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陷入一片不景氣當中,太世科將如何因應這樣的市場環境?
太世科並非網路公司,因此不受網路公司股災的影響,而傳統產業的製造重心外移,是本來環境使然,因此就一個系統解決商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要以科技的技術輔導產業作轉型。
我們可以發現,知識經濟的時代將來臨,製造業轉移到以勞力密集的國家本來就是必然的現象,這是一個轉機,而非危機,台灣的產業應該提升成為運籌管理中心(logistical center),而政府也發現這項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未來的10大建設都將以科技為主軸,強化傳統產業的運籌帷幄體系,讓台灣保留製造業的品牌優勢,將生產腹地延伸到兩岸三地,將Made in Taiwan 延伸成為Product of Taiwan。
這跟太世科所要推廣的知識管理是否有其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例如在未來三通之後,兩岸貨品的往來將更加頻繁,不論是在內銷市場或者是外銷市場,因此運籌管理中心(logistical center)在台灣的重要性提升,太世科將推動知識管理的研究,提供開放式的平台,供廠商使用,可控管在不同的生產地,利用網路上的貨物配銷系統,在最短時間將貨物交到客戶的手中,這中間的過程儘管牽涉到海關、關貿單位的動作,以及政府法令的依據,軟體技術的成熟度,另外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產業知識,而這就需要產業親身參與,才能完成。
您建議政府規劃的台灣運籌中心藍圖為何?
以台灣整體環境看來,台灣為海島型國家、且臨近福建北部、上海南部等大陸地區,極具有國際運籌中心之發展潛力。
如果不積極發展運籌中心,那麼台灣充其量只是個中轉站,將無法與臨近國家如香港、新加坡相比。因此,成為國際運籌中心將是未來國家提昇競爭力必走之路。
而推動運籌中心的成立,有賴一整合性物流平台之設立,目前太世科已鎖定運籌中心所需的物流平台,進行平台計劃之發展、籌措計劃,將前後各端物流做一整合動作。
此平台囊括陸、海、空等各式物流業者,而太世科則提供平台之IT技術以及軟體服務支援,初期可能鎖定國內海運業者進行合作,然後再依階段逐步將其他業者導入此平台中。
可以發現台灣物流市場其商機可期,不過礙於政府政策以及相關之政府物流機關單位制度以及觀念較為保守,因此導至市場成封閉狀態。不過就目前產業外移狀況看來,政府有心進行改革,等立法針對法務流等法規開放後,對於國內民間業者而言,將會是進行物流發展之一大助力。
政府與民間產業業者相互結合,將是推動產業昇級發展之一大成功關鍵。除了運籌中心的設立外,產業的昇級亦為提昇國家競爭力之關鍵。未來台灣的產業發展模式,應為零件在他國生產、組裝設計在台灣,可以拓展台灣的產品知名度。對於B2C目前市場一陣衝擊下,太世科要如何給予轉型的利器呢?
對於許多B2C廠商來說,只有單一的採購入口,無法有效預估消費者的採購量,例如去年在美國聖誕節的採購人潮導致貨物在一個月後都無法送達,因此如果欠缺後端系統的支援,當消費者無法獲得交易上的滿足,就會減少再次購買的意願。
而採購意願減少,B2C網站在獲利狀況就不如預期的好,紛紛進行轉型的計畫,為提供廠商有效的工具,近期針對通路推廣B2B2C產品,也就是銷售網站應該世一個通路的概念,將代理商、大盤商的交易量帶入,在分發到下游的經銷商送貨,同時可以將前端系統所收集到的消費者需求,與後端盤商通路的胃納量做一歸畫分析,延伸B2B2C電子商務商機,我們認為B2C的背後應有B2B的支撐。可以看得出來,近期你們與網購的簽約,就是以改造通路為主,而未來也會應用在其他的通路上嗎?
的確是這樣,日前太世科(TASKCo)與網購(Wantgo)簽約,合作建立電子交易平台,我們將提供新一代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協助Wantgo從現有的B2C轉型為B2B2C,功能將包含商品目錄、訂單管理、訂單狀態通知、商品報價、組合商品、市場促銷、產業資訊中心、退貨、回饋買方及拍賣等等。藉由功能面及客源的提升,規劃新的通路環境,Wantgo期望藉此成功轉型,成為台灣3C通路業者並改善業界採購模式。
其實先前我們與華登醫藥網的合作也在於此,我們就是串連連所藥妝店,並銜接藥廠、醫院、門診等,這樣連結系統的好處在於庫存管理,因為客戶不需要盤點複雜的藥品,而是在需要是將貨物每日送達,降少庫存成本。
當B2B2C經營降低成本後,市場競爭力自然提升;而線上客戶服務管理也將在此時發揮其功效,業者可進行量身訂作、一對一行銷,有效地與目標客群溝通並提供客制化服務。未來TASKCo將以輔助台灣產業進行B2B2C。包含像是宏碁、新光集團等都有意進行通路改造。太世科近來在日本以及亞洲其他地區也陸續進入市場,可以分析這些市場的競爭態勢?
其實我們的團隊從美國回來,就是看準亞太市場在製造重鎮的優勢下,其實也有銷售能力的龐大商機,而台灣就是一個標準的例子,而其實日本目前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沒有台灣快,大陸的基礎建設更不完全,因此是最慢的。日本政府目前已發現知識經濟的重要性,明年發展的重點也在此。
我們的計畫在公司明年獲利後,將這些利潤作為擴大市場的基準,未來包含澳洲、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陸等都將率先進入,並與當地系統整合商合作,快速擴展通路。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08
2024-11-02