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豪/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專案經理
經濟發展全球化在網際網路與資通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已經成為無可避免之趨勢。在以全球為基礎的激烈競爭環境下,引進外國人投資係提升經濟實力與地位之重要策略。透過外國資金的引進,不但可以帶來經濟的成長與就業機會的增加,同時亦有助於將整體產業推向全球競爭的舞臺。
以純經濟分析的角度來檢視本國經貿的發展,在一般製造業與服務業中或可得到一定的佐證;然而當服務本身亦被視為商品的一種,對於以服務閱聽大眾的文化視聽產業,是否可以同等的思維模式,套用前述的理論,可能仍有爭議。
從好的面向來看,電視媒體開放外人投資確實可能帶來資金的投入、行銷與製作、管理技術的引介與擴散等好處。但是從另一角度觀察,優勢主流文化的科技與影視媒介集團,其擁有的技術、節目、行銷管道與資金等規模優勢,常常凌駕或獨占地主國的市場,甚而造成跨國文化的節目取代了地方觀眾的視聽習慣與品味,形成文化上的歧視與發展的不利,這也是外來資金在進入本地市場時所引起的一些批評與討論。
事實上,即便對於媒體管制解禁,也僅是從政府介入管制的型態轉變成採取市場自由競爭的模式。然而,隨著資通訊技術匯流(convergence)的發展,網路層級的分離已經成為必然之趨勢,當電信與傳播網路之間的界限愈來愈不明顯,加上網路、服務與內容層級式的分立結構逐漸朝向分別管理的模式時,在單純的傳輸平臺上是否仍需依循舊有的內容管制思維,可能是相關主管機關必須要審慎考量的。
綜觀世界各國對於廣電媒體在限制外資的政策選擇手段上,往往從公司「操控權」的角度對股份所有權做出比例的限制;誠如前述,對於外資的管制並不能僅從經濟層面分析,尚需從其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意涵來思考。然而,就管制政策面的思考,文化保護的目的與對於廣電媒體所有權的規範手段,是不是有其一定的關連與必然性,可能是有待討論的。
歐美國家的相關規範
觀察國外對於有線電視的相關規範,以美國為例,其對於傳播媒體外人所有權的管制,在有線電視產業上是採取開放的立場,主要的原因在於有線電視並不類於無線電視使用一定的電波頻率,因此並沒有一定公共利益必須被滿足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管制介入程度應是最低的。
另外,參考歐盟在2002年所公布的架構性指令(Framework Directive),其中已將「實體網路」與「傳輸服務」分開處理,雖然歐盟大部分的會員國皆相當強調文化上的自主性,但是依據該指令的精神,傳輸網路(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與內容服務(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service)本來就是迥異的兩回事。因此在匯流趨勢下,即便是相當重視文化保存的歐盟國家,其未來通訊傳播的管制方向,亦將趨向將內容與傳輸網路分別管理。
股份與資格限制規範
我國1999年通過的「有線廣播電視法」,一反過去禁止外國人不得為有線電視系統之股東規定,於該法中制定了第19條第2項的規定:「外國人直接及間接持有系統經營者之股份,合計應低於該系統經營者已發行股份數百分之六十,外國人直接持有者,以法人為限,且合計應低於該系統經營者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二十。」事實上,除了股份所有權的比例限制外,在「有線廣播電視法」中亦有關於資格的限制,如第20條第1項規定:「系統經營者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董事,不得少於董事人數三分之二;監察人,亦同。」同條第2項亦規定:「董事長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除此之外,該法亦授與主管機關一定之裁量權限,如第23條規定:「對於有外國人投資之申請籌設、營運有線廣播電視案件,中央主管機關認該外國人投資對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有不利影響者,得不經審議委員會之決議,予以駁回。」
本國自製節目規範
除了股份限制與資格限制的規範外,「有線廣播電視法」中另有本國自製節目的規範,依據同法第43條規定:「有線廣播電視節目中之本國自製節目,不得少於百分之二十。」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限制並非是一種內在性的架構規範,而是以行為規範的方式來達到本國自製節目的要求。在規範意義上,至少本條明顯表彰了文化保護的目的;相較於所有權的限制在手段與目的上的不明確,透過節目自製率的要求還比較容易達到「文化保護」的意旨。
文化保護的議題確實是一個國家廣電政策必須思考的重點,然而觀察國際趨勢的發展,對於內容管制多半已經與實體網路層分開處理。在未來層級化的管理架構下,要求不具內容價值判斷的網路傳輸層,負起保護本國文化的責任,是否適當?可能是主管機關所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外;同時,在替代性的規範上,除了透過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外,是否可透過制定本國節目自製比率或是以獎勵的方式,反而比較容易達到文化維護的目的。簡言之,文化保護的策略,應該與「外資管制」的概念區分開來。對於本國文化的保護殆無疑義,但是該採取如何的手段,主管機關尚須審慎考量之。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