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開活動上,我們常看得到地方首長出席致詞,講述此縣市的發展現況或未來規畫。那麼,當地方首長回到縣市政府中,你曾想像過他們是怎麼辦公、怎麼與其他市政人員相處嗎?
當氣象局晚上發布隔日大雨特報時,桃園縣縣長吳志揚看到這個消息後,會打開手機傳Line訊息給各局處長,提醒大家預先作好防淹水、防土石流等準備。
到了下大雨的當天,各局處長就會開始在此群組上,報告應作事項與已完成事項,例如水利局完成河道疏通、環保局報告目前桃園縣各鄉鎮累積雨量等。
此時行程滿檔的吳志揚,也會隨時追蹤這個Line的群組訊息,除提醒各局處可能忽略的小地方要處理,他也會在大雨過後,傳一句簡短的「大家做得很好,辛苦了!」
而一般縣府人員,若在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吳志揚也會單獨找他到辦公室吃飯聊天,表現他對同仁工作表現的鼓勵與支持。
親切、思想開放、樂於擁抱新事物,可以說是吳志揚給縣府人員的印象寫照。這樣的首長特質,吳志揚也發揮在桃園縣的智慧城市建設態度上。
侃侃而談新科技的地方首長
從主動邀請各局處長用Line溝通的這件事,其實就可以發現吳志揚是個樂於擁抱新科技的人。說起市政建設的科技應用,他也侃侃而談。
舉例來說,很多縣市街道都架設相當多臺攝影機,後端連接警察局,並且常用於事後追蹤、監控等事務。
但是吳志揚反而認為,這些影像的運用若只接到警察局的系統,其實很可惜,應該另外將這些攝影機的後端連接雲端運算中心,使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創造更有趣的應用。
像是即時追蹤、鎖定歹徒車輛,透過影像分析,來計算這臺車到達某一路口時,往右轉、直走、左轉的機率各是多少,再通知警察派人到哪個點才最有可能抓住歹徒。
運用新科技的結果是,過去警察追犯人只能從後追趕,但現在,卻有可能預知歹徒逃跑方向,準確設立事先埋伏。
除了科技建設,吳志揚對其他基礎建設或服務也相當有遠見與想法。
例如,桃園縣在建設新地區時,除了實施各條管線共同管溝外,更有中路計畫:規定未來桃園縣的新計畫區,除了在馬路下埋共同管溝外,也得將共同管溝接到建築基地的邊緣,將來無論這個建築基地何時落成,都不必再開挖馬路接管線,只要在這個預先設計好的邊緣接通管線就好。
政府該與當地產業密切合作
「城市運用科技的目的,是靠『聰明過生活、讓生活更聰明』,而不是發展科技讓自己原有的生活變得更複雜。」吳志揚說。
然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要能成功,不僅要靠地方政府的規畫與努力,當地產業與政府間的合作,以及人民廣納採用等,也都決定了成敗。
吳志揚對桃園縣當地產業的態度,不僅樂於合作,也加強創新補助。他並沒有政府高高在上的強硬態度,反而認為「政府有需求,就要跟產業講,請他們設計解決方案。」
臺灣四大車廠中,有三大廠都選擇在桃園組裝(TOYOTA、Mitsubishi、福特),因此桃園縣內推動電動的低碳運輸交通工具,其實就是產官合作的最佳例子。
此外,為推行電動車設立了2百多個充電站,這些充電設備,也是來自座落桃園縣的台達電子。
桃園工商發展局也有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新進行補助,例如申請專利或研發的經費。吳志揚說,新創產業剛成立時,通常因為尚未大量生產而單項成本較高,此時,政府就該帶動支持這些新創產業。
桃園縣政府也設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他們可能就是缺少一點點的幫助就能成功,信用保證基金提供給這些中小企業,如果他們因而成功履行信用,那麼這項投資就不會成為浪費。」吳志揚說。
政府主動出擊,吳志揚能信心滿滿,但對他而言,至今智慧城市推動最困難之處,還是在於人民的廣泛採用率不夠高。
政府的溝通方式要契合市民使用習慣
「每個人都要用,政府做這些才有意義。」吳志揚說。
例如電動低碳交通工具的推行。即便縣政府在很多停車場設立電動充電站,但仍然有不少民眾覺得充電站不比加油站來得多,而感到麻煩,最後還是選擇購買耗油車。
原地踏步不肯改變的人民,對政府而言,此時就變成政策推行的無形障礙。但是,吳志揚仍持續努力打破這道無形的障礙,用他的智慧來讓更多民眾接受新事物。
「首先,政府的形象就得要跟得上時代,如果自己處於落後,就很難要求民眾跟上腳步。」因此,吳志揚就帶頭以Line建立縣府內部溝通,而對外溝通管道,當然也少不了部落格、Facebook等新興社群平臺。
吳志揚表示,政府的溝通方式得和人民的使用習慣契合。例如傳達給年輕人就透過網路社群平臺,久而久之,民眾也會覺得政府已開始擁抱新科技,若要獲得相關縣政有效資訊,也被觸動而慢慢轉換舊有的習慣生活方式,「政府的溝通方式要與時俱進。」
時代不斷在變化,政府對人民的溝通方式也要跟著改變,但是「政府的角色沒變,首先要做事,第二,則是要讓民眾享受到政府所做的事。」吳志揚如此說道。
經常帶著縣府人員腦力激盪、增廣見聞的吳志揚,常激勵他的下屬「這個點子很好,你不覺得可以繼續發展嗎?」「其他人做得到,你應該也想的到。」這種充滿活力的領導方式,就是吳志揚的特色。
未來,吳志揚也將持續維持這樣的活力,將桃園建造成一個「最適合人居」的城市。
吳志揚說:「桃園現在已是海陸空交通樞紐,環境生態又較大都會區清新,此外,就業機會多、工商/娛樂文化發達。我希望桃園,能夠是個『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城市,而不是個純商務的地方。」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