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瑪曲線(sigmoid curve)是一條橫躺著的S型曲線,S型曲線是一種數學概念,也是許多人熟悉的隱喻。當我們說「學習曲線」或「走在(曲線)前端」時,也是指這種曲線,許多企業更用這樣的概念來預測未來。但大家不明白的是,S型曲線的涵義並非僅止於此。S型曲線也可以說明我們的人生,以及組織、企業、政府、帝國與同盟、民主制度及其相關機構發展歷程。在這個階段,投入會大於產出,S曲線的線條乃是直線滑落,付出多於收穫。然後,等到產出提升,成果開始顯現,可以看到些微進展,曲線的線條也開始上揚。如果一切順利,線條將持續向上爬升,但不可避免的,曲線終會觸及頂峰,開始下滑。下滑的時間可能拖延很久,但到頭來終究灰飛煙滅。
但事情不見得一定如此,總是有可能出現第二曲線。你或許心想,這道理很明顯。但是一個最糟糕而致命的關卡在於,必須在第一條曲線尚未觸頂時,就展開第二曲線。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充足的資源(金錢、時間和精力),熬過第二曲線剛開始的滑落,也就是投入的階段。如果你打算等到第一曲線到達巔峰後,才開展第二曲線,由於當時第一曲線已開始走下坡,那麼無論在理論上或現實中,都一定行不通;除非你強力扭轉,否則第二曲線絕對無法爬升到一定高度。問題是,你怎麼曉得第一曲線什麼時候快到達頂峰呢?就心理層面來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一切都很順利時,我們自然預期情況會持續下去。既然今天是如此的成功,我們怎麼不會預測未來也同樣成功呢?成功往往會遮蔽我們的雙眼,掃除我們的心頭疑慮,不斷自我強化。唯有當事過境遷,回顧過往之時,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對啊,那時候正是巔峰時期,當時早就該開始思考新方向。」不幸的是,後見之明往往為時已晚。
賈伯斯的第二曲線
賈伯斯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很難共事的人,但他是擅於駕馭第二曲線的大師。早在麥金塔電腦尚未成功時,賈伯斯和他的創意團隊已計畫靠iPod打入音樂市場。等到iPod開始主導市場時,賈伯斯已經開始設計iPhone,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推出新產品。一旦iPhone開始成功,蘋果公司隨即推出iPad。每一條曲線都在上一條曲線尚未攀上頂峰時,就開始醞釀。每一條新曲線都脫胎自上一條曲線,但又跨足截然不同的市場。這種做法表面上冒了極大風險,但對賈伯斯而言,這是很合邏輯的下一步。今天,蘋果的產品似乎形成緊密連結的大家族,但原本不是必然如此,也十分難以預料。蘋果會不會持續這種第二曲線的思維?時間會說明一切,因為第二曲線的想法並非唾手可得,必須具備想像力、直覺和本能甚於理性分析。當所有訊號和周遭每一個人都告訴你不需要這麼做時,你必須仍有足夠的膽識踏入未知領域,才能實踐第二曲線的思維。
何時開展第二曲線?
