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規模的開源專案平臺GitHub上擁有全世界9百多萬名開發者所建立的2千多萬個開發專案。這裡是Google、臉書、微軟、蘋果、OpenStack、IBM、VMware等IT大廠或是許多新創公司的關鍵產品庫房,也是他們用來創新產品的軍火庫。(圖片來源/iThome)](https://s4.itho.me/sites/default/files/styles/picture_size_large/public/field/image/745_feng_mian_3_github-960.png?itok=wAY1DZ2-)
全球最大規模的開源專案平臺GitHub上擁有全世界9百多萬名開發者所建立的2千多萬個開發專案。這裡是Google、臉書、微軟、蘋果、OpenStack、IBM、VMware等IT大廠或是許多新創公司的關鍵產品庫房,也是他們用來創新產品的軍火庫。(圖片來源/iThome)
彷彿投下了一顆開源核子彈一般,在2015年,開源風潮劇烈地影響了IT產業各領域,不分軟硬體都感受到這股開源威力。
在全球最大規模的開源專案平臺GitHub上,來自全世界9百多萬名開發者,建立了2千多萬個開發專案。不只Google、Facebook、Twitter這些網路巨頭,連微軟要開源釋出自家的.NET核心程式碼、VS Code輕量版IDE工具,也放上GitHub。近幾年爆紅的Container技術Docker,以及已成雲端平臺第三選擇的OpenStack,也都將原始碼放上GitHub,廣邀全球開源社群來協力開發。
為何連微軟這個擁有全球數一數二龐大軟體研發團隊的IT巨人,都得擁抱開源,將產品放上GitHub。率先決定讓.NET走向開源的關鍵人物,也是領導微軟總部VS研發團隊的微軟全球開發平臺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潘正磊透露:「比起只靠內部.NET開發團隊的腳步,大量開源社群參與的創新速度可以更快。」
擁抱開源來加速,這正是連微軟都想要向新創公司學習的軟體創新方法。
所以,不只是微軟,蘋果也將用來打造iOS App的新一代語言Swift,也趕在2015年底開源釋出。蘋果的理由是想要讓Swift成為所有開發人員的主要開發語言,橫跨行動到雲端的開發,最好的方式就是開源。
新技術的競爭,不再是藏在公司內部的秘密實驗室,而是放上公開的開源競技場來一較高下,2015年的AI技術開源競賽,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論是Google、臉書、IBM或微軟都將人工智慧視為未來競爭力之一,但卻在2015年相繼開源釋出了自家的人工智慧技術。
但在臺灣,儘管網路原生的臺灣新創或網站業者,早已習慣於利用開源力量來壯大自己,但對企業來說,擁抱開源,甚至光是導入開源仍就是一個遲遲無法邁開的一步。
但臺灣也確有從未嘗試開源的企業願意轉變,就像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楊晴雯毅然決然地在2014年大力導入開源雲端作業系統OpenStack,作為醫院核心HIS醫療資訊系統的底層,取代了原有的商用虛擬化平臺VMware。
他解釋,連國外財金500大企業都願意導入開源軟體,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這個心態的轉換,讓楊晴雯從擔心到能夠無疑地認可開源技術,也展開了臺中榮民IT的新面貌。正如他所言:「對臺灣企業來說,擁抱開源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心態。」但這一步,也正是臺灣企業想要跟上國際IT大廠開源創新潮,非做不可的關鍵一步。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10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