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目前一般人對「領導人」的定義,高效能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好的領導人。例如,美國前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 1884-1972)毫無領袖魅力,然而他幾乎是美國史上效能最高的執行長之一。同樣的,我在長達六十五年的企管顧問生涯中,曾經和無數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合作過,其中最出色的人才往往不是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領導人類型。他們無論是個性、態度、價值觀、長短處都各不相同,從活潑外向到近乎孤僻、從個性隨和到控制慾強、從慷慨大方到節儉吝嗇,什麼樣的人都有。

他們之所以能展現高效能,是因為他們都能遵循以下八種做法:

● 他們會問:「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 他們會問:「對公司而言,什麼是對的事情?」

● 他們發展出行動方案。

● 他們負起決策的責任。

● 他們負起溝通的責任。

● 他們聚焦於機會,而非問題上。

● 他們召開建設性的會議。

● 他們在思考時和言談間,想的和說的都是「我們」,而不是「我」。

頭兩項做法能提供他們所需的知識,接下來的四項做法幫助他們把知識轉化為有效的行動。最後兩項做法確保組織上上下下都有責任感和有擔當。

需要做什麼?
第一個做法是問:「需要做什麼」。請注意,不是問:「我想做什麼?」而是:「需要做什麼?」詢問有哪些工作需要完成,並且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是成功管理的重要步驟。即使是最幹練的管理者,都可能因為沒有問這個問題,而變得缺乏效能。

當杜魯門在一九四五年當選美國總統時,他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他想要完成羅斯福新政中的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這些改革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遲遲沒有推動。但是當杜魯門問道: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時,他領悟到,外交絕對是首要之務。於是,他好好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每天一上班,就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說明外交政策。結果,他成為美國史上在外交事務上效能最高的總統。他遏止共黨勢力在歐洲和亞洲擴張,同時又透過馬歇爾計畫,啟動了全世界隨後五十年的經濟成長。

同樣的,當威爾許(Jack Welch)接任奇異公司執行長時,他了解奇異公司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是他想推動的海外擴張計畫,而是設法淘汰無法在產業中居數一數二地位的事業部門,無論這些事業單位目前有多麼賺錢。

「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包含了不止一項緊急任務,但高效能的管理者不會一心多用,他們會盡可能集中心力於一項工作上。如果他們也和少數人一樣,每天都需要在工作步調上有一些變化,才能表現得最好,那麼他們會挑選兩件事情來優先處理。我從來沒有碰到過任何能一心多用、但仍然展現高效能的管理者。因此,在詢問:「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後,高效能的管理者會設定優先順序,並且固守排定的優先順序。對企業執行長而言,首要之務可能是重新界定公司的使命。對部門主管而言,首要之務可能是重新界定自己負責的單位與總公司的關係。其他工作,無論有多麼重要或多麼吸引人,都必須暫時延後處理。不過在完成了原本的首要任務後,管理者應該重新設定優先順序,而不是開始做原始清單上的第二項工作。他會問:「那麼,我現在需要做什麼?」通常這個問題會引發不同於原始清單的新優先順序。

我們要再度以美國最著名的企業執行長為例:根據威爾許的自傳,他每隔五年就會自問:「我現在需要做什麼?」而且每一次都因此而重新設定出新的優先順序。

但是威爾許在決定未來五年要將心力專注於哪些事情之前,也會仔細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他問自己,在最需要他投入心力的兩、三項工作中,自己最適合承擔哪一項工作。然後他就專注於這項工作,其他工作則授權他人處理。高效能的管理者總是專注於自己最擅長、做得特別好的工作上。他們知道,如果最高主管展現高效能,那麼公司也會表現出色,反之,如果最高主管表現不好,公司業績也就乏善可陳。

對公司而言,這樣做「對」嗎?
高效能的管理者的第二個做法(和第一個做法同樣重要)是問:「對公司而言,這樣做『對』嗎?」他們不會問:「對公司老闆、股價、員工或主管而言,這件事對不對?」他們當然很清楚,要有效執行決策,決策能不能獲得股東、員工和主管的支持(或至少默許)非常重要。但他們也知道,任何決策如果對公司而言不是正確的決策,那麼對其他利害關係人而言都不會是正確的決策。

單單問「對公司而言,什麼是正確的決策?」並不能擔保你們作出正確的決策。因為即便最出色的管理者都不過是凡人,難免犯錯,也懷有偏見。但是如果沒有問這個問題,卻一定會導致錯誤決策。

