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期望海姆能終結波迪克家族的遺憾。儘管老波迪克忙於世界各地實驗室的工作而長年缺席,從未協助小波迪克做過研究,卻依然以極高的標準要求兒子。要獲得他的青睞,唯一的辦法是擁有傑出的學術成就,而且從小學時就開始。海姆天資聰穎,理解艱深的概念毫不費力,還能提出優秀的原創想法。就各方面看來,他都是當學者的料,年輕的天才。
但是海姆當了逃兵。他十多歲時開始抗拒父親要他繼承衣缽的壓力。他把頭髮染黑,到鞭擊金屬樂團當鼓手,跟粗人混在一起,經常好幾個星期不回家。1988年,海姆十七歲時,他的父親做了預測。家庭聚會時,他公開感嘆兒子缺乏紀律。
他斷言:「海姆絕對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海姆也不需要提醒父親,他永遠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預言儘管讓他傷心,卻也撥動了更深處的心弦。為了達成他(而不是他父親)的期望,他必須能預測未來。
我們要怎麼預測未來?
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除了IBM等大型企業和國防工業之外,其他單位都沒有這麼龐大的運算能力。當時的超級電腦效能大概跟現在的iPad相仿。現在是資料寶庫的網際網路當時剛剛萌芽,也沒有谷歌、維基百科和推特。以電腦預測未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1995年以數學和認知科學(把心智視為資訊處理機制來研究的學科)雙學位畢業後,波迪克在伊利諾州橡樹園的Magnify公司找到工作。這家高科技公司的老闆是大型資料庫探勘先驅羅伯.葛羅斯曼(Robert Grossman)。波迪克很快就在公司裡展現實力。他和葛羅斯曼與幾位研究人員,一起撰寫了一篇關於藉助大型資料庫預測信用卡詐騙事件的研討會論文。這套系統運用機器學習技術(以演算法分析大量資料的人工智慧技術),偵測詐欺交易的固定模式。
有一種警訊是在加油站刷卡一美元加油,接著到銀樓大買一萬美元(這表示竊賊先測試信用卡,再盜刷大筆金額)。
Visa卡公司審視這套系統,發現它可協助他們自己的方法,很快地用它來阻止一萬美元的珠寶交易。本質上,這套系統是在預測盜刷事件,進而加以阻止,一小時內可掃描三十萬筆交易。它就像個電腦水晶球,以數學和半導體預測未來。
波迪克開始在閒暇時研讀新趨勢:以人工智慧方法探討股票市場。當時類神經網路已經成為華爾街的熱門話題,至少從波迪克當時讀的這幾本書看來是如此。企業界據說已經開始研究模糊邏輯和遺傳演算法、機器學習,以及專家系統等人工智慧的各個分支。波迪克對這幾方面都很擅長,因此相信能運用自己的專長來預測股票動向,從中獲利。
1997年夏天,波迪克造訪芝加哥的銀行與避險基金(代表有錢投資人進行大筆交易的民間投資公司)人力仲介伊利亞.塔爾曼(Ilya Talman),說他想用AI預測市場動向。
塔爾曼看著波迪克,好像看到神經病一樣。他說:「如果有個人才二十六歲,以前完全沒有相關經驗,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誰會雇用你?沒有人,根本沒有人。」
此外他解釋,當時沒有合法公司使用類神經網路或模糊邏輯來預測市場動向。波迪克當時看的書全都充滿誇大的宣傳。塔爾曼說:「你得去找個正常工作,慢慢往上爬。」波迪克嘲笑地說:「我才不會去做一般的狗屎程式設計工作。」幾天之後,他匆匆翻閱《芝加哥論壇報》的人事廣告,在一堆房地產仲介和建築工徵求廣告中看到一則廣告:「徵求資料探勘類神經網路市場預測人員」,沒有公司名稱,只有電話號碼。
波迪克帶著這個廣告去找塔爾曼,說:「你說沒有我能做的工作。看,他們就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登廣告找市場預測人員!」
經過漫長的面談程序,波迪克於1997年9月取得霍爾的工作。
霍爾交易是全世界最複雜精細的金融公司之一,專精股票和股票選擇權。該公司於1985年成立,創辦人是數學家、交易員和廿一點高手布雷爾.霍爾(Blair Hull)。公司裡有許多物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其中有許多曾在伊利諾州的高能物理研究機構「費米實驗室」工作。波迪克的父親非常熟悉這所位於芝加哥城外的實驗室,它在夸克發現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艾瑞.波迪克多年以來也曾來去這裡許多次。小波迪克雖然沒有走上獲得諾貝爾獎的道路,但父親仍然很高興他能跟費米實驗室的老同事一起工作。
波迪克進入霍爾之後的第一件工作,是用機器學習技術創造演算法,預測股票選擇權市場動向,而機器學習技術正是他在Magnify使用的AI技術。
當時華爾街剛開始展開急遽的交易方式變革,未來的演算法戰爭也剛發生幾次交火。
那時,大多數公司用來交易的演算法,都是沒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程式,就像只會依據程式設計師設計的基本規則行動的單細胞生物。它們會掃描市場,尋找徵兆,就像遠古時代的動物只會吃掉眼前的所有東西。微軟的平均股價在這半小時內上漲了1%?好,買微軟,咔嚓!
