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產業資料共享新變革
2020年7月開始,一家公司理賠送件,全聯盟成員都能授權轉收,甚至,區塊鏈實現了共享但不共用的跨公司資料互通架構,打破了臺灣保險產業的資料孤島,展開跨界合作新時代
2020年7月開始,一家公司理賠送件,全聯盟成員都能授權轉收,甚至,區塊鏈實現了共享但不共用的跨公司資料互通架構,打破了臺灣保險產業的資料孤島,展開跨界合作新時代
區塊鏈技術成功開啟保險公司彼此間資料共享的大門,讓原本各自獨立的數據孤島,透過聯盟鏈串起,做到保全變更、理賠申請的即時協作;下一階段,整個保險產業的大方向,是串接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來做到理賠自動化
若只是少數保險公司各自與醫院串接,效益不大,得要所有保險公司加入,醫療資訊交換的場景才算完整。當保險公司需要法規鬆綁,或是跨部門協調時,保險局願意出面
保發中心已完成強制車險電子式保險證;壽險業的電子保單存證,預計今年12月底可上線。接下來更要建置保單存摺功能,讓保戶可一次性總覽各家投保資料
第一步先建立保險資料交換共通標準,再展開聯盟鏈系統建置,更引進雲端測試,同步讓各保險公司對測,保險局更要求資安標準得達到A級機關的水準
新光人壽未來想要實現的模式,就是靠AI模型、RPA做到理賠全程自動化,關鍵就是得先在前端串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來打通資料進件的最後一哩
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醫療理賠申請的作法,台灣人壽已經有了3次的豐富經驗。台灣人壽更預言,在此次保全/理賠聯盟鏈的推動,將為保險產業掀起一波IT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