對某些人來說,退休、裁員、離婚都是可能的觸發器,但等到事情發生時才改變,很可能為時已晚。有時候,導火線是成功之後的厭倦,只因為曾經有過如此的輝煌。古典音樂家普烈文(André Previn)年輕時在好萊塢非常成功,創作許多電影配樂,後來他放棄一切轉赴英國,專心指揮樂團演出。他說,有一天早上醒來後,他想到當天該做的事,竟然絲毫不覺胃痛,於是他知道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對企業而言,觸發器可能是收購的威脅。對政治人物而言,在野時期幾乎等於長休,是思考第二曲線的好時機。能讓我們暫時脫離舒適圈的任何事情都不啻在提醒我們,我們習慣的過往不見得能引領我們走向最好的未來。高階主管應該更常休假或暫調到不同的環境。約翰生博士(Dr. Johnson)曾說,當你置身於國外,可以把自己的國家看得更清楚。組織尤其以克服萬難、堅持到底為己任,不願走入生命終點。美國管理學者柯林斯(Jim Collins)很實用的列出組織沿著第一曲線的滑坡逐步衰敗的五階段,克里斯汀生稱之為「科技土石流」。首先是攀上曲線巔峰時成功帶來的傲慢自負;接著是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多,罔顧風險;之後又病急亂投醫;終於放棄掙扎;最後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看到那麼多組織循序漸進的走上柯林斯的衰敗五階段,真是既悲哀又耐人尋味。企業的反應往往是不斷壓低成本,不斷重覆做同樣的事,結果創新的資源變得更加匱乏。
自我救贖的大好良機
2007至2010年的金融危機不只破壞了全球經濟,也迫使許多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優先順序,省思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生命的意義何在。組織,尤其是企業組織,也應該開始重新檢視原本的假設,質疑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是否還需要把企業規模看得如此重要。某些企業是否真的大到不能倒,只因為他們一旦倒下,可能造成巨大損害?長得更好,是不是比一味追求更大來得明智?是否只因經濟規模非常重要,就必須擁有一切?能否透過非競爭性的聯盟,達到相同的經濟規模?如此一來,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和監督這類聯盟?金錢的力量是否過大?假如臉書可以自行籌資190億美元,買下可能的競爭對手,假如谷歌能運用自家財富,壟斷所有的人工智慧專家,我們是不是需要一位像羅斯福(Teddy Roosevelt)一樣的現代反托辣斯能手?在數位新世界裡,金錢能反映出真正的價值嗎?在民主政治中,我們應該放任金錢影響選民嗎?如果不能的話,打選戰的錢又要從哪兒來呢?新的時代有新的問題,而舊的藥方早已無效。
今天的年輕世代可能不重視體制,不願將自己的才華和時間賣給無情的企業。那麼仍然需要優秀人才的組織要如何吸引這些年輕人呢?我們的社會應該如何協助年輕人做好準備,讓他們能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樣的世界?學校能幫年輕人做好在體制外生活的準備嗎?家庭是否仍是社會的基石,還是也已日益崩解,演變為比較鬆散的關係?電子郵件、Skype、臉書和推特有辦法彌補實質的連結嗎?你真的能信任從來不曾見過、可能也永遠不會碰面的人嗎?
還有一連串問題:我們的社會究竟要靠什麼來凝聚?我們會不會逐漸瓦解為不同的宗教種族?除了戰爭或追求經濟成長,我們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舉國上下團結一心?更大的問題是過去的哲學難題:無論個人或社會,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努力?追求經濟成長就必須自私自利嗎?我們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成功衡量指標?利他和關心別人,也就是亞當.史密斯所說的同情心,原本就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嗎?抑或需要透過學習而得到?
不過,新思維並非當權者的強項。他們往往固守舊習,過於執著於第一曲線,以致於難以想像還有其他可能的蹊徑。我們應該從自己開始,啟動新思維。我確信每個人都能為自己以及周遭的人(尤其是家人)的人生、為我們所屬的組織、我們生活的社區,甚至我們的國家,帶來改變。
如果我們想看到社會變得更好,我們就必須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人生開始。第二曲線是我們彌補第一曲線所有缺失的良機,我們可以藉此得到救贖,向世人宣告:我們已經從過去學得教訓,我們將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摘錄整理自第1章)
書籍資訊
管理大師的逆轉心法:第二曲線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著;齊若蘭/譯
天下文化出版
售價:330元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倫敦商學院共同創辦人。
韓第提出的觀念,都帶給商業界莫大的影響,如「組合式生活」、「酢漿草組織」、「S曲線」、「跳蚤工作者」等。從49歲那年起,韓第身體力行他的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不折不扣的「跳蚤」和「組合工作者」,身兼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說家、企管顧問等多職。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9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