化計畫為行動
管理者都是做事的人,他們執行任務。除非能將知識化為行動,否則對管理者而言,知識毫無用處。但在採取行動之前,管理者必須預先規畫。他必須思考想要達到的成果、可能的限制、未來如何修正、檢核點為何,以及如何運用時間。

首先,管理者透過「在未來的一年半到兩年,公司應該會期望我有什麼貢獻?我會致力於達到什麼成果?在什麼期限之前完成任務?」等等問題,來界定想要達到的成果。然後他會思考行動的限制:「這樣的做法是否合乎倫理?能否為組織內部接受?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組織的使命、價值和政策?」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無法保證行動一定有成效。但如果違反這些限制,就一定是不正確的行動,而且也達不到效果。

行動方案只是宣告意向,而非承諾,因此絕對不能變成束縛。行動方案一定要常修正,因為每一次成功都會開創新機會,每一次失敗亦然。每當企業經營環境、市場、尤其是企業內部人員發生變動時,行動方案也必須有所調整。任何書面計畫都必須預留修正的彈性。

除此之外,行動方案應該建立查核系統,檢視成果是否合乎預期。高效能的管理者通常都會在行動方案中規畫兩個檢核點。第一個檢核點是計畫進行到一半時;比方說,九個月的時候。第二個檢核點則是在計畫結束後,擬定下一次行動方案前。

最後,管理者必須根據行動方案來管理時間。時間乃是管理者最稀少、也最寶貴的資源。而組織──不管是政府機構、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往往在無形中浪費很多時間。除非行動方案能夠主宰管理者運用時間的方式,否則也只是枉然。

管理者將計畫化為行動時,必須特別留意決策、溝通、機會(相對於問題)和會議。以下會逐一探討這些議題。

有效決策的責任
一直要等到相關人等都了解下列事項時,才算真正做成決策:

● 由誰負責執行決策;

● 完成期限為何;

● 這項決策將影響哪些人(因此他們必須了解並贊同這項決策,或者至少不會強烈反對);

● 必須告知哪些人這項決策(即使決策不會直接影響到他們)。

組織中許多決策都因為沒有遵守這些基本原則,以至於窒礙難行。三十年前,我有個客戶在快速成長的日本市場上喪失龍頭地位,問題出在他們在決定與新的日本夥伴合資後,從來沒有釐清誰應該負責通知客戶:新夥伴的產品規格是用公尺和公斤計算,而非英尺和英磅。結果沒有任何人發布這個訊息。

依照大家預先同意的時間點,定期檢討決策,和從一開始就謹慎決策同樣重要。因為如此一來,可以在不好的決策造成實際損害前及早修正。無論是決策執行結果或決策背後的假設,都可以包含在檢討內容中。

對於最重要和最困難的決策,也就是有關人員雇用和升遷的決策,這樣的檢討尤其不可或缺。學者在研究有關人事的決策時發現,這類決策只有三分之一算是真正成功的決策;三分之一很可能既不成功,也不算失敗;另外三分之一則明顯失敗。高效能的管理者明白這點,因此會(在決策六個月到九個月後)檢討人事決策所獲致的成果。如果他們發現決策並沒有達到預期成果,他們不會作出人員績效不佳的結論,而會推斷自己犯了錯誤。在管理良好的企業中,大家都明白,如果員工在新職位上表現不佳,尤其是在升遷後表現不佳,該受指責的人可能不是這位員工。

為了組織和同事著想,管理者也不應該容忍表現不佳的員工繼續留在重要職位上。績效不佳或許不是員工的錯,但即使如此,還是必須將他們調離重要職位。如果員工達不到新職位的要求,組織應該容許他們回到與過去職級薪水相當的職位上。但一般公司很少容許員工有這樣的選擇,至少當雇主是美國公司時,這類員工通常都自願離職。但是,單單容許員工有這樣的選擇,就會產生很大的效果,能鼓勵員工離開他們覺得安全自在的職位,承擔風險較高的新任務。組織的績效端賴員工是否願意承擔這類的風險。

