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明/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
前面幾篇都談到資訊科技對企業的影響日益提高,而且已經進入政策面與策略面,身為資訊部門主管,常常需要為公司做出重大決策。美國有一項統計指出,製造業的資本設備投資中,前兩項分別是生產設備與資訊通訊設備,早期,生產設備的投資遠超過資訊通訊設備,但這兩條曲線在1992年形成了一個交叉,代表著製造業的資訊通訊設備投資,已經成為製造業重要的生產力改進方案。而資訊部門主管為公司規畫的資本支出,是不是能夠為企業帶來相對的成效,往往與資訊部門主管的決策能力有關。
早期,企業的組織是屬於中央集權式的運作方式,所有決策也都由最高層的主管來做,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以及時代的進步,高層把許多決策的責任交給適當的專業經理人,其中,資訊系統更需要較為高深的科技素養,所以,大多數企業都把資訊規畫的決策,交給資訊部門主管來決定,而決策的品質好壞,一方面與決策者本身的特質有關,另一方面則與決策的過程有關。
我記得在1998年與1999年間,企業因為擔心Y2K問題,紛紛尋求電腦公司協助,希望可以改寫舊系統的軟體,藉以符合新世紀需求,在當時這是非常熱門的議題,而眾多企業中,就有部分資訊部門主管的決策顯得高瞻遠矚,例如:台積電就把Y2K的問題與建構下一代資訊系統結合在一起,進而在電腦架構與主要的營運系統上全面翻新,這樣的做法不但完全解決了Y2K問題,同時又可以讓公司的營運建構在一個更具未來性的系統上發展。
然而,主管在決策過程中,個人特質往往會影響到決策品質。有的主管喜歡靠自己的經驗判斷,或者用直覺式的方式做決策,另外一些主管則會召開會議廣徵意見,還有一些主管甚至常常請教企業外部的顧問,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其實要看決策的事情性質而定。一般來說,較為單純而需要快速反應的事情,經驗法則大概是較好的選擇,但是,涉及不同專業又複雜的事項,也許就要考慮集體的智慧與外部的諮詢。
在複雜的決策中,理性決策往往會達到較好的效果。一個典型的資訊架構決策,是結合了電腦軟硬體知識、企業的組織與能力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等,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並且徵求專家意見列出決定因素的權重,再由許多不同的方案中,根據上述的標準與權重來評分,往往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決策基礎。但是,許多企業並沒有給資訊主管足夠的訓練,所以,有時會有不盡理想的決策,針對這個部分,其實可以藉由管理學的KT決策分析課程協助,這是Kepner與 Tregoe兩位美國教授所發展出來的課程。
不過,管理的挑戰在於人並非全然理性,不僅容易受到組織習慣與文化規定的種種影響,每個人內心的價值觀與意圖也都會影響決定,所以,決策者要清楚了解群體工作中,重要的非理性因素,這些包括了團隊成員的態度、情緒以及組織文化中長期以來的行為準則。這樣的前提,資訊主管一方面要引進新的觀念,另一方面又必須在舊文化與舊傳統中取得妥協,確實需要很高的人際智慧與政治技巧,如果過分重視技術就事論事,得不到其他部門的支持,致使好的決策無法執行,對企業而言也是莫大的損失。
我建議資訊主管都要接受管理方面的教育課程,多多接觸人類行為與心理相關的理論,並且實際應用到工作上,才能發揮更大潛力。口述⊙黃河明 整理⊙楊惠芬
相關閱讀: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1)積極參與協助企業擬定經營方針
CIO職涯規畫新思維系列(2)充分發揮管理的功能,達到企業績效指標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3)企業的策略與組織之間的關係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5)由創新轉型談IT主管的宏觀視野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6)全球化企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7)資訊主管應該從組織的觀點來規畫系統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8)創造更大的IT價值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9)組織功能必須與營運緊密結合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10)知識能否轉換成創新,攸關企業競爭力
CIO職涯發展新思維系列(完)資訊部必須快速學會全球營運總部的IT規畫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