴每一次的練習,雖然看似重複,然而每次都得嘗試在重複中找到動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更有效率的按弦方式等,才算是練習,如果每次都只是不假思索、單純地重複,沒有任何困難度與挑戰性在裡頭,那就只是一年經驗續用九年的重複,如果每次重複都加入了自我挑戰與困難度,那才會是十萬個小時的練習。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