系統化地檢討決策是一種自我發展的有效工具,可以檢視決策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讓管理者了解自己的長處何在、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還欠缺哪些知識或資訊,也看清楚自己有哪些偏頗之處。經過系統化地檢討決策之後,往往顯示管理者的決策之所以缺乏成效,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將最優秀的人才放對位置是非常重要而困難的工作,許多管理者往往輕忽這點,有一部分是因為優秀的人才通常都已經非常忙碌。系統化地檢討決策也能暴露管理者自身的缺點,尤其是他們無法勝任之處。碰到這些領域時,聰明的管理者將不做決定,也不採取行動,而授權部屬代勞。每個人都有一些比較不擅長的領域,世界上沒有全能的管理天才。

大多數針對決策的討論都假定只有高階主管才做決策,或唯有高階主管的決策才是重要決策。這是很危險的誤解。事實上,從專業人員到第一線的督導人員,組織的每個層級都需要做決策。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中,這些低階的決策者極為重要。知識工作者應該比別人更清楚自己的專業領域(比方說稅務會計),所以他們的決策很可能影響整個公司。無論在組織的任何層級,制定好的決策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知識型組織需要教導每位員工做決策的技巧。

承擔溝通的責任
高效能的管理者會努力讓別人了解他們的行動方案和資訊需求,也就是說,他們會告知同事他們的計畫,請同事(包括上司、部屬和同僚)給意見。同時,他們也讓每個人知道,完成任務需要哪些資訊。部屬必須提供上司哪些資訊通常都最受關注,但作為管理者,也同樣需要注意到同事們的資訊需求。

拜巴納德(Chester Barnard)在一九三八年出版的經典巨著《管理者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s)之賜,我們現在都明白,組織的維繫有賴於資訊的流通,而非靠公司所有權或指揮系統來維繫。然而還是有許多管理者認為資訊流通只是資訊專家(例如會計師)的工作。結果他們獲得了大量既不需要、也無法運用的資訊,反而得不到真正需要的資訊。針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每位管理者釐清他需要哪些資訊,要求取得這些資訊,同時不斷施壓,直到獲得資訊為止。

專注於機會
優秀的管理者會聚焦於機會,而不是問題。當然,問題必須受到關照,不能把問題藏起來不看。但是無論解決問題是多麼必要,單靠解決問題只能防止損害,而無法產生成效。好好開拓機會卻能產生成果。

高效能的管理者尤其將改變視為機會,而不是威脅。他們會有系統地觀察公司內外的改變,問:「我們如何才能利用這次改變,把它變成公司的機會?」更明確地說,管理者會從以下七種情勢中尋找機會:

● 自己的公司、競爭對手或所處的產業出現意料之外的成功或失敗;

● 市場、流程、產品或服務的現況和未來可能的發展之間的差距(比方說,十九世紀的紙業只利用每棵樹木的十分之一來製造木槳,完全忽略、也浪費了樹木其餘十分之九的利用價值);

● 公司內外在流程、產品或服務上的創新;

● 產業結構和市場結構上的改變;

● 人口結構;

● 心態、價值觀、認知、氛圍或意義上的改變;

● 新知識或新科技。

高效能的管理者也會設法不讓問題掩蓋住機會。在大部分的公司裡,每個月主管報告的第一頁都必須列出關鍵問題。更聰明的做法是先列出機會,第二頁才列出問題。除非真的大難臨頭,否則應該在分析完機會並決定適當的因應方式後,才開始討論問題。

聚焦於機會的另外一個層面是用人。高效能的管理者會讓最優秀的人才因應機會,而不是處理問題。其中一個辦法是要求每一位主管每半年整理兩份清單,一張清單上列出公司的機會,另外一張則列出整個公司裡表現最出色的員工。經過討論後,將最優秀的員工和最好的機會作最佳組合。

召開有效的會議
要召開高效能的會議,關鍵在於應該事先決定這是哪一種會議。不同型態的會議需要不同的準備方式,而且會產出不同的成果:

準備宣言、公告或新聞稿的會議。會議要有成效,必須有人事先準備好草稿。預先指派一個人在會議結束時發布最後定案的版本。

宣布事情的會議──例如宣佈組織變革。這種會議的內容應該完全侷限於宣布事情和討論這件事上。

聽取某人報告的會議。會議中應該只討論他的報告。

會議中的報告者有好幾位或所有與會者都作報告。討論的內容應該侷限於釐清報告內容或是根本不做討論。有時候,會議中針對每個報告會有一小段討論時間,讓與會者問問題。如果是這類會議的話,那麼應該在開會前就先把書面報告發給所有與會者。在這類會議中,所有的報告都不應該超出預定時間,例如只能報告十五分鐘。