但實際交手證明,對於能像真人交易員一樣學習、預測,並且隨時適應多變市場狀況的AI演算法而言,股票市場太笨拙了,原因大多是人類在系統中不斷干擾。
1997年霍爾雇用波迪克時,美國股市大致分成兩部分,其一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員透過註冊經紀商和專業經紀人,在著名的交易大廳交易IBM和奇異這類大型藍籌股。另一部分是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大約有五百家造市商在此代表客戶買賣股票,交易目標通常是英特爾、思科和蘋果等著名高科技公司。NYSE交易在華爾街十一號的大行情板廳進行,交易員透過誇張的手勢和高喊委託單來交換資訊。納斯達克的造市商則大多透過電話交易;納斯達克股票委託單有時會以電子方式輸入,但完全不透過人員進行的交易非常少。
人類雖然已經發展出複雜的生態系,但與電腦間互動依然不理想。專業經紀人和造市商的行為無法預測,對買單和賣單的回應可能時時不同。委託單必須精確,死板的電腦系統才能順利運作,但人有可能犯錯,從而擾亂了電腦。
這時必須有所改變。我們需要新的交易池,讓演算法正面對決。我們需要電腦交易池,讓演算法在對它們而言最自然的環境中演化成長,發展出自己的生態系。電腦交易程式在其他電腦裡面運作時(而不是在狂熱的NYSE交易廳或納斯達克造市商的交易台),就像魚在水中一樣無比暢快。在波迪克首選的選擇權市場中狀況更糟。所以波迪克到職三個月就立刻轉換跑道,到公司其他部門發揮,目標大多集中在歐洲選擇權市場,因為這塊市場電子化程度較高。沒多久他就成為霍爾首屈一指的電子交易策略專家。
1999年,高盛以五億美元收購霍爾。這次收購代表高盛內部出現極大的轉變:這家典型的老式上流華爾街公司也開始發展電子交易。這次轉變促成高盛於2000年代崛起,成為全世界最雄心勃勃也最老練的交易大亨之一。
這次收購對波迪克衝擊頗大。一家華爾街大型銀行突然占據他的人生。他一向覺得自己是自有一套想法的局外人,是個碰巧擁有世界級科學家頭腦的獨行俠。霍爾是波迪克這類特異博士和天才少年的溫室,更強化他這種局外人的自我意象。反觀高盛,則象徵體制和欠缺個性的華爾街金權。
他決定主動出擊,從內部發現高盛的面貌。他覺得自己像個滲透到敵方內部密室的間諜。他要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為自己確定它是好是壞,或者兩者都不是。(本文摘錄整理自《暗池》,行路出版提供)
書名 暗池:人工智慧如何顛覆股市生態
史考特‧派特森(Scott Patterson)/著;甘錫安/譯
行路出版
定價:499元
作者簡介
史考特‧派特森(Scott Patterson)
《華爾街日報》記者,在美國首都報導政府法規相關新聞,尤以報導深入的高科技新聞而聞名,熟諳高頻交易、演算法交易、暗池等主題,另著有The Quants: How a New Breed of Math Whizzes Conquered Wall Street and Nearly Destroyed it。圖片來源_Amazon
熱門新聞
2024-08-14
2024-12-22
2024-12-20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