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有一種邏輯,表面上看來很順理成章,似乎錯不了:如果有一種原料、元件、或是設備,是我生產產品時長期且大量需要的,光是我的採購量就可以吃下一座(或更多)上游工廠的產能,我何不肥水外人田,自己就來往上游發展?
會這樣想的公司,大小都有,中外不分,最近的一個,就是剛剛宣布要和友達合併的廣輝。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年廣達為何要創廣輝吧。廣達,當年是筆記型電腦公司第一大,但是當年的筆記型電腦供應,則是深受液晶面版供應吃緊之苦。本身既然市場最大,光是自己跟自己買,就有了規模經濟,又可以解決短線的燃眉之急,豈不是再完美不過的發展策略?至少當年是有許多財經媒體是這樣大力讚揚的。
這種邏輯的問題在於,它和兩個同樣簡單的邏輯是相衝突的。
其一,規模經濟是相對的,不是大就有規模經濟,而是要比你的競爭對手大,才具有競爭意義的規模經濟。廣達的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佔了全球市場的三成,但是沒有任何下游關係企業的面板廠仍舊有三種層次的可能性,創造比廣輝更大的規模經濟:另外七成的筆記型電腦螢幕有半數以上向同一廠商採購、加上桌上型螢幕所創造的數量、以及結合液晶電視市場的規模經濟優勢。
其二,把包辦上游的零組件或是設備供應想成是「肥水外人田」,其實是奠基在一個假設之上——上游的業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這樣的假設,當然是經不起考驗的。我們不都已經很熟悉這幾年來臺灣液晶面板產業的動態起伏,面板產業非但不是穩賺不賠,廣輝甚至還是廣達這幾年來獲利最大的包袱。
宏碁自從切割出專職代工生產緯創之後,產品訂單也不必然委交緯創生產,而是在市場上擇優下單。這道理再簡單不過:在水平分工的架構之下,上游的損失(削價),就是下游的獲利,但是像廣輝——廣達這樣的准垂直鍊結,等於是已經把市場的潛在機會與風險都內部化了,廣輝賣得貴,吃虧的是廣達,廣達猛砍價,廣輝帳面上難看,但是最終還是反映在廣達的財報上。
我這麼寫,並不是說所有的垂直整合都不可行。創辦廣輝要對廣達有利,還是得回歸產業最最基本的邏輯:除非你具備真正的規模經濟,成為產業中的最便宜;或是你掌握獨特的關鍵技術,能夠幫助廣達建立產業的進入障礙。但是在廣輝創辦之初,我們實在看不出有這兩種可能性的蛛絲馬跡。廣達與廣輝之間的關係,最多也只對廣輝建廠初期的訂單無著風險有所助益,長期來說,反而是對廣輝的規模擴張有害無益。至於產能吃緊,經濟學ABC不也告訴我們,供不應求,市場供給自然會增加,何需自己費心呢?
喝牛奶不用自己養牛的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可怪的是,大家同時也相信,一旦吃得下一條牛,自己養牛還是可行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養牛與否,和你喝得下多少牛奶,吃得下多少牛肉沒有一點關係,真正的關鍵是,你所需要的牛奶與牛肉,是用買的划算,還是自己生產比較便宜。
熱門新聞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