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美國南部紐奧良等地受卡翠納颶風侵襲,根據估計,經濟損失在千億美元以上。但是,按照經濟學家的說法,災後重建反而將對未來的「經濟成長」有所助益。

每當這種極端的事件出現,都能讓我們更看清楚經濟發展的本質。很明顯,紐奧良的居民再怎麼努力、外界的援助再怎麼多、都市重建再怎麼成功,紐奧良都不會是舊的紐奧良了。記載著紐奧良光榮音樂歷史的史蹟沒有了,成千上萬的家庭曾經投注愛與關懷的家園不見了,幾十年來朋友可以把酒言歡的街角酒吧消失了……這些都將只在紐奧良居民的記憶裡,或者將來,在已成為神話傳頌的歌謠裡。但是在「明天過後」,經濟統計數據卻有可能告訴你,該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到達新高峰——因為建了新道路、新教堂、新學校、新家園……

為何我們覺得今不如昔,因為天災而失去許多寶貴的事物,我們最常採用的關鍵經濟指標(經濟成長率、國民所得),卻反而很諷刺地「成長」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平常使用的經濟指標,重流量而輕存量。

所以,一種讓人既感傷又憤怒的狀況就有可能出現了:山老鼠盜砍了一大片百年森林到市場上賣,水土保持不佳以致引發土石流、水庫淤積、和民眾缺水。民眾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對「經濟成長」卻是有貢獻的——木材的交易、治水的支出(可能多達八百億啊!)、水庫的疏浚等等。

我們一般人感受到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快不快樂,其實是社會的總體存量(包括自然與人為的資產),像森林美不美、古蹟歷史悠不悠久、道路系統完不完善、或是自來水供應的穩定性,而不是特定時間內一個社會的資產的變動狀況(挖了又補數十次的馬路,要比百年石子路有經濟貢獻得多,但是很少人會希望你家門口前的道路是前者吧?)。

像義大利、西班牙等等這些國家,國民平均所得固然略大於臺灣,但是我們實質感受到的生活水平差距,卻遠不僅止於帳面數字所顯示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和這些歐洲國家相比,我們流量相差有限,但是存量卻相去甚遠。

長期以來,我們所追求、所習慣的生活模式,向來是不注重累積與保存,只在乎成長。「經濟成長」與「更好的生活」被劃上等號,很少人加以置疑。在這種思維的制約之下,任何需要靠累積與保存來運作的經濟模式,注定很難在這塊土地上建立扎實的基礎。

我們說要發展觀光休閒產業,我們的觀光區卻到處是急就章式、與所在地不知有何有機連帶的詭異石雕石像;我們說要發展數位內容、文化創意產業,我們的數十個電視頻道,卻盡是一些隔天連主持人自己都不想再看的口水節目。這樣的觀光產業,當然吸引不了外國觀光客;這樣的電視節目,當然沒有辦法外銷;這些產業,說穿了,都只有流量,沒有存量。

我們過去擅長的產業,像是電子、成衣、塑膠、製鞋等等,都是典型的流量型產業。為了要取得這樣的流量,我們究竟付出什麼樣的社會代價,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只看見冰山的一角(像是RCA的廠區污染事件)。中國經濟的崛起,令人憂心的是,中國顯然是一個願意為取得經濟的成長,付出更高代價的國家。而以中國規模之大、幅員之廣,最後共同承擔這代價,恐怕將會是全人類,而不僅只是中國。

我們的目光如果永遠只停留在保三保四,即使我們的國民所得有了兩萬、三萬美元,只怕,我們還是一個生活在環境滿目瘡痍、修修補補的二流國家。這,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