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2001年底,Apple推出第一臺大家都不看好的iPod,到2004年底的時候,iPod已經是每個人耶誕節最想要的禮物,而且還有人為了搶一臺iPod而殺人。這個產品原先從不被看好,經過2年的時間醞釀、改版,然後爆發,大概是3年的時間。然後又經過了2年,到了2006年底的時候,專家認為隨身音樂的高階市場只有iPod獨占了。從非正式的統計中,我們得知一個電子產品從設計開發到消費者手中,大概至少要10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iPod從被構思到現在為止,經過約7年了。

這個時間很長,各位想想,7年裡面你換了幾次工作?這7年裡面我們都仍執著於深入一個產品、一個技術領域,或者深入培養我們自己的能力嗎?還是我們不停地為自己的足跡下結論,卻仍沒有下對過結論?

由於資訊的發達,訊息流通快速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羅馬是一天造成的」,而且這樣的錯覺被大家不知不覺地運用來評估事物,甚至做為決策的參考,也就因此我們急著下結論,在資訊不明或者還不需要反應的時候亂動,接著感到沮喪;卻不知是因為我們太聰明了,腦筋轉了幾十圈,週遭的世界還沒轉到一圈。

4年之前,每年都有人預測該年是液晶電視元年,會有很大的銷售量。結果直到2006年大家才比較能接受這樣的銷售量才像個元年的感覺。

Internet在學術界使用了十幾年之後,才開始被發掘並且商業化,又經過了兩三年的醞釀,才開始爆發。這些事情很簡單地描繪出一個道理:任何產品,不管我們以為的前景(錢景)有多好,都需要度過醞釀的鴻溝階段,在這個階段會有很多公司倒下,才會將產品深化到市場中(請參考《龍捲風暴》這本矽谷PM聖經)。

有一個老前輩感慨地說,現在沒有人有耐性花時間思考如何cook一個產品,一家公司與市場,因為也沒有老闆想看這些。大家都很急,急著做新產品,期待新產品明年就大發利市,iPod這樣的產品都需要cook 3年了,我們手上有哪一個產品能夠只花2年就大發利市嗎?

日本著名節目「搶救貧窮大作戰」很殘酷地形容這樣的期待叫做「天真」。

數位時代雙週刊在「Top 25亞洲科技經理人」中下了一個小標:孤獨等待時機成熟的創新想像者。我們看到的都是產品開花結果的時候,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從一粒種子落土到開花結果的過程會很漫長,但是我們大多數會從種子落土隔天的高度期待,變成2個月之後的仍有信心,乃至於8個月之後的且戰且走,最後是1年半之後的夢醒時分,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放棄了。而有大智慧的成功者,卻往往可以再熬3倍的時間,用盡各種方法,保存實力,尋找測試客戶的口味直到產品開花結果為止。

由於想像世界轉很快,導致我們燒錢的速度變很快,一個決策都還沒看到結果就趕快下另外一個決策,公司本來可以賺更多,卻無端地因為亂動而損失了許多利潤。時機的判斷並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方式,有一個成功的業界長者就很明白地說,反正新東西就是先細心烹調2年再說,用2年累積的資訊、客戶意見、成本資料、人員的技術等作為未來2年的決策基礎。如果覺得太長,1年或1年半也可以。

重點要了解該產品的本質,也就是基本要做到好的事情,例如手機就是要精緻、收訊好、待機時間長;冷氣機就是要夠冷、安靜不滴水。只有認真把本質做好做對,持續提升品質的人,才有辦法度過產品的鴻溝與市場醞釀階段。

因為「明天如果不把產品上市去賣,就會失去市場、失去競爭力」的「想像」,所以我們折衷了很多應該有的功能(測試驗證,外觀設計,使用者介面,產品穩定性)-只是為了換取時間。現實世界已經沒有所謂的先進入市場會獨占市場的事情了,重要的則是哪些廠商有辦法持續在鴻溝階段逐步修正,讓產品在2年的時間裡面脫胎換骨,變成消費者眼中的最愛。有效地運用每次出擊的力量,後發而先至,這才是真正有花心思在耕耘市場與產品。弄錯了時機,就白白浪費力氣,並不一定是我們的產品不對,絕大多數的問題在於時機不對。

急著趕不如冷靜下來想,先pass過這一輪也無妨,就像打橋牌一樣,pass一輪並不會決定勝負吧。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