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對很多老闆而言,是一個太抽象的口號,它不夠具體,而且時常被誤認為是要靠運氣、要靠天分,管理創新甚至被認為只是一門藝術,但其實並非一定如此。

近來學術界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議題,就是由IBM倡導的SSME(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簡單來說,這是一套管理創新的方法和技術,藉由科學化的管理方法,讓創新可以按部就班,一再重複進行。例如在服務的創新上,就已歸納了數十個科學化的方法去作創新的研發。讓創新的成功有方法可循,而非歸功於運氣,這就是SSME追求的目標。

創新有一個可以管理的方式,就不會只是藝術,老闆就可以訓練員工往創新的路上走,可以透過給環境、給方法、給工具,那麼創新就不再只是前10%的天才才能做得到,其他70%的平凡人也能做得到。

頂尖的天才怎麼做創新?Googl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Google容許員工撥出20%的工作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專案研究,作得好的專案就會被選為公開的服務。Google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員工都是前10%的天才型人物,所以採用開放式創新管理,就是不限制、給予自由發揮的空間。

Google是偏向藝術家的創新管理方式,但我們是大多數那70%的平凡人。平凡人怎麼做創新呢?學術界的碩博士論文寫作方式,其實就是平凡人可以借鏡的創新模式。

論文寫作的第一章,要說明研究背景與目的,這就是創新方法中的「界定問題」,創新不應只是漫無目的,天馬行空的做。論文的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對應創新的方法,就是評估別人做了什麼。先做文獻探討,一方面是要確認自己要研究的目標,是否他人早就已經有研究成果了,另一方面,先看過別人做過的論文,才能知道還有哪些是沒人做過的,從中找到啟發,這就是創新的機會。

論文第三章要說明研究方法,這就是創新的框架,評估對於不同型式的創新應該選擇什麼方法,這方法雖然沒有絕對的,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創新要找到對的方法才會事半功倍。論文第四章就是研究內容的探討,最後就是結論。

論文研究是知識創新的過程,學校是知識創新的環境,這些都可以提供給企業作為創新的借鏡。例如,指導教授在論文研究中扮演重要的引導角色,那麼企業做創新也可設立導師制度,來引導同仁創新,也要建立創新的同儕團體,營造一個可發表創新的社群。公司提供創新的環境,資深的長官當導師,不同部門的同事可以當作同儕,彼此挑戰想法、腦力激盪,就會有更好更創新的想法。

界定了標的,依循方法論,參考他人作法,探討實際問題,找到了機會點,投入時間,在創新的環境下,導師、同儕和社群一起激盪,創新就是一個可以重複做的事。

在現實的企業環境裡,像是服務業,可能忙著賺錢都來不及了,沒辦法建立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與機制。如果老闆重視創新,亦認同創新是一個具體可管理的做法,但就是沒時間建立創新環境,那麼可以考慮跟學校建教合作,因為學校的創新平臺已經存在,學術知識上的創新模式,可以複製成企業的創新模式,把學術研發的能量用於企業內的研發創新。

把創新具體化,不要視為抽象的東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到創新的機會點,只要老闆願意這麼看待創新,先從一點點的小改善做起,慢慢累積後,成效會成等比級數的成長,就會是企業重要競爭力的來源。口述⊙曹承礎 整理⊙黃彥棻

作者簡介:
曹承礎─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
美國伊利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曾擔任臺大EMBA執行長與 Global MBA總召集人,及臺大資訊管理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