會議的目的是向召開會議的主管報告。主管應該專心聆聽並問問題。他應該做總結,但不做報告。

要讓會議有成效,必須有良好的自我紀律,管理者必須決定採取哪一種會議型態最適當,然後就堅持那樣的會議形式,同時一旦會議目的已經達成,就必須結束會議。好的管理者不會在此時又提出另外一個討論議題,而會作個總結,然後散會。

良好的後續追蹤和會議本身同樣重要。在這方面,史隆(Alfred Sloan)可說是箇中翹楚,史隆也是我認識的企業主管中效能最高的一位。史隆從一九二○年代到一九五○年代領導通用汽車公司,他每週工作六天,每天都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開會上──每星期有三天參加正式的委員會會議,另外三天則和通用汽車的個別主管或一小群主管開特別會議。召開正式會議時,史隆一開始就會先宣佈會議的目的,然後就專心聆聽。他從來不做筆記,除非需要釐清某些觀點,否則他也很少發言。在會議結束前,他會作個總結,謝謝所有與會者,然後離開會議室。接著他立刻寫下一份簡短的備忘錄給與會者之一,總結會議中的討論及結論,並且詳細說明會議中決定的工作事項(包括針對這個主題召開另外一場會議或研究某個議題)。他會註明工作完成期限及負責的主管,然後把備忘錄影本發給每一位與會者。透過這些備忘錄,史隆成為一位高效能的傑出管理者。

高效能的管理者很清楚任何會議如果沒有成效,就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想的和說的都是「我們」
最後一個做法是:思考和言談間不要只針對「我」,而必須想的和說的都是「我們」。高效能的管理者知道自己必須負起最終的責任,這部分的責任無法和別人分攤,也無法授「責」給他人。但他們之所以掌握權力,是因為得到組織的信任。也就是說,他們在考量自己的需求和機會之前,必須先考量組織的需求和機會。

最後,我要額外和大家分享一個做法。這個做法太重要了,我要把它提升成為一項規則:先聆聽,再說話。

高效能的管理者儘管個性、長處、弱點、價值觀和信念都大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通點──都能完成對的事情。有些人生來就有高效能,但社會對於高效能管理者的需求實在太大了,單靠天賦異稟的天才顯然不敷所需。高效能是一種修練,一種紀律,因此可以學習,大家也必須學會。(摘錄整理自前言)
 

高效能是可以學習的嗎?

所有高效能管理者的共通之處在於能令他們展現高效能的做法。無論這些高效能管理者是在企業或政府機構上班、擔任醫院主管或大學系主 任,他們都有一些相同的做事方法。

但是我發現,每當我看到某個人沒有遵循這套做事方法時,無論他們的才智再高、想像力再豐富、學識再淵博,也無論他從事什麼行業,他們都缺乏效能。

換句話說,效能是一種習慣,是一系列的做法,而做法是可以學習的。做法通常都非常簡單,即使七歲小孩都不難理解,但要做得好,也非常困難,必須經過不斷練習,才能真正養成高效能的習慣,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背九九乘法表,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反覆背誦,直到「六六三十六」變成不加思索就可以脫口而出的反射動作和根深柢固的習慣。必須靠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才能養成高效能的習慣。

每一種做法都適用於小時候鋼琴老師生氣地對我說的話:「你永遠也沒辦法像許納貝爾(Arthru Schnabel)那樣彈莫札特的曲子,但是你沒有任何理由不能把音階練習彈得像他一樣好。」鋼琴老師忘記說的是──或許因為對她而言實在太明顯了──再偉大的鋼琴家如果不肯好好彈音階練習,而且不斷練習,他們都無法彈好莫札特的曲子。

換句話說,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以資質平庸為由,說自己學不會高效能的習慣。如果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可能需要一些特殊天份,或許有些人力有未逮,但要養成高效能的習慣,只需要具備足以勝任的能力即可,換句話說,需要的只是彈好「音階練習」的基本能力而已。(摘錄整理自總論)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著;齊若蘭/譯
遠流出版
售價:320元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
1909年出生於維也納。著作多達四十多本,涵蓋管理、經濟、政治及社會學等各方面,最受推崇的是他在管理學的原創概念。本書奠定他大師級的不朽地位,之後的著作,則建構了他在現代管理學上的根基,因而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